理学 >>> 地球科学总论 >>> 地球科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地球科学总论 2019相关记录38条 . 查询时间(1.731 秒)
地表土壤水分作为基本气候变量,是地球环境和气候系统中的重要变量之一。稳定且连续一致的长时间序列土壤水分数据对全球环境和气候变化监测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微波遥感具有独特的土壤水分观测能力,能全天时全天候提供较高精度的全球土壤水分数据产品。目前,大多数土壤水分卫星产品存在精度和空间分辨率不一致、产品时间跨度范围不连续等问题,尚不能满足应用需求。近日,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卢麾副教授(通讯作者)和姚盼盼...
2020年5月7日,世界著名学术出版公司巨头爱思唯尔(Elsevier)正式发布了“2019年中国高被引学者”(Chinese Most Cited Researchers)榜单。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共有七位老师进入榜单。在地球和行星科学学科,我院有六位教授进入榜单:陈衍景、刘树文、韩宝福、张立飞、沈正康、朱永峰,使得北京大学在该学科以九位入选者(全国共87位)位居全国高校首位。此外,从事地...
2020年1月10日至11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全球变化及应对》专项项目“高分辨率区域地球系统模式的研发及应用”在北京外国专家大厦顺利召开了2019年度总结交流会。该项目由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主持,参加单位有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南京大学、清华大学以及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项目及各课题负责人和研究骨干50余人参加会议。
2019年10-12月天津大学表层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学术论文发表汇总。
日前,山东省教育厅下发《关于公布2019年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优秀硕士论文、研究生优秀成果奖获奖名单的通知》(鲁教研函[2019]2号),我院共有4篇学位论文被评为山东省优秀论文。
2019年12月1日,2019年新时代全国高校地球科学教学改革与创新研讨会在昆明举行,本次会议由云南大学承办,来自105所学校的136个院系的530位代表参加会议,中国科学院刘丛强院士、云南大学校长方精云院士,会议组委会成员、教育部高等学校地球科学类专业教指委成员、各高校地球科学类专业教师代表参加此次研讨会。大会安排了6个主会场报告和80个分会场报告,由我院刘国祥教授主持的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
201911月25日,未来地球计划中国委员会(CNCFE)2019年全体会议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召开。此次会议是CNCFE第二届委员第二次全体会议。CNCFE领导层、全国委员及代表、中国科协国际联络部、中国国际科技交流中心相关工作负责人等90余人参加会议。CNCFE主席秦大河院士就地球委员会相关工作作大会报告。中国科协国际联络部副部长王庆林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201911月25日,大气与地球系统科学(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以下简称联合实验室)2019年度年会在大气科学学院成功召开!大气科学学院丁爱军院长出席会议并致辞,联合实验室主任汪名怀教授简要汇报2019年度联合实验室的团队建设与科研进展。
201911月25日,英国皇家航空学会2019年度颁奖典礼在英国伦敦举行,嫦娥四号任务团队获得本年度全球唯一的团队金奖,该奖也是英国皇家航空学会成立153年来首次向中国项目颁发的奖项。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院士率嫦娥四号任务团队代表,受邀参加了此次颁奖典礼。吴伟仁院士代表嫦娥四号任务团队,向英国皇家航空学会和奖项委员会表示感谢,并欢迎更多国家或组织与中国开展航天国际交流与合作,共同助力人类太...
20191119日,全球专业信息与分析服务提供商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公布了全球2019年“高被引科学家” (Highly-Cited Researchers)名单。地球环境研究所安芷生院士、曹军骥研究员入选地学领域高被引科学家名单,占到全国内地入选地学领域科学家的1/8。“高被引科学家” 是评价学者全球影响力的重要指标,对学科的发展和声誉有积极影响。该名单的遴选基...
南北两极作为全球治理新焦点、科技竞争新高地、海上新通道和资源新产地,已成为人类活动发展的“新疆域”以及世界大国经略全球的战略要地。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 “认识南极、保护南极、利用南极”等关于极地的批示精神,充分发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根据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吸引和调动全国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力量解决国家重大需求背后的基础科学问题的支撑作用,为突破极地变化预测的关键技术瓶颈奠定理论基础,为我国应对...
根据《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实施办法》(校发学字〔2014〕64号)及《中国科学院大学关于做好2019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由学生本人提出申请,经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国家奖学金评审委员会评审,推选出2019年度国家奖学金候选人名单,现将候选人名单公示如下。
寻找地球“近亲” 解码宇宙“成长日记”——解读201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成果;新华社斯德哥尔摩10月8日电 茫茫宇宙,我们从哪里来?宇宙中还有没有其他类似地球的星球也演化出生命?因为对这两个基本问题的探索成就,三名科学家分享了201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2019未来科学大奖获奖名单于7日公布,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邵峰获“生命科学奖”,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陆锦标获“物质科学奖”,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杨振宁讲座”教授王小云获“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