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物理学 >>> 高能物理学 >>> 基本粒子物理学 宇宙线物理学 粒子加速器物理学 高能物理实验 高能物理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76-90 共查到知识要闻 高能物理学相关记录96条 . 查询时间(4.898 秒)
2022年5月26日,由中科院条财局组织的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财务、设备资产专业组验收会召开。受新冠疫情影响,验收会采用在中科院成都分院现场、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现场和线上视频会议结合的方式召开。来自中科院条财局、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国家天文台、化学研究所、成都生物所、微电子所、青藏高原研究所、国家天文台、光电技术研究所等单位的专家组成验收专家组,对LHAASO的财务、设备资产进...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北京谱仪BESIII研究团队在Symmetry期刊发表专辑,总结了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师生为主、国内外多家单位参加的重子内部结构方面的系列成果。该专辑收录9篇论文,其中概要1篇、理论综述1篇,以BESIII结果为基础的实验综述7篇。
近日,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袁强和上海交通大学牵头的PandaX合作组及李政道学者葛韶锋合作,在《物理评论快报》以“编辑推荐”论文发表了PandaX-II二期实验寻找宇宙线加速轻暗物质的结果【PRL, 128, 171801 (2022)】。这是首次由暗物质直接探测实验开展数据分析寻找这一信号,也是PandaX实验组首次同国内理论学者合作完成从唯象理论的提出到实验探测的全链条研究。
2021年底,在位于欧洲核子中心(CERN)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上,物理学家在CMS(Compact Muon Solenoid)实验上首次发现三J/y粒子同时产生事件。2022年4月13日,清华-南师CMS研究组成员、本科生顾晋京代表CMS合作组在美国物理协会四月会议(APSPhysics April Meeting 2022)上报告了这一结果[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潘建伟、姚星灿、陈宇翱等与澳大利亚科学家胡辉合作,首次在处于强相互作用(幺正)极限下的费米超流体中观测到了熵波衰减的临界发散行为,揭示了该体系存在着一个可观的相变临界区,并获得了热导率与粘滞系数等重要的输运系数。该项工作为理解强相互作用费米体系的量子输运现象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信息,是利用量子模拟解决重要物理问题的一个范例。2月4日,该成果以长文(research articl...
2021年12月31日,CSNS加速器顺利完成本年度运行任务。2021年全年,CSNS加速器首次实现全年度100kW供束运行,完成有效打靶供束时间5148小时,供束期间的束流可用率达到96.1%,年度运行指标再创新高,达到国际同类装置的先进水平。
2021年12月24日,加速器中心研制的15mm周期长度,半米长超导波荡器样件在垂直杜瓦中完成励磁与磁场测量。结合10月26日完成的水平恒温器内的励磁测试,半米长超导波荡器样件研究取得成功。15mm是国际上超导波荡器的最短周期长度之一,有利于产生高光子能量。其综合工艺复杂,技术难度高。
日前,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主办学术期刊再创佳绩,办刊成绩取得突破。在中国核学会发布的《中国核学会核领域期刊分级目录(2020)》中,《中国物理C》入选T1级期刊,《辐射探测技术与方法(英文)》入选T2级期刊。
2021年12月27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组织专家对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II)2022年运行计划进行了评审。专家组由来自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化学研究所等单位的7位专家组成,组长由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张焕乔院士担任。
近日,清华大学物理系刘永椿副教授等人提出利用周期脉冲驱动实现原子自旋压缩的方案,能够在常见的耦合系统中制备自旋压缩态,将这种量子态作为干涉仪的输入态,测量精度可达到海森堡极限。研究成果以“Dynamic synthesis of Heisenberg-limited spin squeezing”为题发表于《npj Quantum Information》。
2021年12月16日,经加速器部、束控部以及通用技术部的通力合作,HEPS直线加速器工艺设备支架完成了隧道安装并通过验收。
2021年12月15日至17日,中国科学院条件保障与财务局(简称条财局)组织专家对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简称LHAASO)项目进行了建安验收。验收分为项目现场和三地视频验收会两个阶段。验收专家组由来自中国科学院条件保障与财务局、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的7位专家组成。条财局投资与基建项目处骆淑芳处长担任验收专家...
2021年12月13日,由中科院高能物理所联合中科院金属所、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承担的“高性能工程材料建制化平台”(下称平台)启动会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东莞研究部顺利召开。来自合作单位及相关高校研究所的11位院士专家和50多名项目组成员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加了启动会。
2021年12月9日下午,受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委托,中国科学院条件保障与财务局组织专家在北京市怀柔区对我所“先进光源技术研发与测试平台(简称PAPS)项目”进行了工艺设备验收。孟祥敏研究员担任验收专家组组长。中科院条件保障与财务局投资与基建项目处处长骆淑芳,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PAPS项目经理潘卫民,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副所长顾长志,中科院条件保障与财务局投资与基建项目处、中科院科技创新发展中心、...
近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与合作者在理论上论证了利用加速器产生的相对论高电荷态离子探测氦团簇(4He2)结构的可行性。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