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植物学 >>> 植物地理学 >>>
搜索结果: 121-135 共查到知识要闻 植物地理学相关记录150条 . 查询时间(3.804 秒)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高山植物多样性研究组博士生宋波在导师孙航研究员的指导下,以喜马拉雅“温室植物”的典型代表——塔黄(Rheum nobile)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其特化结构苞片的进化适应机制。研究发现:1.苞片能增加繁殖器官的温度,促进花粉在低温环境下快速萌发,促进受精;2.苞片能阻挡大部分紫外辐射和防止雨水对花粉的冲刷,保护花粉不受高山上强太阳辐射和强降水的伤害;3.苞片能显著增加传粉昆虫的...
亲缘地理学主要探讨物种进化与地质历史之间的相关,并以近缘物种或种内居群为主要研究阶层,阐明遗传变异之地理分布是由基因交流或是共祖关系造成的(Schaal et al. 2000)。对大多数靠风媒或水媒传播花粉和种子的植物而言,其基因流动是一个被动过程,而对依靠榕小蜂、鸟类等动物传播花粉和种子的榕树来讲,传播者的行为特征和飞行能力则是种子或花粉传播距离的决定因素 (Hamrick & Loveles...
灌木草丛—阳生性乔木群落—季风常绿阔叶林是南亚热带地区典型的植被次生演替过程。探讨群落演替的生理生态机制,对该区域退化生态系统的植被恢复与重建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研究作物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对理解农业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和适应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陶福禄研究组基于全国农气站点小麦物候观测资料,发现在40%的研究站点小麦抽穗期显著提前;在37.6%的研究站点小麦成熟期显著提前。在30%的研究站点中,小麦整个生育期(播种到成熟)和营养生长阶段(播种到抽穗)缩短;然而,由于作物品种积温需求增加和由物候提前引起的相应生长阶段平均温度降低,使得60...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朱华研究员和周仕顺助理研究员在对澜沧江河谷植被考察时发现一种开着鲜红色花朵,十分美丽的旋花科藤本植物。经鉴定确认为原产热带美洲,首次在云南见到的外来入侵植物——心叶鸟萝(Ipomoea hederifolia L.)。
植物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植被图(1:100万)》的编研及其数字化”项目获201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中共中央、国务院14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李长春、李克强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温家宝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大会上讲话。李克强主持大会。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共授奖374个项目和10位科技专家。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授奖项目36项,一等奖空缺、二...
一氧化氮(NO)与过氧化氢(H2O2)作为植物内重要的第二信使,调控植物对复杂环境的生理适应。环鸟苷酸(cGMP)也是一类重要的信号物质,参与一氧化氮与过氧化氢信号介导的诸多生理响应过程,但是在植物响应逆境刺激过程中NO、H2O2与cGMP 之间的精细网络调控尚需进一步探索。
在国家基金项目(No.30770138)的资助下,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伊廷双研究员带领项目组员对间断分布于北温带漆树科(Anacardiaceae)的清香木属(Pistacia)、盐肤木属(Rhus)和黄栌属(Cotinus),利用多个核基因和叶绿体基因片段开展了分子系统学和生物地理学研究。
布依族是我国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之一,布依族人民在漫长的与自然环境斗争的过程中积累下了宝贵的传统医药文化知识,为布依族的繁衍和进步提供了保障。云贵交界地区的布依族处于布依族分布的边缘地带,其传统医药文化作为布依族医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调查研究价值。
德昂族主要聚居在滇西南地区,是中国古老的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拥有丰富的药用植物传统知识。在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等项目的支持下,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龙春林研究员指导研究生唐贵华等开展了德昂族药用植物的民族植物学研究,调查整理了92种德昂族民间药用植物,隶属54科87属,其中有23种从未在任何德昂族药用植物的文献中记载过,并首次记录1种药用植物的新的药用特性。
在国家基金项目(NO.40771073)的资助下,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孙航研究组从植物区系层面、类群层面和物种种群层面三个层次入手,从时间和空间上对横断山植物区系及生物地理学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研究进展和结果如下:(1)发现了横断山3500-3900米是物种垂直梯度分布带(每百米带)物种丰富度是最大的。而总体上在海拔3000-4000米段物种最丰富海拔范围,是横断山区植物多样性剧烈分化或辐...
横断山区被子植物区系多倍体垂直分布规律研究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的资助(NO.30770167),该项目是在前一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基础上,对横断山这一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的细胞地理学进行研究,重点对横断山区的被子植物多倍体按垂直海拔分布进行统计分析,并大量增加该地区相关类群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的报道,从而为更深入地揭示该地区的多倍体在植物进化中的地位和作用积累丰富的原始资料。
红豆杉属植物均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红豆杉属植物的分类在中国-喜马拉雅地区一直比较混乱,存在较大的争议,认为这一地区主要分布有须弥红豆杉、欧洲红豆杉(T. baccata L.)和密叶红豆杉(T. fuana Nan Li & R.R. Mill),种间关系不明确,该地区红豆杉的种级地位存在较大的争议。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高连明博士在国家基金青年基金项目的资助下,对须弥红豆杉的谱系地理学进行了研...
近日,在国家环保部的“滇西北野生植物物种多样性调查研究”项目支持下,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税玉民研究员团队成员对德钦县、鹤庆县等地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植物调查。考察期间得到了相关保护区及地方政府的大力协助。
近日,在国家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联合支持下,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孙航研究员主持的横断山区干热河谷重要物种生物地理学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