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动物学 >>> 动物遗传学 >>>
搜索结果: 106-120 共查到知识要闻 动物遗传学相关记录254条 . 查询时间(7.125 秒)
日前,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吕建建等发明的“一种快速鉴定三疣梭子蟹遗传性别的分子标记MarkerSex1及鉴定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授权专利号:ZL201810810404.5。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快速鉴定三疣梭子蟹遗传性别的分子标记Marker Sex 1及鉴定方法,所述分子标记Marker Sex 1具有如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所述鉴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取三疣梭...
猕猴(Macaca mulatta)作为与人类进化关系最近的可进行遗传操作的非人灵长类,在大脑发育以及脑结构上都与人类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因此,在猕猴疾病模型上探索Cas9基因编辑的脱靶效应对未来的临床应用至关重要。为了系统评估CRISPR-Cas9在灵长类基因编辑中的脱靶效应,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宿兵课题组、郑萍课题组、昆明动物所灵长类中心以及中科院营养与健康研究所徐书华课题组合作,利用CRI...
近期,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所研究人员利用来自4个青年猕猴,3个老年猕猴44个脑区的547个转录组数据研究探索了非人灵长类动物大脑老化的潜在分子遗传机制。该成果发表在期刊Genome Biology 上。研究人员基于这些大规模转录组数据分析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皮质内脑区之间的表达连接性以及皮质内左右脑半球之间的表达连接性都发生了明显的下降。在各个脑区中,基因表达和选择性剪接通过不同的机制来调控大脑衰...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人员新近揭示了在低氧适应和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中,一种扩增出的蛋白的重要功能和分子调控机理。国际权威期刊《自然·通讯》期刊在线发表了这一最新研究成果。昆明动物研究所从事肿瘤信号转导研究的陈勇彬学科组,与从事灵长类进化遗传与发育研究的吴东东学科组合作,利用进化生物学的方法,从包括狗、马、牛、羊等在内的藏族哺乳动物的大规模种群基因组和转录组数据中,筛选到一系列低氧适应的关键...
2019年10月14日,PLOS Biology在线发表了中科院昆明动物所郑萍课题组的研究工作“KHDC3L mutation causes recurrent pregnancy loss by inducing genomic instability of human early embryonic cells”。该工作发现人类KHDC3L基因的突变可导致女性复发性流产。并以KHDC3L为范例...
近日,由基因组所开发的国际上首个动植物基因组变异-表型关联知识库(GWAS Atlas)正式上线发表,该项研究成果以“GWAS Atlas: a curated resource of genome-wide variant-trait associations in plants and animals”为题在国际学术期刊《核酸研究》(Nucleic Acids Research)在线发表。 全...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饶定齐副研究员和王文研究员课题组合作,运用三代长读长测序技术(PacBio),结合高通量染色体构象捕获(Hi-C)技术,成功地组装了第一个高质量的染色体水平的哀牢髭蟾基因组。该基因组大小为3.53Gb,其中contig N50长度为821 Kb,scaffold N50长度为412.42Mb。研究人员对蛋白编码基因进行了鉴定和注释。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哀牢髭蟾与海蟾蜍、牛蛙、...
近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濒危鱼类保护学科组在国际刊物《Frontiers in Genetics》在线发表了世界上第一篇鲟鱼类全基因组论文——小体鲟全基因组草图及Hox基因家族进化的论文。
为了解决树鼩用于疾病动物模型创建时缺少基因组学等遗传信息的问题,2013年,昆明动物所姚永刚课题组牵头组织中科院动物模型与人类疾病机理重点实验室相关研究团队,联合华大基因,发表了利用二代测序技术测定的中缅树鼩的全基因组(KIZ version 1: TS_1.0),较为全面地获取了树鼩的遗传特性,证实树鼩与灵长类动物的亲缘关系最近(Fan et al. 2013 Nat Commun)。基于此版树...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畜禽资源创新团队在藏马驯化历史和低氧耐受性研究上取得重要突破,发现了藏马低氧耐受遗传调控机理,并重现了中国马驯化起源历史。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分子生物与进化(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影响因子IF为14.797)。
日前,根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遗传育种学科2019年度工作规划和学科主任整体部署,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遗传育种学科2019 年度第二次学术会议在黑龙江抚远召开。本次会议由黄海水产研究所主办,黑龙江水产研究所承办。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林祥明、学科处副处长孙昭宁,抚远市党组成员李国峰,学科主任、黄海水产研究所副所长孔杰,黑龙江水产研究所副所长石连玉,各单位育种学科委员及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百人计划”人...
近日,国际开放获取期刊《Scientific Reports》(IF=4.011)刊发了以黑龙江水产研究所胡雪松博士为第一作者,黑龙江水产研究所石连玉研究员、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童金苟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的科技论文:《Characterization of the mitochondrial genome ofMegalobrama terminalisin the Heilong River a...
2019年6月21日,西北工业大学生态与环境保护研究中心(下文简称“生态中心”)以西北工业大学为通讯作者单位在《科学(Science)》杂志同一期发表三篇研究长文(Research article),并以“反刍动物基因组”为专栏,登上了当期封面。这一研究在国际上首次对反刍动物基因组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揭示了反刍动物部分重要特性的基因密码。其中,西北工业大学为两篇论文的第一完成单位、另一篇论文是第一...
日前,由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沈怀舜研究员等人发明的“一种鉴定中华绒螯蟹不同家系所用的引物及其鉴定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为ZL201510955048.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鉴定中华绒螯蟹不同家系所用的引物及其鉴定方法,该方法包括:采集待鉴别的中华绒螯蟹的样本,样品DNA提取,以提取出来的DNA为模板,用10对微卫星引物进行PCR扩增,对PCR产物结果进行数字化分析,用遗传软件测量个体之间的遗传...
日前,由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沈怀舜研究员等人发明的“与中华绒螯蟹性早熟与否相连锁的微卫星标记的引物及其应用”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为ZL201610067789.1。本发明公开了与中华绒螯蟹性早熟与否相连锁的微卫星标记的引物及其应用,提供了5个微卫星位点的扩增引物,其中2个微卫星位点和中华绒螯蟹早熟性状连锁,3个微卫星位点和中华绒螯蟹正常性状连锁,这些引物可以用于中华绒螯蟹性早熟与否的鉴别。利用本...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