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生物化学 >>> 酶学 >>>
搜索结果: 121-135 共查到知识要闻 酶学相关记录332条 . 查询时间(5.228 秒)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毕昌昊研究员、张学礼研究员带领的研究团队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进行合作,在利用CRISPR/Cas9提高工业生产菌株抵御噬菌体侵染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该研究构建了一个靶向切割噬菌体T7基因组多个位点的可编程的CRISPR/Cas9系统,该系统可提高BL21抵御噬菌体的能力。为了更好地调控CRISPR/Cas9系统的表达,研究人员尝试了三种启动子和多种诱导浓度,构建的菌株B...
2020年12月4日,国际学术期刊PLOS Biolog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尹慧勇课题组题为“Loss of hepatic aldolase B activates Akt and promotes hepatocellular carcinogenesis by destabilizing the Aldob/Akt/PP2A protein complex”的最新研究成...
近日,《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纳米酶工程实验室高利增研究员、范克龙研究员和阎锡蕴院士团队的研究论文" A nanozyme-based artificial peroxisome ameliorates hyperuricemia and ischemic stroke "。该工作通过整合纳米酶的结构和功能特点,仿...
2020年11月27日,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施一公教授研究组就剪接体的机理与结构研究,于《科学》(Science)杂志以长文形式再次发表重大研究成果(图1)。篇题为《ATP水解酶/解旋酶Prp2及其激活因子Spp2催化剪接体激活过程中结构重塑的分子机理》(Mechanism of Spliceosome Remodeling by the ATPase/helicase Prp2 and its ...
2020年11月26日,国际学术期刊EMBO Journal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朱学良研究组的最新研究成果“Rabl2 GTP hydrolysis licenses BBSome-mediated export to fine-tune ciliary signaling”。该研究揭示了一个纤毛特异性的小GTP酶Rabl2对膜蛋白运出纤毛的重...
2020年11月26日,国际学术期刊EMBO Journal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朱学良研究组的最新研究成果“Rabl2 GTP hydrolysis licenses BBSome-mediated export to fine-tune ciliary signaling”。该研究揭示了一个纤毛特异性的小GTP酶Rabl2对膜蛋白运出纤毛的重...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朱敦明、吴洽庆及兼职研究员林建平带领的研究团队通过对来源于Synechocystis sp. PCC6803的腈水解酶(SsNIT)底物结合口袋的镜像分析,发现两个影响立体选择性的关键氨基酸残基W170与V198处于互为镜像位置,分别与底物潜手性碳原子的两个取代基团有相互作用,而且它们的体积差别较大。通过置换这两个氨基酸残基的位置,实现了该酶对3-异丁基戊二腈...
近日,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所体外合成生物学中心游淳研究员带领的研究团队,开发了利用体外多酶体系生产氨糖的新型生物制造平台。该多酶催化路径通过5个核心酶的级联催化将淀粉和无机氨一步法转化为氨糖,利用路径设计、酶元件挖掘、计算模拟、反应条件优化等方法,极大提高了氨糖的产率和底物转化率。在10 g/L淀粉的低底物浓度下,催化生成7.2 g/L氨糖,底物摩尔转化率达到69.1%;在50 g/L淀粉的高底物浓...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所朱敦明研究员、吴洽庆研究员带领的生物催化与绿色化工团队,通过对实验室酶库的筛选,获得了高立体选择性的ω-转氨酶,这种酶不仅催化不对称C-N键的形成,而且能够识别a-C的手性,利用ω-转氨酶对酮酯羰基α-C的立体识别,通过自发原位环化反应,实现了双手性中心γ-或δ-内酰胺的精准构筑,收率46-68%,ee值大于99%,非对映异构体比例高达99:1。该研究为不对称合成两手性中心...
北京化工大学北京软物质科学与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张一飞教授入围2020年美国布拉瓦尼克区域青年科学家奖(Finalist of the 20202 Blavatnik Regional Awards for Young Scientists)。布拉瓦特尼克青年科学家奖由布拉瓦特尼克家族基金会和纽约科学院共同设立于2007年,旨在奖励生命科学、物理与工程学、化学三个领域42岁以下的杰出青年研究人员。该...
生物体在正常生理代谢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含氧并且性质活泼的物质,如超氧化物、H2O2等,这些物质被统称为活性氧(ROS)。在正常生理条件下,活性氧的产生与清除处于平衡状态;但在病理条件下,活性氧产生与清除的失衡会加剧炎性疾病恶化。在众多活性氧中,H2O2至关重要。它不仅寿命长,易在脂质膜上扩散与转移,还可产生高度破坏性的羟基自由基。生物体内天然存在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生命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周佳海课题组和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唐奕课题组与Kendall N. Houk课题组合作,首次表征了自然界中催化Alder-ene反应的酶及其催化氧杂Diels-Alder(DA)反应的同源蛋白,解析了这两类酶及其复合物的高分辨率晶体结构,基于结构信息和计算指导通过定点突变实现了周环选择性的逆转,阐明了两类酶如何利用几乎相同的活性位...
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所研究员孙周通带领的酶分子工程与工业生物催化研究团队,通过基因挖掘技术,从AADHs同源序列出发,基于进化树分析,从不同进化分枝选取目标序列,然后经定点突变获得一系列新颖AmDHs。酶学性能表征及底物谱评估表明,新发现的酶可高效催化1-羟基-2-丁酮为(S)-2-氨基-1-丁醇(ee值 >99%;转化率19~99%),同时可实现一系列α-羟基酮化合物的不对称还原胺化,生成对应的(...
2020年8月20日,清华大学生命学院陈春来课题组、香港科技大学黄旭辉课题组、北京大学赵新生课题组和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张璐研究员合作在《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杂志发表了题为“利用扫描FRET-FCS和马尔可夫态模型揭示糖基化酶AlkD找寻和识别靶标的机制”(Target search and recognition mechanisms of glycosylase AlkD reve...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孙媛霞带领的功能糖与天然活性物质研究团队,从海洋微生物中挖掘得到两种新型的琼胶酶AgaA和AgaB。研究发现AgaA是一种热稳性高的内切型琼胶酶,具有较强的糖苷水解作用,降解琼脂多糖生成低聚琼寡糖;而AgaB是一种外切型琼胶酶,具有极高的底物特异性,生成产物为聚合度均一的新琼二糖。在此基础上,团队建立了双酶偶联降解琼脂生产新琼二糖工艺,在60℃下对高浓度的琼脂...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