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动物学 >>> 动物生理学 >>>
搜索结果: 31-4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动物生理学相关记录60条 . 查询时间(0.796 秒)
科睿唯安(Clarivate)最近公布了2018年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西安交大共4名教授入选。其中,能动学院郭烈锦院士、理学院丁书江教授、材料学院马伟教授三人入选交叉学科领域的高被引科学家名单,人居学院程海教授入选地球科学领域高被引科学家名单。
科睿唯安(Clarivate)最近公布了2018年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西安交大共4名教授入选。其中,能动学院郭烈锦院士、理学院丁书江教授、材料学院马伟教授三人入选交叉学科领域的高被引科学家名单,人居学院程海教授入选地球科学领域高被引科学家名单。
糖尿病猕猴研究获进展(图)     糖尿病  猕猴       2018/5/3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梁斌团队和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刘平生团队合作,历经四年,对昆明动物所饲养的2000多只猕猴进行了大规模筛选,从中成功筛选出一批自发性肥胖和自发性糖尿病猕猴;进一步观察发现,这些猕猴的生理生化指标和人类肥胖和糖尿病非常接近。随后,他们和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周虎团队合作,对自发性肥胖和糖尿病猕猴肝脏进行蛋白质组学研究。肝脏蛋白质组学数据分析和功能实验表明,自发性肥胖猕猴肝脏...
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动物模型与人类疾病机理重点实验室张云课题组与普洱学院科研人员赵峰合作,采用现代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技术和手段发现,少棘蜈蚣(Scolopendra subspinipes mutilans)毒液中所含有的毒素蛋白多肽在体内各种组织中也存在广泛的分布和表达;从蜈蚣毒腺以外的身体部位鉴定出超过10倍的毒素和毒素类似物,其中包括毒液和躯干共表达的100多种蛋白多肽,含各...
蜈蚣是古老的有毒动物之一,用其毒液作为捕食或防御武器。目前的研究重点在于试图解析它们复杂的毒液成分以及相应的药理和毒理活性,但几乎没有研究关注到这些毒素或它们的类似物作为动物自身的生理元件在动物体内的表达与分布。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动物模型与人类疾病机理重点实验室张云课题组联合普洱学院赵峰采用先进的现代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技术和手段揭示了少棘蜈蚣(Scolopendra subspinip...
2018年1月19日,爱思唯尔发布2017年中国高被引学者(Most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单,1793名最具世界影响力的中国学者入选。我校3位教授继2016年后再次入选,入榜学者总数并列全国第78位。3名入榜教授为数学学科入选者、理学院蒋达清教授,物理学和天文学学科入选者、理学院孙道峰教授,免疫和微生物学学科入选者、原化学工程学院党宏月教授。
2018年1月15日,教育部在京召开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推进会,宣布首批共490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我校24门课程入选,入选数量居全国第二。我校被认定的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均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至少完成了两期教学活动,课程质量高、共享范围广、应用效果好、示范性强,涉及的学科包括哲学、医学、文学、历史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工学、法学。
近日,由华中农业大学李大鹏教授主讲的《动物生理学》慕课在“爱课程”中国大学MOOC平台登录上线。这是华中农业大学自2015年7月开展首批慕课建设立项以来,首门上线的课程。同批完成建设的由邹庭荣教授、沈婧芳副教授主讲的《数学文化欣赏》和王运教授主讲的《无机分析化学》等慕课也将在此平台陆续上线。
授粉是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的中心支柱,全球75%的农作物依赖昆虫授粉,而蜂类则是最有价值的授粉昆虫。近年来,蜜蜂大量死亡,直接导致农业减产和生物多样性丧失。导致蜜蜂死亡的原因是多因素的,主要包括寄生虫、病毒和农药。在欧洲和美洲,东方微孢子寄生虫多次被报道为导致蜜蜂死亡的主要因素,因此研究东方微孢子寄生虫的致病机理对于保证农业生产至关重要。东方微孢子属于细胞内寄生虫,东方微孢子进入肠道后,很快就会伸出空...
3.5亿年前,在脊椎动物的进化历史上发生了一个重大的事件——从水生到陆生的过渡。在这个过程中,脊椎动物在形态和生理上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与此同时,在基因水平上,那些对于新的陆生环境不需要或者是有害的基因在四足类中也随之发生了丢失。由水生过渡到陆生环境最为显著的变化就是空气中的含氧量比水中充足。相应地,脊椎动物的呼吸系统也从适应水生环境演变到适应陆生环境,代表类群分别为鱼类和四足类。关于这一问题,之...
2014年11月2日, 我校李保国教授参与的研究论文 Whole-genome sequencing of the snub-nosed monkey provides insights into folivory and evolutionary history在Nature Genetics上发表,该论文揭示了金丝猴植食性适应的分子机制。
2014年10月,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约翰•朗教授及其同事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项新发现,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朱敏研究员参与了该项工作。新的发现揭示了三亿多年前泥盆纪一种披盔戴甲鱼类的“私密生活”,证明体内受精的生殖方式比过去所认为的起源更早,可以追溯到目前所知最原始的有颌脊椎动物类群之中。
精子头部的顶体是决定精卵融合这一过程的独特细胞器,其被认为是一种起源于溶酶体的溶酶体相关细胞器(lysosome-related organelle, LRO)。迄今为止人们对于这一细胞器的起源、发生和相关调控机制的认识还比较有限。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某些获得性性状可以遗传给下一代。然而,获得性性状的遗传仍然存在争议,因为人们还不了解这一现象背后的确切分子机制。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孙青原领导的受精生物学研究组发现,环境能诱导精子发生表观遗传学改变,并且这种改变可以遗传到下一代。
2014年2月10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王佐仁研究组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在线发表了题为《果蝇中平行通路传递价值相反的嗅觉信息》的研究论文。该工作采用果蝇转基因操作、精密控制的光遗传学刺激、双色钙成像和在体电生理记录等技术,研究果蝇嗅觉信息从外周向高级中枢传递中的不同投射途径,揭示了果蝇脑内嗅觉信息加工的一种神经环路机制。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