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植物学 >>> 植物化学 植物生物物理学 植物生物化学 植物形态学 植物解剖学 植物细胞学 植物生理学 植物胚胎学 植物发育学 植物遗传学 植物生态学 植物地理学 植物群落学 植物分类学 实验植物学 植物寄生虫学 植物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51-165 共查到知识要闻 植物学相关记录667条 . 查询时间(2.017 秒)
植物激素不仅参与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各个过程,也在植物响应非生物胁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农业大学杨淑华团队前期研究发现,多种植物激素可以通过CBF依赖和不依赖的途径调控植物的抗冻性。拟南芥乙烯功能获得性突变体ctr1-1和etr1-1,以及转录因子EIN3的过表达植株都表现出抗冻能力减弱的表型;低温诱导乙烯信号途径中的E3连接酶EBF1/EBF2降解,其靶蛋白EIN3转录因子积累,结合在CBFs的...
植物如何调控器官和种子大小以及营养元素吸收利用,是重要的发育生物学问题,这与作物产量密切相关。然而,植物如何协同调控器官和种子大小以及营养元素吸收利用的分子机理尚不清楚。
植物物候是指植物受环境变化影响而出现的周期性自然现象(比如出叶、开花、结果、叶片枯黄等),代表了植被生长季节的周期,是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可观测的响应之一,并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因此,一直是生态学家的热点研究领域。近年来,由于人为活动加剧,引起全球和区域范围内的氮沉降增加和降水格局的改变,对草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产生了重要影响。然而,多种全球变化驱动因素的相互作用如何影从植物物种水平到...
2023年8月23日至27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举办了第九期资源植物品质分析高级培训班。来自全国近30家研究院所和高校的100余名学员参加了培训。
果荚炸裂对野生豆科植物种子传播及适应性具有重要意义,也是造成豆科作物种子流失、产量减少等不利农业生产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豆科植物果荚炸裂抗性的形成及其进化机制尚不清楚。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王台研究组利用小而有缺口的颗粒突变体解析了颖果V型裂纹产生的分子细胞学机制。研究发现水稻颖片细胞与颖果细胞的伸长方向是相互垂直的,而颖片细胞与器官相向伸长,颖果细胞与器官以相互垂直的方向伸长;颖片和颖果细胞在正交方向上伸长的独特布局是颖果产生V型裂纹的重要细胞学基础。结果显示Sng编码一个422位精氨酸突变为组氨酸的α-微管蛋白突变体。这个点突变影响了突变蛋白与β-微管蛋白的结...
植物一般不能自主移动,但许多植物依赖流体静力和渗透压产生大幅度的器官运动以适应外界环境。近二十年来,这一现象在生物力学和生化研究领域备受关注并取得进展,但在细胞和分子机制方面仍是未被探索的领域。
亚洲稻又称水稻(Oryza sativa L.)。亚洲稻包括粳稻(Japonica)和籼稻(Indica)两个亚种,不仅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理论研究中日益受到重视的模式生物。尽管迄今针对水稻开展了大量研究,但关于水稻起源/驯化的历史已争论了半个多世纪,存在各种推论和观点。目前存在两种主流假说——一次起源(single-origin)假说和多次起源(multiple-origin)假说。前者...
近期,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王树东带领的生态水文遥感团队,在干旱区生态水文响应研究方面取得重要成果。该研究揭示了过去四十年来(1982年至2016年)全球干旱地区植被生长和陆地水储量的趋势,评估了陆地水存储对植被生长的响应,并预测了未来陆地水存储的演变趋势。
2023年8月24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网站公布了《关于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中接收申请项目评审结果的通告》(国科金发计〔2023〕62号)文件,陕西省西安植物园贾芸和路强强两位博士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立项,分别为生命科学部“野生软枣猕猴桃多倍体混合倍性种群形成与维持机制研究”和地球科学部“秦岭林线生活型代表树种木质素多指标耦合及响应源水利用机制”,单项资助金额30万元。近年来,为...
应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细胞信号转导“111”创新引智基地)邀请,德国明斯特大学Jörg Kudla教授于2023年8月18日-22日来我校进行学术交流访问。21日下午,Kudla教授在逸夫生物楼国锠报告厅为我院师生做题为“A bi-kinase module sensitizes and potentiates NOX activation in systemic immune s...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组织编写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由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的编委会主任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洪德元,全书一共3册,约1100页。
在首个全国生态日到来之际,由中国科协科学技术创新部、中国生态学学会主办,东北师范大学草地科学研究所承办的——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2023年高级研修项目“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健康管理”高级研修班于2023年8月14日至18日在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范大学成功举办。培训班开班仪式邀请了吉林省科协学会学术部副部长孙晓楠、东北师范大学科技处处长李阳光教授、吉林省生态学会和草学会理事长,吉林松嫩草地生态系统...
近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张梅研究组联合焦远年研究组等发布了马齿苋高质量的参考基因组,并结合比较基因组学和转录组学分析深入探讨了马齿苋基因组中整合C4和CAM光合途径的分子基础及其起源进化的过程。比较基因组学分析表明,马齿苋在核心真双子叶植物分化后经历了两次全基因组加倍(WGD)事件。进一步分析发现,C4和CAM途径中关键酶或转运蛋白的编码基因以及一些重要的转录因子家族如热休克因子A(HsfA)通...
生态系统是复杂的动态平衡系统。一方面,植物个体一直处在生长变化中,个体间差异巨大,且邻近个体间具有复杂的相互作用(主要表现为资源竞争)。另一方面,由大量个体组成的植物群落一般具有稳定的结构特征(如林冠高度分布、分层结构等)。如何准确刻画生态系统不同尺度的结构特征及其演变是生态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生态理论模型乃至地球系统模式建模的难点。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