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植物学 >>> 植物遗传学 >>>
搜索结果: 61-75 共查到知识要闻 植物遗传学相关记录484条 . 查询时间(4.282 秒)
花器官作为有花植物的重要繁殖系统,是物种形成与多样化的关键。在人类对植物驯化栽培和育种过程中,花器官数量决定其产量、品质及育种成败。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属于芍药科芍药属植物,其花形态多样。出于对重瓣花的偏爱,人们在漫长的驯化栽培和选择过程中对花瓣数目进行了持续选择,导致牡丹花瓣、雄蕊和心皮数量表现出丰富的变异,但其遗传调控网络仍是未解之谜。 
2023年7月21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生物所杨效曾团队联合北京大学李磊团队在权威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IF2022=16.6)上发表题为“Comparative genomics reveals a unique nitrogen-carbon balance system in Asteraceae” 的研究成果。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芍药科多样性与种质创新研究团队针对牡丹栽培品种群体表型丰富的变异,基于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和表达数量性状位点(eQTL),重点解析了花器官数量多态性和遗传变异机制。科研人员以牡丹栽培品种群体为范式,在对271个广泛栽培的牡丹品种的24个表型性状进行调查基础上,筛选出花瓣数、雄蕊数和心皮数变异丰富的119个代表品种进行转录组测序,共检测到52,280个基因,鉴定出407,...
花器官作为有花植物的重要繁殖系统,是物种形成与多样化的关键,在人类对植物驯化栽培和育种过程中,花器官数量决定了其产量、品质及育种成败。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属于芍药科芍药属植物,其花形态多样。出于对重瓣花的偏爱,人们在漫长的驯化栽培和选择过程中对花瓣数目进行了持续的选择,导致牡丹花瓣、雄蕊和心皮数量表现出丰富的变异,但其遗传调控网络仍是未解之谜。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张宪春研究组对同型孢子植物石松科石松(Lycopodium clavatum L.)的基因组进行了解析。该研究结合Illumina和PacBio Sequel I测序数据,运用自主开发的去污流程,组装基因组为2.3Gb,重复序列占比85%(其中62%为长末端重复反转录转座子LTR-RTs)。石松基因组的LTR-RTs具有大量的发生和极低的死亡率,而台湾水韭(Isoetes ta...
杂草严重威胁粮食生产,每年会导致全球大约10%的农作物产量下降。解析杂草起源的遗传学基础和演化路径对于杂草的科学治理至关重要。抗干扰型杂草(ruderal weeds)生命周期短、种子数量多,这些特征有助于其适应农田、苗圃等低胁迫、高干扰生活环境。由于杂草多为非模式植物,相关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最近10年,基因组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杂草快速进化、适应环境的机制的研究成为了可能。
近日,石河子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鸿彬、孟状课题组在农林科学领域TOP期刊《Industrial Crops and Products》(中科院1区TOP,影响因子6.45,)上发表了题为“Haplotype-specific chromosome painting provides insights into the chromosomal characteristics in self-dupli...
印缅区是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热点地区之一,复杂的地质气候历史,以及多样的地形地貌,可能是该地区形成生物多样性和高特有性的重要原因,并影响着生物类群的地理分布格局。然而,目前对印缅区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和分布规律的研究较少,生物类群的遗传结构、分布格局及形成机制尚不清楚。
莲来自莲科莲属,是最古老的双子叶植物种属之一。目前现存的莲属植物仅有两个种:亚洲莲和美洲黄莲,其花色差异明显。亚洲莲野生种的花色有红色和白色,而美洲黄莲的花色仅有黄色。先前的研究表明,红色亚洲莲和美洲黄莲之间的花瓣颜色变化可能与黄酮合成酶(FLS)和MYB5的活性有关。然而,亚洲莲红白色差异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
印缅区是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热点之一,物种极为丰富,但也是生物多样性受威胁程度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复杂的地质气候历史,以及丰富多样的地形地貌,可能是该地区形成丰富生物多样性和高特有性的重要原因,并影响着生物类群的地理分布格局。然而,目前对印缅区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和分布规律的研究较少,生物类群的遗传结构、分布格局及其形成机制尚不清楚。
植物应答DNA损伤的机理     植物应答  DNA  遗传信息       2023/12/28
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它的准确复制和传递是生物的生存基础。但是DNA不断地受到各种外源和内源因素的损伤。如果这些损伤不能被修复,就会影响复制、转录等生物学过程,进而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物种繁衍。为了维持基因组的稳定性,生物进化了复杂而精细的DNA损伤应答机制,包括暂停细胞周期、修复DNA损伤等关键环节。我将汇报SMC5/6复合体、蛋白激酶WEE1以及三个新蛋白调控植物DNA损伤应答的机理。
湿地松是我国南方重要的松脂工业原料林树种和用材树种,栽培面积达150万公顷,近年来年产松脂达10万吨以上;同时,湿地松通常生长于南方低山丘陵等干旱瘠薄的红壤区,季节性干旱、低磷少肥是重要的胁迫因素。因此,揭示湿地松产脂和耐旱的分子遗传基础对高产抗逆湿地松良种选育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2023年全国科技活动周于今年5月20日至31日举行,活动主题为“热爱科学,崇尚科学”。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华中农业大学现代农业生命科学技术科普基地及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于5月20日上午在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第一综合楼A301、A303开展了主题为“探寻植物遗传密码”的科普活动。武汉美加外语学校60余名同学在赵毓、袁继红和王烨韡几位老师的带领下进行植物DNA的提取,探寻植物遗传密码。
2023年5月30日,《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中科院合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张余研究组撰写的题为A cryo-EM structure of KTF1-bound polymerase V transcription elongation complex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报道了包含KTF1的RNA聚合酶V(RNA pol...
精英论坛学术报告-瞿礼嘉。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