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物理学 >>> 物理学其他学科 >>>
搜索结果: 301-3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物理学其他学科相关记录646条 . 查询时间(2.283 秒)
2014年9月18日,由诺贝尔奖得主、美籍华人物理学家丁肇中主持的阿尔法磁谱仪(AMS)项目在《物理评论快报》上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使得人们对高能宇宙射线的本质有更深入的了解,并使暗物质存在的争议趋于明朗。据了解,安装于国际空间站上的AMS已捕获分析了410亿个宇宙射线粒子,其中1090万件经辨认为电子与正电子。AMS测量了能量在5亿至5千亿电子伏特之间的“正电子分率”(即正电子数占电子与正电子总...
2014年9月13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薛其坤在“求是”科学奖颁奖典礼上获得2014年度“求是杰出科学家奖”。他带领的团队于2013年首次在实验上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在国际上产生重大学术影响。薛其坤长期从事超薄膜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其物理性能研究。2013年,薛其坤带领其研究团队,在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从实验上首次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该成果在美国《科学》杂志发表...
近日,大连理工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张克雄与梁红伟副教授(通讯作者)为共同第一作者的以“Low Al-composition p-GaN/Mg-doped Al0.25Ga0.75N/n+-GaN polarization-induced backward tunneling junction grown by metal-organic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
2014年8月17-21日第23届国际稀土永磁会议在美国马里兰安纳波利斯召开,大会为北大物理学院杨应昌院士以及来自英国、日本和美国的共4位科学家颁发了杰出成就奖,表彰他们长期以来在探索、开发新型稀土永磁材料方面所作出的卓越贡献。稀土永磁国际会议是第一代稀土永磁的发明人美国K.J. Strnatt教授1974年创建的,为在全球范围内推动稀土永磁材料的发展和应用发挥了重要作用。1983年和2006年的...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支持下,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所张忠平研究员领衔的研究团队首次发现,用经典方法制备的氧化石墨烯在其π网络平面上存在大量π共轭的碳自由基,并且这种π共轭的碳自由基可以直接引发鲁米诺长时间可见的超强化学发光,其发光强度超过辣根过氧化酶和双氧水经典体系。相关研究结果近日发表在国际著名化学期刊《德国应用化学》(Angew. Chem.Int.Ed)上。 
2014年8月3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获悉,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马余刚课题组利用量子分子动力学方法开展了对轻核α团簇的集体动力学研究,提出在实验上提取轻核α团簇构型的新探针——巨偶极共振(GDR)特征γ谱。相关成果发表于《物理评论快报》。
与拓扑相关的研究是最近物理学领域的一大热点课题。继发现Weyl半金属(PRB83, 205101 (2011))和Axion绝缘体(PRL 108, 146601 (2012)),我校物理学院万贤纲教授课题组又在掺杂拓扑绝缘体可能的电声子耦合导致非常规超导方面取得进展。
2014年7月18日,来自美国普林斯顿等离子体物理实验室的Egemen Kolemen博士做客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讲堂,就先进等离子体控制解决方案作了题为Advanced Control Solutions for Fusion Plasmas的特邀报告。报告会由肖炳甲研究员主持。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高压研究团队与其合作者在实验上观测到了压力诱发MoS2的金属化,并阐明了相变发生的物理机制,相关结果于7月16日在《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在线发表,并被选为该杂志编辑推荐文章(Editor’s suggestion)。
石墨烯以其独特的线性能量色散关系、高载流子迁移率和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等在凝聚态物理及材料科学领域引起了广泛的研究兴趣,并有望在未来核心信息器件与电路中获得应用。近年来, 中科院物理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筹)高鸿钧研究组在高质量石墨烯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他们提出了基于表面外延的石墨烯生长技术,在Ru(0001)等金属表面获得高质量、大面积、连续的单晶石墨烯[Chin. Phys....
2014年6月18日至26日,应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囚禁离子物理研究组的邀请,日本通讯信息技术研究所(NICT)的李瑛研究员来所访问。日本通讯信息技术研究所李瑛研究员在日本NICT从事超窄线宽激光器研究多年,在Ca+离子光频标、In+离子光钟以及Sr原子光频标的钟跃迁探测激光稳频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所研制的超窄线宽激光器的指标处于国际前沿水平。
近期,由刘静研究员带领的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与清华大学联合研究小组,首次发现电场控制下液态金属与水的复合体可在各种形态及运动模式之间发生转换的基本现象,相应研究在线发表于Advanced Materials(《先进材料》)上,论文题为Diverse Transformations of Liquid Metals Between Different Morphologies(《不同构象之间的液...
2014年6月21日,ADS先导专项162.5MHz/2.1MeV连续波(CW)强流质子射频四极场加速器(RFQ)完成了高功率老练并进行了2.2mA连续波质子束流测试。这是继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LANL)的LEDA RFQ和以色列的SARAF RFQ之后,国际上第三台实现强流连续质子束试运行的RFQ加速器,达到国际上目前运行的高功率RFQ加速器最高水平,标志着ADS先导专项在突破强流质子直...
近日,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江开军研究员领导的超冷量子系统组与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合作,系统研究了低维量子体系中极化费米原子的p波散射性质,提出了利用磁场矢量调控冷原子间相互作用的新方案。该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物理协会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12, 250401 (2014))。
2014年6月3日至13日,基于“EAST和WEST联合实验室”合作框架协议,法国原子能委员会(CEA)可控聚变研究所(IRFM)Yves Peysson博士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所高功率微波技术研究室低杂波课题组进行为期两周的学术访问。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