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物理学 >>> 凝聚态物理学 >>> 高压物理学 >>>
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知识要闻 高压物理学相关记录39条 . 查询时间(3.622 秒)
近日,吉林大学唐敖庆讲座教授、宁波大学崔田教授和吉林大学黄晓丽教授等人,与俄罗斯Skolkovo科学技术研究院Artem R. Oganov课题组合作,在高压下超氢化合物研究方面又取得突破性进展。研究成果以“Synthesis of molecular metallic barium superhydride: pseudocubic BaH12”为题,于2021年1月11日发表于Nature C...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所计算物理与量子材料研究部极端环境量子物质中心团队,在高压科学研究取得新进展,研究利用金刚石对顶砧高压实验技术,结合原位拉曼光谱实验技术、原位X射线衍射实验技术及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了一种新型氢水合物的形成过程以及结构性质。相关研究成果以Novel Hydrogen Clathrate Hydrate为题,发表在《物理学评论快报》(Physical Rev...
高压、低温和强磁场等极端条件在探索新材料揭示新物理现象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研究材料在这些极端条件下的构效关系,能揭示许多奇异且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物理现象。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极端条件物理重点实验室靳常青团队长期开展新兴功能材料在综合极端条件下的构效关系研究,自主发展了基于金刚石对顶砧的能达到百万大气压力、1.5 K低温和9 T强磁场的综合极端物性调控技术,并运用...
大腔体压机因其在高压下精确的温度控制、均一的温度分布、较大的样品合成腔体(毫米到厘米级别),在地球科学、行星科学、材料、物理、化学等基础科学以及工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特别的是,利用大腔体压机合成的金刚石已在工业上被广泛应用,在国家需求、国民经济、国防建设等领域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根据压力产生定律,受限于大腔体压机的较大腔体面积,尤其是在高温下,其压力产生的极限往往低于25-27万大气压(1万...
近期,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强磁场中心的高压研究团队与安徽大学、南丹麦大学、南京大学等单位合作,利用高压研究手段发现了一种具有新颖结构的超导体。相关研究结果以“Long-Range Ordered Amorphous Atomic Chains as Building Blocks of a Superconducting Quasi-One-Dimensional Crystal”为题,发表在材料学国...
2020年6月29日,中国物理学会高压物理专业委员会召开视频会议,评选出首届“高压科学卓越青年学者”,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的胡建波和吉林大学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肖冠军获此殊荣。作为一门正在加速发展的新兴学科,高压科学与新能源、新材料、物理、地球科学、化学、生物、国防工业等密切联系,被视为未来最有可能取得重大突破的研究领域之一。近年来,从事高压科学研究的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取得了很多令...
高压是研制具备特殊性能新材料的重要技术手段,高压能够合成许多在常规条件无法形成的新结构,并在常压下以亚稳相存在。高压在自然界广泛存在,比如天体内部就处于高压状态,研究压力有关的物质态是认识自然界实体物质的重要前提。钙钛矿结构是功能材料的重要结构载体,也是地球内部占比最大的地幔物质的主要结构形态,对高压科学具有特殊意义。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极端条件实验室靳常青团队长期开展...
氦是自然界中最惰性的元素,通常很难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然而在高压下它的化学活性会发生显著变化。近日,来自南京大学物理学院和南京微结构协同创新中心的孙建教授课题组,与英国剑桥大学、爱丁堡大学和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北岭分校的研究人员通力合作,利用晶体结构搜索和第一性原理计算等方法预言了氦和氨在高压下可形成多种稳定化合物,并发现这类化合物在高温高压极端条件下会出现介于固体和液体之间的特殊物态——塑晶态和...
第27届国际高压科学与技术大会于2019年8月在巴西首都里约热内卢成功举办,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靳常青当选新一届国际高压科学与技术联合促进会秘书长,这是该组织自成立以来首次由来自亚洲的科学家担任该职务。国际高压科学与技术联合促进会于上个世纪50年代成立于欧洲的国际学术组织,主旨为联合推进国际高压科学技术研究,是高压科学技术领域最权威的国际学术组织。靳常青作为大会主席,携手国内同行曾于2017年成功主...
最近,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超导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孙力玲、博士生蔡树等,在研究员胡江平、博士勒聪聪理论计算的配合下,与普林斯顿大学教授R.Cava等合作,对BTS和BSTS三维拓扑绝缘体的表面态和潜在的超导电性开展了系统的高压研究。通过高压原位电阻、磁化率和同步辐射XRD实验测量发现尽管这两种材料的体态电导在较低压力的作用下增大了几个数量级且随温度发生变化,但表面态电导...
科睿唯安(Clarivate)最近公布了2018年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西安交大共4名教授入选。其中,能动学院郭烈锦院士、理学院丁书江教授、材料学院马伟教授三人入选交叉学科领域的高被引科学家名单,人居学院程海教授入选地球科学领域高被引科学家名单。
科睿唯安(Clarivate)最近公布了2018年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西安交大共4名教授入选。其中,能动学院郭烈锦院士、理学院丁书江教授、材料学院马伟教授三人入选交叉学科领域的高被引科学家名单,人居学院程海教授入选地球科学领域高被引科学家名单。
2018年11月19日,《科技日报》以“摘得火箭‘王冠’:新一代高压成形新技术打破国外封锁”为题,报道了我校材料学院苑世剑教授团队提出的新一代流体高压成形技术攻克超大超薄曲面整体结构成形中起皱和开裂缺陷并存的国际性难题,突破国外技术封锁,在国际上首次直接成形出运载火箭直径3m级燃料贮箱薄壁整体箱底,成功摘得火箭上的“王冠”的技术成果。
日前,亚洲高压物理协会颁发给王彦超教授“亚洲高压会青年奖”(Young Researcher Award)。此奖项每两年评选一次,王彦超教授是本年度两位获奖者之一。颁奖仪式在第9届亚洲高压会议上举行。第9届亚洲高压会组委会主席、南洋理工大学Zexiang Shen教授,亚洲物理高压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高压科学研究中心杨文革教授为获奖者颁发了奖盘和证书。组委会认为:王彦超及其合作者研发了CALY...
2018年1月19日,爱思唯尔发布2017年中国高被引学者(Most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单,1793名最具世界影响力的中国学者入选。我校3位教授继2016年后再次入选,入榜学者总数并列全国第78位。3名入榜教授为数学学科入选者、理学院蒋达清教授,物理学和天文学学科入选者、理学院孙道峰教授,免疫和微生物学学科入选者、原化学工程学院党宏月教授。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