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微生物学 >>> 微生物免疫学 >>>
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知识要闻 微生物免疫学相关记录69条 . 查询时间(2.681 秒)
一项研究表明,通过结合抗生素和手术,噬菌体疗法被证明能有效治疗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的多重耐药菌龟分枝杆菌感染。研究结果首次报道了噬菌体疗法成功治疗龟分枝杆菌感染,并描述了观察到的临床疗效。相关结果近日发表于《自然—通讯》。
2022年3月1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附条件批准安徽智飞龙科马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的重组新型冠状病毒蛋白疫苗(CHO细胞)上市注册申请。该疫苗是首个获批的国产重组新冠病毒蛋白疫苗,适用于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所致的疾病(COVID-19)。
近日,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葛丽/宋文刚团队以“Microbial hydrogen economy alleviates colitis by reprogramming colonocyte metabolism and reinforcing intestinal barrier”为题,在国际期刊Gut Microbes(IF:10.245,JCR:Q1,中科院1区,Top期刊...
近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郑爱华研究组联合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秦成峰研究组并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实验动物中心多曙光博士合作,在基于水疱性口炎病毒载体的新冠病毒鼻喷疫苗研究开发方面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近期在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杂志发表。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一大类慢性炎症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免疫系统失调和异常活化,对自身抗原的耐受能力降低或丧失,从而导致身体正常组织、器官的免疫损伤和病理。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硬化症、强直性脊柱炎、1型糖尿病、类风湿关节炎等,严重危害身体健康。目前临床治疗药物只能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降低病死率,并不能从病因学角度根治疾病。患者不仅需要频繁和终生服药,而且毒副作用大。中国...
2021年12月1日,达冕生物公司创始人兼总裁、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博士沈栋做客生命科学学院,为我校师生带来题为“mRNA疫苗背后的科学”的精彩报告,揭秘mRNA疫苗背后的科学,现场座无虚席。讲座由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系教学副主任侯圣陶主持。
2021年10月9日,北大生命科学学院蒋争凡实验室和西北农林科大沈锡辉实验室与军事医学院周冬生实验室合作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PNAS上以Research Article形式在线发表了他们在抗细菌天然免疫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T6SS translocates a micropeptide to suppress STING-mediated innate immunity by sequesteri...
根际微生物是植物的第二基因组,对植物的生长和健康具有重要作用,其中的根际促生菌是微生物肥料的主要生产菌种,是支撑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投入品。肥料微生物生存于根际土壤,作用于植物根系,其在植物根表的高效定殖是发挥植物益生作用的前提。植物会通过免疫防卫反应抵抗微生物的定殖和侵染,其中识别非己成分而产生的活性氧爆发是植物免疫的第一道屏障,有效应对植物免疫防卫才能够高效定殖。然而,对植物免疫的研究一直以来都...
目前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态势依旧严峻,民众强烈期盼特效药或者疫苗能够早日问世。2020年9月11日,高福院士团队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The EMBO Journal上在线发表了题为“Structures of the SARS-CoV-2 nucleocapsid and their perspectives for drug design”(新冠病毒N蛋白结构及药物设计展望)的文章,揭...
近日,Cell Reports杂志在线发表了华中农业大学农业微生物国家重点实验室、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微生物免疫团队解析CRISPR-cas系统免疫活性调控的最新研究成果。成果首次鉴定金属依赖的、细胞膜关联的、降解III型 CRISPR-cas系统第二信使的核酸酶,研究表明,该酶可能参与调控III型系统的免疫活性,避免持续的免疫响应对细胞造成损害。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官网2020年8月8日晚间发布《讣告》称,中国共产党党员、著名微生物与免疫学家、教育家、原黑龙江省免疫学会副理事长、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奠基人、资深教授、研究生导师张德山同志于8 月 8 日凌晨 4 时在哈尔滨逝世,享年90岁。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介绍,张德山同志,辽宁新民人,1949 年 3 月参军同时考入中国医科大学, 1951 年 6 月毕业参加工作,先后在哈尔滨医...
2020年5月14日,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公布的2020年5月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ESI)数据显示,我校新增免疫学学科(immunology)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至此,我校共有7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分别为临床医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药理学与毒理学、材料科学...
2020年5月7日,爱思唯尔发布2019年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我校刘秀梵、杨建昌、刘玉荣3位教授分别在免疫和微生物学、农业和生物科学、控制和系统工程三个学科领域进入榜单,这也是自2014年起3位教授连续第六次入选该榜单。据了解,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以Scopus数据库作为统计来源,采用上海软科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开发的方法和标准,基于客观引用数据对中国学者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进行系统的分...
近日,我校生命科学学院、南方生物医学研究中心欧阳松应教授课题组,以《Regulation of cGAS-Mediated Immune Responses and Immunotherapy》为题,在国际顶级综合性期刊《Advanced Science》(IF= 15.804)上发表。该课题组长期从事cGAS-STING天然免疫信号通路识别外源病原微生物分子机制研究。福建师范大学为第一单位,该工...
近日,国际儿科医学组织“欧洲儿科胃肠病学、肝病学和营养协会”(ESPGHAN)第52届年会在英国格拉斯哥举行。会上,学术出版机构Wiley与达能纽迪希亚共同发布了聚焦肠道微生态与免疫系统的研究工具书《生命早期的微生物家族》(The Biotics Family in Early Life)。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