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中国语言 >>>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 藏语文 >>>
搜索结果: 16-29 共查到知识要闻 藏语文相关记录29条 . 查询时间(2.872 秒)
全国藏语新词术语翻译审定专家委员会28日在京成立。这是我国藏语领域的第一个全国性专家组织,负责藏语新词术语的翻译审定工作。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藏语术语标准化工作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热地表示,藏语术语标准化工作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使命,是一项涉及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的重大任务,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2013年12月4日从西藏自治区官方机构获悉,截至目前,西藏已审定发布藏文新词术语7000余条。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学界认为其创制于公元7世纪。主要使用者分布在中国的西藏自治区、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青海和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等地区。
2012年6月8日上午,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东亚研究中心主任叶文心教授访问四川大学,希望在人文社科、师资互访、学生交流等国际合作与交流领域与我校展开全面合作。四川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罗中枢教授、副校长晏世经教授在望江校区行政楼贵宾厅会见了叶文心教授。四川大学社科处、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历史文化学院、政治学院等单位相关负责人参加了会见。
近日,浙江大学出版社编制出台《学术著作出版规范》,针对学术著作出版的过程,对书稿的格式、要素、流程和版式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据了解,这是我国出版社出台的第一部学术著作出版规范,将于2012年4月1日起在浙大出版社试行。
作为市校合作成果之一的《思考杭州——为品质之城资政建言》一书,日前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集合了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与杭州市政府政研室合作共建的公共管理中心合作四年来的重要理论成果,选取71篇调研或咨询报告,其中由浙大城市学院教师完成或参与的占50%以上。该书为大16开本,分上下两册,共计156万字,为市政府领导决策做出重要的参考作用。
第二届汉藏语言学奖颁奖仪式于2010年1月27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举行。汪大年(北京大学)的专著《缅甸语与汉藏语系比较研究》(昆仑出版社,2008年)荣获一等奖,孔祥卿(南开大学)的专著《彝文的源流》(民族出版社,2005年)荣获二等奖。
“汉藏语系语言词汇语音数据库”成果鉴定会于2009年6月2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召开。该项目是教育部、国家语委民族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建设及信息化项目(项目编号MZ115-019),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孙宏开研究员主持。
由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联合主办、中央民族大学承办的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成就展2007年12月在京举办。
新华网兰州2008年5月2日电(记者王艳明)通过与法国国家图书馆、英国国家图书馆和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合作,西北民族大学的藏学专家正在加紧对流失海外敦煌藏文文献的整理,按照计划,万件流失海外的敦煌藏文文献将于2012年前在国内影印出版。 参与此项工作的西北民族大学海外民族文献研究所所长束锡红介绍,2006年率先开始的《法藏敦煌藏文文献》整理出版工作进展顺利,已经出版了1册—5册,目前还...
新华网2007年1月30日讯 内蒙古有关专家对照元代西宁王六体六字真言碑进行分析研究,破解了翁牛特旗丁家窝铺、二趟子两地12处凿刻在石岩上的古文字,解决了史学界多年来对此古岩文不解的问题。专家认为,这一古岩文的发现和破解,为进一步研究民族迁徙和融合、佛教文化引入与传播以及民族文字起源与发展等提供了资料。
记者2006年5月20日从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成立20周年庆祝大会暨首届中国藏学研究珠峰奖颁奖仪式上获悉,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藏汉大辞典》和《西藏简明通史》两项重大成果荣获特别奖;于道泉、东嘎·洛桑赤列等15位对我国藏学事业的发展有杰出贡献、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的老一辈著名藏学家获荣誉奖。
西藏藏语言文字网站开通     西藏  藏语言文字  网站       2005/7/30
中国基础教育网2005年7月25日讯 日前,全国语委系统第一个支持民族语言文字的网站—西藏藏语言文字网站开通仪式在拉萨举行。西藏自治区副主席甲热·洛桑丹增出席开通仪式并讲话,教育部有关部门领导正式启动网站。
2005年7月18日上午,西藏藏语言文字网网站正式开通。甲热•洛桑丹增宣布西藏藏语言文字网网站正式开通。他说,网站的开通,不仅是藏语言文字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一件大事,也标志着西藏藏语言文字从此迈上了信息化、网络化的道路。它必将对进一步繁荣民族传统文化,促进民族语言文字发展,大力宣传西藏,让世界了解西藏,加强各民族之间相互沟通和交流合作发挥积极作用。
新华网呼和浩特2005年7月14日电(记者)我国八省区蒙古语文协作小组组长、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宝音德力格尔,7月13日在乌鲁木齐召开的八省区蒙古语文协作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的蒙古语言文字工作经过30年的协作工作实践,现已形成以蒙古语文授课为主的民族教育、民族文化艺术、新闻出版、蒙古语广播电视、科研学术、古籍整理、蒙医蒙药等较为全面的协作体系。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