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发育生物学 >>>
搜索结果: 106-120 共查到知识要闻 发育生物学相关记录323条 . 查询时间(1.234 秒)
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吴青峰研究团队结合谱系追踪和单细胞测序技术,绘制了下丘脑的动态发育图谱,并重构了从放射状胶质细胞(RGCs),中间前体细胞(IPCs),新生神经元到肽能神经元的下丘脑发育谱系树。研究表明RGCs能够进行多潜能分化,并产生两群Ascl1+ 和Neurog2+ IPCs。有别于大脑皮层中的IPCs,下丘脑Ascl1+ IPCs也显示出命运双向性...
经中国遗传学会推荐,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靳帅、南京农业大学李超获得生命科学领域2020-2022年度“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
N6-甲基腺嘌呤(N6-methyladenosine, m6A)作为真核生物mRNA上含量最丰富的化学修饰之一,几乎参与了所有转录后调控过程,包括RNA的剪接、加工、转运、降解及翻译等。相关领域的前期研究表明:在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Cs)中m6A甲基转移酶METTL3敲除后,会引起全转录组范围甲基化水平下调并导致ESCs分化障碍,从而提示m6A修饰在早期胚胎...
总坐在教室第一排,裤子穿一两年还能穿,每年长高不到5厘米……孩子这是发育晚还是生了病?新学期伊始,“孩子长不高”触发很多家长的心病。专家表示,儿童矮小症须早发现、早干预。
科技日报北京3月17日电 (记者张梦然)科学家使用人体细胞生成了人类胚胎的第一个完整模型。英国《自然》杂志17日发表两项发育生物学领域重磅研究成果:科学家描述了两种在实验室生成的人囊胚样结构。这些结果为研究人体早期发育提供了极其重要的模型,将能增进我们对早期发育缺陷的认识,同时帮助开发全新的体外受精(IVF)相关疗法。
2021年1月6日,上海交通大学年度科研工作会议在闵行校区陈瑞球楼召开。会议期间举行了上海交通大学首届“十大科技进展”颁奖仪式,上海市免疫学研究所Florent Ginhoux教授和苏冰教授团队研究成果“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发育”获此殊荣。刘兆远副研究员作为第一作者代表研究团队领奖。
2020年12月30日上午,继“发育与疾病相关基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年会后,东南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举行了2场学术讲座。本次讲座邀请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姚雪彪教授和复旦大学林鑫华教授我校举行讲座,讲座由谢维教授主持,东南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众多师生到场参加,现场学术气氛浓厚。
2020年12月9日,中国科学院盐碱地资源高效利用工程实验室(以下简称“工程实验室”)揭牌并召开第一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工程实验室面向盐碱地区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需求,创新与系统集成转化耐盐植物、咸水与盐碱土资源高效利用的工程技术与产品,培养新型工程技术创新人才,培育盐碱地资源高效利用新业态,在渤海新区建成盐碱地资源高效利用工程化平台,为盐碱区农业高质量绿色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和模...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张永清研究团队长期从事突触发育调控分子机理的研究。该团队发现在果蝇神经肌肉突触表达的两类谷氨酸受体亚型 (A型和B型)在突触的表达水平彼此拮抗,而突触受体总量不变。超分辨显微技术揭示A型受体和B型受体以同心双环定位于神经突触。在升高温度诱导的突触可塑性过程中,A型受体在突触表达升高,而B型受体的表达下降。为了进一步探究调控受体亚型平衡的信号通路,团队进行了候选基因筛...
2020年8月21日下午,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曹晓风院士于生命科学学院1栋报告厅作了题为“组蛋白甲基化动态调控”的学术报告。来自生命科学学院及其他相关院系的众多师生现场聆听了报告。
碱基编辑技术(Base Editing)是基于CRISPR系统开发的基因组定向修饰技术。该技术由于不需要DNA双链断裂和外源供体DNA可以实现对目的碱基的精准替换,在疾病治疗、植物性状改良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高彩霞研究组长期致力于植物基因组编辑技术的创新及应用研究,前期已经在植物中建立了完善的胞嘧啶碱基编辑器(Cytosine Base Editor, CBE...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税光厚团队建立了一个可同时定量内源性acyl-CoAs和acyl-carnitines的高通量组学分析平台,该方法的新颖之处在于短链、中链和长链acyl-CoAs及其相应的acyl-carnitines可同时覆盖,并且在单个色谱梯度内具有令人满意的分离度。同时研究人员监测了果蝇在对照(ND)和高脂饮食(HFD)发育过程中的中间脂质图谱的变化,并结合d23-月桂酸(d...
2020年6月30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贺新强教授课题组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New Phytologist发表了题为“MiR319a-Targeted PtoTCP20 Regulates Secondary Growth via interactions with PtoWOX4 and PtoWND6 in Populus tomentosa”的研究论文。该论文揭示了miR319a的靶基因Pt...
脊椎动物早期胚胎发育主要是由存储在卵子中的母源因子所主导,在母源-合子转换过程中,母源RNA发生大规模的降解。母源mRNA在胚胎发育过程所经历的调控涉及甲基化修饰、Poly(A)长度、翻译及降解等。RNA分子在细胞内并不是线性或无序存在,而是形成复杂的高级结构。RNA结构如何参与到这一大规模的转录本降解与激活中并确保精准胚胎发育进程尚不清楚。
2020年4月11日,中国科学院旗舰期刊 《National Science Review》(国家科学评论)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段恩奎团队以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科院上海技物所、中国计量科学院等合作者的研究论文“Development of mouse preimplantation embryos in space” (小鼠植入前胚胎太空发育)(https://doi.org/10.1...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