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物理学 >>> 电子物理学 >>> 量子电子学 >>>
搜索结果: 151-165 共查到知识要闻 量子电子学相关记录241条 . 查询时间(3.868 秒)
最近,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固态量子信息与计算实验室Q03组研究员范桁、博士生曾昱,与北京计算科学中心博士后张煜然、浙江大学及北京计算科学中心教授游建强、日本理化所教授野理等合作,在利用多体量子纠缠性质刻画拓扑物态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2018年5月22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生院院长孙昌璞做客山东大学“大家讲坛”,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题为“量子技术的量子基础”的学术报告。副校长韩圣浩主持报告会。报告中,孙昌璞院士首先介绍了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研究生教育情况,其区别于其他高校的最大特色在于进行的是最基础的科学研究,例如弯曲时空中的通讯是否安全等最为基础的问题。从量子技术的发展开始,一直到量子技术目前最新的研究进展...
一项动物研究介绍了一种可移植的应变及压力传感器,它可以在有效使用期结束后自然降解。该装置可用于实时监测受损软组织所受的应力,有助于为患者设计个性化的康复方案。该研究5月14日在线发表于《自然—电子学》。可降解传感器是一种新兴技术,它们在预定的使用期限结束后会自然降解,因此不需要通过二次手术取出来。但现有的这类传感器的感应性能有限,或是生物相容性未经证明。
近日,科技部公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量子调控与量子信息”重点专项2018年度立项名单,我校基础与前沿研究院量子信息研究中心申报的1个青年科学家项目和2个课题项目均成功立项,这是我校在“量子调控与量子信息”重点专项首次获得项目支持。量子信息研究中心成立一年多来,在中心主任郭光灿院士带领下,已布局量子通信、量子器件和量子软件三大方向,并在人才、项目和平台建设方面均取得了较大进展。量子通信方向,光电学院与...
据最新一期美国《科学·进展》杂志报道,上海交通大学金贤敏团队于近日实现了大规模三维集成光量子芯片,并演示了首个真正空间二维的随机行走量子计算。最新进展对于推进模拟量子计算的发展、实现“量子霸权”具有重大意义。
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江雷将生物孔道中离子和分子以单链的量子方式快速传输定义为“量子限域超流体”,并指出限域孔道内离子和分子的有序超流为“量子隧穿流体效应”,该“隧穿距离”与量子限域超流体的周期相一致。结合该课题组近期研究成果(Adv. Mater., 2016, 28, 3345-3350;Angew. Chem. Int. Ed., 2017, 129, 5814...
量子计算是下一代信息技术的关键,也是当前物理学前沿研究的重大科学问题。实现量子计算的方案有多种,其中超导量子计算由于其长相干时间、良好的扩展性以及精确的操控测量等特性,是目前最具前途的通用量子计算机实现方案之一。谷歌、IBM、英特尔等国际高科技公司都对此进行了大量研发,最近这些公司已经宣称制备出包括数十个物理比特的超导量子芯片,正在进行测试。
随着量子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实用化的量子计算机有望在可预见的未来得到实现。因此,为量子计算机寻找具体应用,设计新的量子算法,正变得越来越重要。量子计算机的一个重要应用是对经典计算机无法模拟的复杂量子系统进行精确的模拟。量子系统的物理与化学性质与该系统的能级结构紧密相关,通过对能级结构的解析,能够获得系统的关键信息,进而预测其物理与化学性质。然而,目前解析能级结构的量子算法还非常有限。
2018年4月20日,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段路明教授研究组在《科学》期刊子刊《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上发表了题为“25个可独立操控的量子接口之间纠缠的实验实现”(“Experimental entanglement of 25 individually accessible atomic quantum interfaces”的研究论文。该项研究首次实现了25个量子接口...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1434008,91536108,91321208,11574380)等资助下,浙江大学王浩华研究小组、中科院物理所范桁、郑东宁研究小组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朱晓波研究小组等多个团队联合攻关,在基于超导比特的量子计算和量子模拟实验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他们利用集成有10个比特的超导量子处理器模拟了量子系统中的多体局域效应,实验中首次量化展示了系统纠缠熵随时间对数增长这...
最近,中国科学院大学李军利研究员、乔从丰研究员在量子纠缠判据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他们将矩阵理论中的Horn猜想引入量子纠缠和非定域性的研究,解决了纠缠的判定、纠缠态的直积和分解等量子信息理论的一系列重要基础性问题。同时,该理论工具还可用于构建不确定关系和多体量子纠缠之间的定量联系。这为统一研究量子纠缠、量子不确定原理和量子非定域性提供了一个框架模型。
最近,中国科学院大学乔从丰课题组在量子不确定原理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进展。其中一项研究结果表明,熵和方差两种不确定关系是等价的,可以相互定量转化。他们还显式地构造了一般可观测物理量的熵和方差的函数关系。通过此函数关系,任意一个熵不确定关系都可以转化为方差型不确定关系。他们的研究结果还表明,罗伯特森型不确定关系实际上仅考虑了物理量一阶矩的贡献,一个完备的方差型不确定关系应该包括物理量高阶矩的贡献。这...
目前,突触电子学主要采用两端阻变器件(忆阻器)和三端阻变器件(场效应晶体管)来进行神经突触功能的模拟。这些器件的电阻变化与神经突触权重(突触连接强度)的变化极为相似,已被成功用于模拟神经突触的可塑性和学习功能。日前,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磁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孙阳研究组在国际上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磁电耦合效应的非易失性电路元件——忆耦器(memtranstor)。这种器件由电荷...
清华交叉信息研究院量子信息中心金奇奂研究组于1月15日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论文《通过交换波色子的费米子——反费米子散射过程在囚禁离子中的量子模拟实验》(Experimental quantum simulation of fermion-antifermion scattering via boson exchange in a trapped ion...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郭光灿率领的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在纳米机电系统(NEMS)方面取得新进展。该实验室教授郭国平、副研究员邓光伟等与美国加州大学默塞德分校教授田琳合作,在研究两个石墨烯纳米谐振器的模式耦合过程中,创新性地引入第三个谐振器作为声子腔模,成功实现非近邻的模式耦合,通过简单调节腔模频率可以实现非近邻耦合强度从弱耦合到强耦合的连续变化。1月26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N...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