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物理学 >>> 等离子体物理学 >>> 热核聚变等离子体物理学 >>>
搜索结果: 31-45 共查到知识要闻 热核聚变等离子体物理学相关记录56条 . 查询时间(2.911 秒)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徐国盛课题组在研究EAST装置长脉冲高约束模式放电条件下的边界局域模线性不稳定性方面取得进展,相关内容由博士生王一丰等人以Stability analysis of ELMs in long-pulse discharges with ELITE code on EAST tokamak 为题发表在核聚变领域期刊Plasma Phys. C...
2018年1月19日,爱思唯尔发布2017年中国高被引学者(Most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单,1793名最具世界影响力的中国学者入选。我校3位教授继2016年后再次入选,入榜学者总数并列全国第78位。3名入榜教授为数学学科入选者、理学院蒋达清教授,物理学和天文学学科入选者、理学院孙道峰教授,免疫和微生物学学科入选者、原化学工程学院党宏月教授。
2018年1月15日,教育部在京召开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推进会,宣布首批共490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我校24门课程入选,入选数量居全国第二。我校被认定的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均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至少完成了两期教学活动,课程质量高、共享范围广、应用效果好、示范性强,涉及的学科包括哲学、医学、文学、历史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工学、法学。
反常热输运是核聚变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微湍流被普遍认为是导致反常热输运的主要因素。微湍流可以被常共存于等离子体中的MHD不稳定性所调制(平衡调制或非线性耦合),进而影响等离子体反常热输运水平。中高波数微湍流被MHD不稳定性调制的成果鲜有实验报道,鉴定及进一步的理解这种非线性相互作用不仅有助于预测以及改善将来聚变装置如ITER、CFETR等离子体的约束行为,也有利于其的安全运行及理论模型的完善。近日...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姚达毛课题组,在聚变堆氚增殖包层数值模拟研究中取得进展,揭示聚变堆氚增殖包层温度控制机制,相关研究以Study on the Temperature Control Mechanism of the Tritium Breeding Blanket for CFETR为题发表在Nuclear Fusion杂志上。
近期,在首席科学家高翔的领导下,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ITER专项“长脉冲H模的实现及相关机理研究”项目组在EAST高归一化比压长脉冲H模物理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相关结果已经发表在2017年度国际期刊《核聚变》(X.Gao et al., Nuclear Fusion, 2017 (57) 056021)上。
核聚变能源能为提供人类长达亿年的清洁能源,是永久解决世界能源问题的一种主要途径,是解决国家能源战略需求的重大前瞻性科技。核聚变需要将氘氚燃料加热到几亿度高温的等离子体,约束高温等离子体的一种主要方式是通过托卡马克等磁约束装置所产生的强磁场,使其形成一个密封性能良好的磁瓶来封存高温等离子体。但是这个磁瓶并非完美无缺,等离子体湍流输运是高温等离子体泄露的一种主要途径,因此改善等离子体的约束是目前聚变能...
近日,核聚变领域期刊《核聚变》(Nuclear Fusion)揭晓2016年度亮点(highlights)。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论文Study on the L–H transition power threshold with RF heating and lithium-wall coating on EAST(2016 Nucl. Fusion ...
2016年9月14日,由中国科学院条件保障与财务局组织,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四室张瑞团队承担的中国科学院科研装备研制项目“可控热核聚变装置用连续波高功率速调管的研制”通过了现场验收。经专家组对速调管进行现场测试,该速调管的4项主要技术指标优于任务书要求。
“中国现在核聚变的研究能力达到了世界水平。”2016年6月30日,在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以下简称“西物院”),参加中法受控核聚变物理联合实验的法国原子能委员会专家Anhika Ekedahl博士说。法方6名资深聚变专家在该院首次运用了一种新型天线开展等离子体耦合实验,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2016年6月22日,美国能源部聚变能科学研究处负责人James Van Dam博士来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访问。此次来访,Van Dam博士作了题为“Recent Developments in the US fusion energy sciences program”的报告,介绍了美国在聚变能科学领域的近期研究发展。同时,万宝年所长也向来宾介绍了等离子体所的科研近况。随后,Van Da...
2016年1月16日,欧盟委员会能源总司副总司长Gerassimos Thomas,欧盟委员会能源总司ITER项目副主任Elena Richi Steele,计划欧盟执行机构(F4E)副主任Glenn Counsell来等离子体所访问,中国国际核聚变能源计划执行中心常务副主任罗德隆等陪同来访。
钨具有高熔点、良好的抗中子辐照和抗溅射腐蚀等优点,被选为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的面向等离子材料。作为面向等离子体材料,在运行过程中将受到高能和高通量的氢同位素等离子体的轰击。这些氢同位素等离子体将穿透材料表面,扩散到材料内部并滞留其中,进而改变材料的力学性质,如诱导空位产生,引发氢脆,降低力学强度等。此外,氚价格昂贵且具有放射性,大量滞留在面向等离子体材料中还会造成燃料的损失和对周围环境潜...
2015年2月8日,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电源测试大厅再次传出喜讯,ITER电源采购包变流器电源系统首次顺利完成额定参数55 kA电流、运行容量80 MVA、四象限长时间连续稳态运行72小时试验。其结果充分显示了ITER变流器电源系统长时间运行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可靠性。这是ITER变流器采购包项目在本轮试验中取得的新突破,也是继2014年5月成功完成该系统集成试验后取得的又一重要进展。
2014年4月29日,中国科学院条件保障与财务局组织专家在等离子体所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东方超环(EAST)辅助加热系统”项目进行工艺设备验收。验收专家组由来自中科院条财局、中科院动物所以及中国科技大学的3位专家组成。院条财局缪有贵高级工程师担任组长,彭良强研究员主持会议。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