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动物学 >>> 动物行为学 >>>
搜索结果: 46-60 共查到知识要闻 动物行为学相关记录132条 . 查询时间(1.437 秒)
据中国农科院最新消息,该院蜜蜂研究所蜜蜂蛋白质组学创新团队,从神经肽调节生理反应阈值的角度,揭示了工蜂劳动分工的神经调控机制,为研究动物行为的可塑性提供了新的视角。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生命科学杂志《eLife》。团队首席、中国农科院蜜蜂所研究员李建科介绍,蜜蜂是人工驯养的重要经济昆虫之一,已经有3000年以上的饲养历史。作为一种社会性昆虫,蜂群中的工蜂具有高度的劳动分工:年轻的工蜂主要从事幼虫哺...
动物之间的通讯方式多种多样,包括声音通讯、视觉通讯、化学通讯和触觉通讯等。在长期复杂的环境压力下,动物进化出了整合多种感觉系统进行通讯的能力,即多模通讯(multimodal communication)。例如,雄蛙在鸣叫时,鼓动的声囊不仅可以作为声音的放大器,同时可以传递视觉信息。近年来,多模通讯逐渐成为行为学研究的热点。尽管多模通讯被证明在配偶选择和同性竞争等社会性活动中扮演重要角色,然而尚不...
研究者基于AAV病毒介导的CRISPR/Cas9技术,向成年猕猴海马脑区直接注射携带CRISPR/Cas9的腺相关病毒(AAV),直接编辑成年猕猴海马脑区的MECP2基因,发现猕猴可出现一系列类似于孤独症患者核心症状的行为学改变,实现了基因编辑猕猴并在短期内诱导出现疾病表型的研究目的。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是一类严重的发育障碍性疾病。其特征是患...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开放获取期刊《科学报告》最新发表一篇濒危动物保护研究论文称,濒危灵长类动物海南长臂猿被拍到穿过一个人造绳桥,这个绳桥连接了它们林冠生境的巨大空隙,表明人造绳桥或有利于这类珍稀灵长类动物的保育行动。海南长臂猿只在中国海南岛的森林中被发现。在栖息地内,它们会在地面上的树木之间穿梭,而天然或人为的林冠空隙会将种群局限在特定区域内,限制它们的觅食繁殖机会,增加被捕食的风险。
2020年8月20日,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九亭非人灵长类研究平台龚能团队与梁智锋研究组在《Current Biology》期刊在线发表了题为《家庭中有婴儿促进狨猴利他行为》的合作研究。该研究通过新建一种客观评价狨猴利他行为的实验范式,结合清醒狨猴功能磁共振成像的方法,发现有婴儿的狨猴家庭中,狨猴父母的解救利他行为...
新冠肺炎疫情让人们的行为习惯发生了很多变化,很长一段时间内,“宅”成为了最热门的话题。事实上,为了生存而与自己的同类保持距离,并不是人类的独特性为,为了防止疾病流行,很多群居性动物也会采取“社交隔离”,有些动物执行得比人类还“自觉”。
蚂蚁是最成功的社会性昆虫,在现代陆地生态系统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蚂蚁的起源和早期演化吸引了许多人的关注。长期以来,学界普遍认为早期蚂蚁的形态和生态较为单一。而近几年,各国学者从白垩纪琥珀中发现了一系列的原始蚂蚁(例如驼蚁、魔蚁),极大改变了我们对早期蚂蚁演化历史的认识。2016年,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王博研究员与法国科研人员在白垩纪琥珀中报道了一类独角蚁(属于黑帝斯蚁)化石。该类蚂蚁具有一...
换羽是鸟类生命周期中重要的一种行为,但对于这种行为的演化,目前学界知之甚少。近日来自以色列和中国的科学家在国际著名期刊《当代生物学》(Current Biology)上报道了已知最早的顺序换羽行为的化石记录及研究成果。研究认为能够确保鸟类和非鸟长羽毛恐龙维持全年飞行能力的顺序换羽模式至少在约1.2亿年前已经出现,推测其演化与日常觅食或躲避掠食者的行为紧密相关。羽毛是非常复杂而精巧的结构,对鸟类来说...
2020年7月6日,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王德华研究组在The ISME Journal上发表了题为“Coprophagy prevention alters microbiome, metabolism, neurochemistry and cognitive behavior in a small mammal” (https://doi.org/10.1038/s41396-020-071...
近日,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医药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景键教授团队和物理学院的刘锋教授团队,以及美国纽约西奈山医学院Cropper和Weiss教授共同提出了一种解释动物可变性行为的神经环路机制。相关成果以"Synaptic mechanisms for motor variability in a feedforward network"为题于2020年6月19日在Science Advance...
偏侧性在脊柱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中普遍存在。偏侧性一般是指生物体在行为和感知过程中偏爱使用单侧肢体、感觉器官和大脑半球的现象,包括结构偏侧性和功能偏侧性。视觉偏侧性指动物行为主要依赖于单侧视野信息的现象。大部分脊椎动物的视觉通路以不完全交叉投射的方式为主,即左视野的视觉信息主要投射到右侧大脑半球,反之亦然。既往研究发现,动物的右眼/左半球主导着正性视觉刺激(如食物)的加工;左眼/右半球主导着负性视觉刺...
由全国鸟类环志中心与昆明鸟类协会专家组成的科考队近日发现了一条新的红嘴鸥迁徙路线。沿着这条迁徙路线,在昆明越冬的红嘴鸥每年春季飞越中俄蒙边境,最终抵达俄罗斯的维柳伊河河畔进行繁殖。昆明鸟类协会秘书长赵雪冰介绍,自1985年以来,红嘴鸥已连续30多年从西伯利亚等地飞往昆明越冬。10月25日,由全国鸟类环志中心、昆明鸟类协会5名专家组成的科考队从昆明出发,开始探寻红嘴鸥的迁徙路线及生活习性,这也是国内...
食物链的结构,即由捕食者与被捕食者形成的连锁关系,通常由动物的体重、力量、速度以及智力决定。生物毒素是产毒动物的一大进化创新,产毒动物的出现对食物链的结构产生了影响,决定食物链结构的传统因素在产毒动物存在的生境中变得不再具有决定性(PNAS 2018)。生物毒素是产毒动物捕食猎物(PNAS 2018; PNAS 2013)、防御掠食者(Nat Commun 2015; Sci Adv 2017; ...
为了回答该问题,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杜卫国研究员领导的团队以乌龟为对象开展了胚胎行为热调节和后代性比关系的研究。研究人员利用辣椒素受体阻断剂成功地抑制了胚胎的行为热调节,使胚胎无法选择适宜的温度发育。通过比较胚胎行为热调节受抑制和不受抑制后代的性比,发现胚胎行为热调节受抑制的后代基本都是偏雄(巢温较低)或者偏雌(巢温较高),而能在卵内选择适宜温度的胚胎,其后代性比接近于1:1。进而,研究人员利用上...
动物个性特征是目前国际上行为生态学研究的热点论题之一。小哺乳动物适应进化与管理学科组长期致力于青藏高原优势小哺乳动物研究。通过比较高原鼠兔个性特征、心率与血浆皮质醇浓度的关系,验证了双层模型假说(Qu et al., 2018, Physiology & Behavior),受到美国科普网站Science Trends的报道。根据生活节奏综合征假说,动物的个性特征与生活史密切相关。前期研究已经证明...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