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海洋科学 >>> 海洋生物学 >>>
搜索结果: 181-195 共查到知识要闻 海洋生物学相关记录651条 . 查询时间(2.218 秒)
2019年11月30日,2018年度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颁奖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贾永刚教授主持完成的成果“基于光纤压差测量的深海底沉积物孔隙水压力原位长期监测系统”荣获技术发明类一等奖,水产学院郑小东教授主持完成的成果“经济蛸类规模化扩繁与资源修复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获得技术开发类二等奖。
日前,国际环境科学与生态学期刊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环境科学与生态学ESI领域A类,Top期刊)在线发表中科院海洋所唐赢中课题组关于有害藻华影响生态系统功能领域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聚焦有害藻华对浮游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水平的负面影响,首次证实海洋有害藻华降低浮游生物群落资源利用效率,为应用生态位分离机制解释相关现象提供野外实验证据,阐释了浮游生物种类多样性...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生态毒理学汝少国教授团队于日前在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IF=7.65),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F=5.71),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IF=5.59)等环境科学与生态学Top期刊发表了多篇海洋微塑料相关研究论文。每年从陆地排入海洋的塑料垃圾约有600~12...
日前,由中国工程院和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联合主办,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工程院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及南昌航空大学联合承办的第十届全国腐蚀大会暨腐蚀控制安全与管理国际工程科技研究大会在江西南昌召开。会上,海洋所侯保荣院士等编著的《中国腐蚀成本》英文版——《The Cost of Corrosion in China》正式发布。《中国腐蚀成本》(The Cost of Corrosion in Chi...
2019年10月1日,我院博士后宋希坤博士的专著《中国与两极海域桧叶螅科刺胞动物多样性》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专著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优秀学术专著出版资助。该专著系统描述了我国60 多年来在中国和南、北极海域30 多个科学考察航次所采集到的近2000 号、104种桧叶螅科刺胞动物,发现2 新属、2 新种,修订1 属,发现主要单系群呈平行进化、趋同进化及地域性分布等特点,为该类群在我国及极地海域的生...
天津大学表层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同位素前沿科学研究中心的孟梅、孙若愚和陈玖斌老师与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合作,系统分析了渤海生态系统中的全食物链(包括水生植物/大型藻类,软体动物(双壳类,螺类,头足类),甲壳类(虾类,蟹类)和近岸/远海鱼类)中汞的形态和同位素组成以及碳氮同位素组成等。研究发现:1)大部分渤海生物中的甲基汞含量没有超过国家规定的危害阈值,可以安全食用;2)汞在营养级传递过程...
近日,由共青团浙江省委组织的第十二届“浙江青年五四奖章”评选结果揭晓,我所许雪峰博士入选。许雪峰博士出生于1981年,2006年进入我所工作,2017年破格晋升为正高级工程师。多年来,许雪峰立足本职工作,争当科技尖兵,在海洋环境与海洋能研究领域取得突出成果。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省部级科技一等奖1次,作为合作完成人获得省部级二等奖3次。主持完成科研项目10项、工程项目4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获...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所与水母娘娘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上海东方美谷举行“水母活性肽与蜇伤解毒剂”成果转化项目签约仪式,上海市奉贤区副区长顾佾等领导和专家50余人参加签约仪式。
白鲸独角鲸可杂交(图)     白鲸  独角鲸  杂交  基因分析       2019/6/26
研究人员对1990年在西格陵兰发现的一块颅骨进行了基因分析,发现它属于一头雌性独角鲸和一头雄性白鲸的第一代雄性杂交后代。这一发现代表了独角鲸与白鲸可能进行过杂交的唯一已知证据。相关论文近日刊登于《科学报告》。
有些甲藻具有非凡的发光能力,使自己和周围的水发光。研究人员近日在《当代生物学》发表报告称,对于这种浮游生物来说,生物发光也是一种防御机制,帮助它们抵御桡足类食草动物的“魔掌”。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沙忠利团队在深海化能生态系统大型甲壳动物适应性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基于“科学”号在冲绳热液和南海冷泉采集的柯氏潜铠虾(Shinkaia crosnieri Baba and Williams, 1998)为材料,揭示了大型甲壳动物适应不同深海化能生态微环境的分子基础。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BMC Genomics,程娇为论文第一作者。地球上绝大部分生态系统是利用光合作用来维持...
近日,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张晓华团队在微生物群体行为调控耐药性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深入揭示了信号分子对细菌抗生素耐药性的动态调控,为消除耐药细菌提供了新的思路。相关论文在线发表于mBio。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目前海洋环境中已经出现了较多耐药细菌。吲哚是一种广泛存在的群体感应信号分子,参与细菌间多种生理行为的调控。由信号分子介导的细菌耐药性是近年来受到较多关注的一种新机制。吲哚作为种间信号分子,过去...
近期,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徐向荣团队和华南师范大学环境研究院研究员赵建亮合作,在实验室模拟体系中人为添加环境浓度的孕激素药物cyproterone acetate(CPTA),首次针对罗非鱼从水相吸收、净化孕激素的生物动力学过程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CPTA在罗非鱼不同组织中的富集能力较小,水相暴露在不同组织的生物富集动力学过程均表现出相似的规律,暴露4天基本均达到吸收平衡,净化4天后母体CP...
最近,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宋金明、袁华茂课题组通过沉积物捕捉器采集胶州湾沉降颗粒物,揭示了再悬浮颗粒物占总沉降颗粒物的比例并识别出影响再悬浮的环境因子,校准了颗粒态生源指标的沉降通量和甄别出再悬浮条件下生源要素的内部循环机制,对阐明海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对气候和海洋生态环境的变化的响应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研究成果分别发表在Chemosphere, 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
近日,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张晓华团队在微生物群体行为调控耐药性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深入揭示了信号分子对细菌抗生素耐药性的动态调控,为消除耐药细菌提供了新的思路。相关论文“Indole reverses intrinsic antibiotic resistance by activating a novel dual-function importer”(吲哚通过激活一种新型的双功能泵逆转细菌固有抗...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