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物理学 >>> 光学 >>> 光谱学 >>>
搜索结果: 151-16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光谱学相关记录188条 . 查询时间(0.853 秒)
近日,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囚禁离子物理研究组和原子分子外场理论组合作,在囚禁冷却钙离子的精密光谱研究方面取得新的进展,研究结果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上。(Phys. Rev. Lett. 114, 223001 (2015))原子在特定波长的激光作用下,会导致特定的光频跃迁的两能级具有相同的偶极极化率,使光诱导频移为零,此波长称为魔幻波长。魔幻波长使得独立操控内部超精细自旋和外部原子的质...
上海光机所科技考古中心与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南陵县博物馆和北京嘉元文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采用上海光机所自行研制的多光谱成像仪和北京嘉元文博的红紫外高清摄像机,对安徽南陵县铁拐宋墓送葬幡关键字迹进行现场无损分析,近期,对所获取的多光谱图像进行了解析。
单层石墨烯(SLG)因为其近弹道输运和高迁移率等独特性质以及在纳米电子和光电子器件方面所具有的潜在应用而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关注。每个SLG样品都存在边界,且SLG与边界相关的物理性质强烈地依赖于其边界的取向。在本征SLG边界的拉曼光谱中能观察到一阶声子模-D模,而在远离边界的位置却观察不到。研究发现边界对D模的贡献存在一临界距离hc,约为3.5纳米。但D模的倍频模-2D模在本征SLG边界和远离边界...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评选的“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揭晓,丁肇中教授主持,我校作为参与单位之一的阿尔法磁谱仪(简称“AMS”)项目,因“最新研究成果显示暗物质可能存在”而入选。
近期,医学物理中心光谱质谱研究室在线质谱检测新原理、新方法研究取得进展,发展的质子提取反应质谱(Proton Extraction Reaction Mass Spectrometry, PER-MS)新技术,实现了对痕量有机和无机化合物的同时监测。此项研究工作发表在《质谱国际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ss Spectrometry)上。
中科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童昕研究员与瑞士巴塞尔大学Stefan Willitsch教授合作,在国际上首次观测到带电分子体系(氮分子离子)中“禁阻”跃迁光谱。相关成果发表于2014年11月的《自然·物理》(Nature Physics)杂志上,并配发“新闻与观点(News and Views)”评论。
2014年8月22日,2015年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973)计划“北京谱仪III tau-粲物理实验研究”正式立项。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是该项目的第一承担单位,沈肖雁研究员担任项目首席科学家。
近年来,有机-无机复合的光探测器以其低能耗,响应速度快,体积和重量显著减小,且易大面积生产,高机械柔性等特点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同时,该器件在光通信,触感器,红外探测等军事和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由于该器件不仅结合的有机半导体易大规模生成,低成本,制备工艺简单,易调控,且具有特殊的机械灵活性的特性,同时,配合了无机半导体材料本身固有的高迁移率,良好的结晶性,较宽的光探测范围等特点,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罗毅研究团队的副教授叶树集小组在界面蛋白质分子结构表征方面获新进展。该小组在国际上首次成功测出界面蛋白质的酰胺III谱带信号,解决了如何区分界面蛋白质a-螺旋结构和无规卷曲结构这一界面表征难题,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期刊J. Am. Chem. Soc. 2014, 136(4), 1206-1209上。
2014年1月11日上午,固体所召开“极端环境实验平台一期建设”项目验收会。中科院于渌院士、张裕恒院士,以及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吉林大学、四川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多家单位的14位专家组成专家组进行现场验收。专家组听取了项目组成员的平台建设报告,实地考察了平台设备以及部分实验演示,最后一致同意项目通过验收。合肥研究院院长王英俭、党委书记匡光力、固体所所长蔡伟平等院所领导参加了会议...
2013年9月17从中科院国家天文台获悉,该台已将我国自主创新研制的郭守敬望远镜巡天观测所获得的数据对外公布,供国内用户和国外合作者使用。其公开的光谱数共计220万条,已超过目前世界上所有已知的恒星巡天项目的光谱总数,是目前世界上光谱获取率最高的望远镜。
中药石斛为我国传统名贵中药,其生药来源涉及到我国76种石斛属植物中的近40种植物。本草记载及现代研究皆表明不同种石斛在药理作用及临床疗效上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准确地鉴别不同种石斛在临床合理用药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野生石斛资源日益减少,尤其是铁皮石斛、金钗石斛等名贵石斛资源更为稀缺。因此,在基于化学亲缘关系理论的基础上,从石斛属中寻找质优种的替代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亚纳米分辨的单分子光学拉曼成像,将具有化学识别能力的空间成像分辨率提高到前所未有的0.5纳米。2013年6月6日,《自然》杂志在线发表了该项成果。三位审稿人盛赞这项工作“打破了所有的纪录,是该领域创建以来的最大进展”、“是该领域迄今质量最高的顶级工作,开辟了该领域的一片新天地”、“是一项设计精妙的实验观测与理论模拟相结合的意义重大的工作”。世界著名纳米光子...
物理系、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黄国翔教授研究小组与葡萄牙里斯本大学 Vladimir V. Konotop 教授合作,于 2013 年 2 月 22日在国际物理学顶尖学术期刊Physical Review Letters 第 110 期上发表题为“PT Symmetry with a System of Three-Level Atoms” (用三能级原子系统实现宇称-时间对称)的论文。
2012年11月13日获悉,因在“图像与视频处理、模式识别和成像系统”方面的贡献,中科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瞬态光学与光子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科院光谱成像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光学影像分析与学习中心(OPTIMAL)主任李学龙研究员当选美国光学学会会士(OSA Fellow)。美国光学学会成立于1916年,是世界上光学和光学影像处理领域权威的国际性学术组织之一,拥有来自175个国家的18...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