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昆虫学 >>> 昆虫生物化学 昆虫形态学 昆虫组织学 昆虫生理学 昆虫生态学 昆虫病理学 昆虫毒理学 昆虫行为学 昆虫分类学 实验昆虫学 昆虫病毒学 昆虫遗传学 昆虫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51-165 共查到知识要闻 昆虫学相关记录472条 . 查询时间(1.429 秒)
西双版纳是中国生物多样性最高的地方之一,是云南动植物王国皇冠上的明珠,也是了解中南半岛生物多样性的一个窗口。长期以来,由于图鉴和综合性网络资源的缺乏,认知、查阅和学习西双版纳生物多样性依然是一个难点。版纳植物园环境教育中心自2018年以来,利用iNaturalist平台,开启了版纳植物园全覆盖调查与公众科学项目,简称“版纳植物园的生物多样性”,拟通过世界各地的生物学专家和爱好者收集记录西双版纳的生...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周溪研究员团队在昆虫RNAi抗病毒免疫方面取得重要进展,首次揭示依诺沙星(Enoxacin)通过增强昆虫体内的RNAi抗病毒免疫,对多种病毒显示出广谱抗病毒活性。该研究以“Enoxacin shows a broad-spectrum antiviral activity against diverse viruses by enhancing ant...
近日,国际学术期刊ACS Synthetic Biology(《ACS合成生物学》)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生物安全大科学研究中心胡志红、王曼丽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论文题为“Multiloci manipulation of baculovirus genome reveals the pivotal role of homologous regions in viral DNA re...
还记得2020年初那场全球蝗灾吗?在人类激战新冠病毒之初,一场由沙漠蝗引起的蝗灾悄然从东非渡过红海,进入欧洲和亚洲,到达巴基斯坦和印度。其千里之行给途径国家带来饥饿恐慌,并让许多人担心压境蝗虫是否会威胁我国粮食安全。依托于热带和亚热带沙漠生境的沙漠蝗不会给我国带来危害,但其“亲戚”——飞蝗在我国历史上却造成许多民不聊生的灾害。成群飞蝗马拉松式的长距离迁飞是造成蝗灾爆发的主要原因;但散居型飞蝗却很少...
2021年12月23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举办2021年第四期“学术论坛”。邀请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院院长、中科院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河北大学校长、我国著名生态学家和昆虫学家康乐院士作《蝗灾的奥秘》报告。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黄三文、蜜蜂所所长彭文君、党委书记谢双红出席,论坛由黄三文主持。
蚊子,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的“宿敌”。蚊子叮咬不仅会引起红肿瘙痒,它们也是疟疾、登革热等多种疾病的主要传播者。这些疾病每年会在全世界造成超过70万人死亡。近年来,生物防治逐渐成为控制蚊媒疾病传播的热点,这其中利用共生细菌沃尔巴克氏菌让蚊子“不孕不育”的方法极为有效。
作为一种世界性的十字花科蔬菜主要害虫,小菜蛾在全球不同气候带均有分布。它们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如何,对生物多样性、粮食生产、经济发展等有何影响,长期为各国科学家所关注。福建农林大学闽台作物有害生物生态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尤民生、尤士骏团队近日在《自然·通讯》发表论文称,他们为小菜蛾的防治绘制出世界性“气候图谱”。
昆虫文化节是由中国农业大学校团委主办、我院分团委承办,旨在面向农大全体师生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的系列活动,迄今已有多年历史。因疫情延期近一个月后,12月11日,2021年昆虫文化节顺利举行。该活动由分别在西区排球场西侧设置的昆虫知识有奖问答、昆虫美食品尝和昆虫标本观赏,以及于植保楼地下一层设置的昆虫文化衫绘画共四个项目组成。
为贯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展示学院在科技创新方面的进展,进一步提升学院科研团队产出重大科研成果的积极性,推动学院科技创新能力和整体水平进一步提升,学院自2021年起开展年度十大科研进展 “致远奖”评选活动,经各课题组自主申报和学院学术委员会集中评审,评出2021年度十大科研进展“致远奖”十项,为展示宣传获奖成果,发挥“致远奖”的示范作用,营造创新文化氛围,现将十大科研进展逐一介绍。中国农业大...
为贯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展示学院在科技创新方面的进展,进一步提升学院科研团队产出重大科研成果的积极性,推动学院科技创新能力和整体水平进一步提升,学院自2021年起开展年度十大科研进展“致远奖”评选活动,经各课题组自主申报和学院学术委员会集中评审,评出2021年度十大科研进展“致远奖”十项,为展示宣传获奖成果,发挥“致远奖”的示范作用,营造创新文化氛围,现将十大科研进展逐一介绍。昆虫进化基因...
广翅目Megaloptera隶属于脉翅总目Neuropterida,是完全变态类昆虫中较为古老原始的类群之一,仅包括泥蛉科Sialidae和齿蛉科Corydalidae。该目全世界已知34属,约390种。广翅目幼虫水生,对水质变化较为敏感,可作为水质监测的指示性昆虫。广翅目成虫远距离扩散能力较弱,物种形成常与地理隔离造成的异域分化密切相关。现生广翅目昆虫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大动物地理区,但呈现明显的间...
2021年12月2日下午,应生命科学学院黄大卫教授、卜文俊教授邀请,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任东教授和张爱兵教授做客“百年南开之生命讲坛”,在南开大学四教101报告厅为师生们带来了精彩的线上报告。报告开始前,南开大学卜文俊教授分别介绍了任东教授和张爱兵教授的教育、研究经历以及所获荣誉。
2021年11月25日,应生命科学学院肖金花教授、卜文俊教授邀请,浙江大学昆虫科学研究所陈学新教授做客“百年南开之生命讲坛”,在四教101报告厅作了题为“寄生性天敌昆虫控制害虫的机制研究”的学术报告。报告开始前,卜文俊教授向大家介绍了陈学新教授的教育和研究经历、主要研究成果及所获得的重要奖项,并为陈学新教授颁发了“百年南开之生命讲坛”主讲人纪念牌。
近日,国际知名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李云河研究团队完成的题为“Cooperative herbivory between two important pests of rice”研究论文。本论文结合团队前期研究结果(Hu et al., 2020. eLife),系统阐述了同以水稻为寄主的两种重大害虫—二化螟和褐飞虱—通过协作应对水...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蜂种质资源与育种团队和英国雷丁大学合作研究发现,来源于工蜂产卵的雄性熊蜂虽然体型比蜂王产卵的雄蜂较小,但在交尾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且子代蜂群发展速度和规模与后者无异。研究结果丰富了昆虫的亲缘选择理论,也为熊蜂人工饲养提供了新的依据。相关成果发表于《昆虫(Insects)》上。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