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动物学 >>> 动物学其他学科 >>>
搜索结果: 91-10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动物学其他学科相关记录181条 . 查询时间(4.083 秒)
2015年12月9日,应中国科学院动物模型与人类疾病机理重点实验室姚永刚研究员邀请,瑞士弗里堡大学Gregor Rainer教授和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晓哲研究员到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进行学术交流,作了题为“Brain oscillatory interactions involved in visual perception and memory”和“Mass spectrometr...
应两栖爬行类多样性与进化实验室的邀请,2015年11月30日下午,密歇根大学的黄华腾博士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师生分享了题为“物种分化,性选择与性二型颜色分化 (speciation, sexual selection and sexual dichromatism)”的报告。
云南鳅属鱼类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云南、贵州、四川和广西,以及越南和缅甸的喀斯特区域。目前已有33种被记录,其中中国记录28种,主要分布在湖泊、沼泽或者水流较缓慢的河流中。根据体侧的侧线孔和头部侧线管孔是否存现,将云南鳅属种类分为侧纹种组和黑斑种组。2013年5月4日,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潘晓赋和曲靖水产站卢玉发在曲靖进行鱼类种质资源调查时,采集到云南鳅属鱼类标本一批,经鉴定为该属的一新种,...
2015年07月1616日从西藏自治区林业厅了解到,正在进行的西藏第二次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至少发现两个新物种和20余个珍稀动物物种,这意味着过去记载西藏有795种脊椎动物的数据被刷新,总量超过800种。
被称为翼龙的远古飞行爬行动物包括了迄今发现的最大飞行动物,据估计其翼展达11米,相当于一个双打网球场的宽度。长期以来,这种巨大生物到底如何能够从地面起飞、在空中飞行以及安全着陆一直困扰着生物力学专家。科学家在日前于德国柏林举行的古脊椎动物学会年会上发表的新的计算结果显示,即便对于那些最大的化石标本而言,飞行和着陆根本不是事,但起飞或许限制了这些史前动物到底能够长多大。
《CURRENT ZOOLOGY》(动物学报)(ISSN: 1674-5507, www.currentzoology.org)于2010年被SCI收录,2013年6月首次获得JCR影响因子(1.392)。按照ISI公布的最新期刊引证报告,CURRENT ZOOLOGY的影响因子为1.814,学科排名前22%(34/152),进入动物学Q1区期刊行列。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昆明动物博物馆拥有我国西南地区规模最大、收藏量最为丰富的动物标本馆,馆藏标本涵盖了云南“动物王国”和临近省区几乎所有生态类型的动物标本,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凸显了该馆在收集世界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我国西南地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标本的重要性;该馆也保藏不少采自国内外其他地区的动物标本。
蚂蚁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捕食者,个体间常常通力合作来捕获比它们体型大的多的猎物。蚂蚁能捕食取食植物的毛虫从而减少毛虫对植物的伤害,对植物起到间接的保护作用。但是,蚂蚁也能捕食传粉昆虫,从而不利于植物的授粉。这种由处于高营养级的捕食者导致的种间直接和间接作用被称为营养级联(trophic cascade)。
随着转基因作物的快速发展,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成为广大民众关心的问题,转基因食品引起食物过敏的可能性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BALB/c小鼠是近交高IgE应答品系,优先产生Th2 型免疫应答和IgE抗体,常被用来判定蛋白质的潜在致敏性。
乳腺癌是一种严重危害女性身心健康的常见肿瘤,其中以ER/PR/HER2三阴性的乳腺癌恶性程度最高,至今缺乏靶向治疗的药物。
地山雀(Parus humilis)是青藏高原的特有鸟种,属山雀科鸟类。由于其形态特征与地鸦相近,曾长期被认为是鸦科鸟类,并被命名为“褐背拟地鸦”。 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动物进化与系统学院重点实验室雷富民研究员领导的鸟类学研究组与诺禾致源合作,对地山雀开展全基因组de novo测序,同时对另外两种山雀(大山雀和黄颊山雀)以及黑尾地鸦进行了重测序比较分析。研究结果从基因组水平进一步确证了地山雀是“山雀...
2013年7月1日,应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遗传资源与进化国家重点实验室“计算生物与医学生态学研究组”负责人马占山研究员邀请,昆明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分子医学研究中心丁家桓主任和信息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余正涛院长到昆明动物所进行学术交流并分别作了关于“分子医学在临床中的应用现状”和“自然语言处理与问答式检索研究及其在生物信息学中的应用展望”的学术报告。
宁夏水洞沟遗址发现于1923年,此后经过了多次发掘。2003年以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高星课题组再次对遗址开展系统发掘和研究,水洞沟第12地点是工作内容之一。通过对该地点及相关遗址的年代、环境背景、石器技术、骨制品、狩猎采集者的流动性策略分析,高星课题组指出:细石器技术的广泛传播与寒冷气候条件有很好的耦合性,旧石器时代晚期末段中国北方地区古人类的适应策略类似于Binford提出的s...
记者27日从中国科学院获悉,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张海春研究员等在内蒙古发现了一件保存几近完整的昆虫前翅标本。科学家们确认,这是蜻蜓目弯脉蟌蜓科的一个新属种,并命名为赵氏修复蟌蜓,以纪念我国已故著名昆虫学家、蜻蜓专家赵修复教授。相关研究成果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在《科学通报》上。
据英国《自然》杂志网站日前报道,美国马里兰州疫苗研究中心科学家近日宣布,借助一种特殊的方法,他们生产出一种能够抵御绝大多数流感病毒威胁的“万能疫苗”,动物实验显示新疫苗比现今所有市售疫苗具备更好的疗效与广谱性,被认为已向通用型流感疫苗的最终问世迈出了重要一步,但其新手法也引发了一定担忧。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