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控制科学与技术 >>> 自动化技术应用 >>>
搜索结果: 136-150 共查到知识要闻 自动化技术应用相关记录391条 . 查询时间(2.557 秒)
2020年9月24日,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CICC科学技术奖颁奖典礼与第八届中国指挥控制大会同期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由自动化学院陈雯柏教授、刘琼副教授牵头,我校作为第一单位完成的“复杂不确定环境下的机器人智能感知、群体协作及其智能控制方法”项目成果获CICC科技进步二等奖。该项目研究将神经网络、深度学习、强化学习、物联网抗毁等理论结合起来引入到群智机器人的智能感知、协同控制与智能决策中,有效提高...
2020年12月10日,2020年度第十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正式出炉。浙江大学史治国、陈积明、吴均峰、严鹏、陈剑锋、孙优贤团队的成果“低空飞行器智能监测关键技术及应用”,荣获第十届吴文俊人工智能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该成果通过视频、射频、音频及其融合技术,对低空飞行器进行了检测、识别和定位,部分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020年11月7日,由中国自动化学会主办,同济大学、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承办的2020中国自动化大会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开幕,来自国内自动化领域的近3000名科技工作者参加线下会议。会议期间,信息学院孙秋野、马大中、张化光、刘鑫蕊、黄博南等教师完成的项目《新能源互联网协同控制技术、装备及系统》获得2020年度自动化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近日,由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研制的深海基站式新型ROV系统——漫游者潜水器,搭载“鹿岭号”多位点着陆器上,圆满完成3000米级验收海上试验。在验收海试中,漫游者潜水器在3000米海底顺利完成了最大工作深度、运动半径、浮游和爬行双模式下的功能和技术指标验证,基于小型声纳引导实现了自主回坞,利用自研的小型5功能模块化机械手成功布放回收了标识物,并完成了深海生物捕获。漫游者潜水器研制突破了双运动模式模...
近日, “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顺利完成万米深潜试验,创造了10909米的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并多次在马里亚纳海沟完成深潜作业,获取了大量生物、地质等深渊海底样品。11月2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致信祝贺“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成功完成万米海试并胜利返航。“奋斗者”号是“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的核心研制任务,由中国船舶集团第七〇二研...
近日,依托于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机器人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深度学习泛化能力研究上取得了重要进展。以韩志研究员为第一作者、博士生余思泉为第二作者的最新研究成果Depth selection for deep ReLU nets in feature extraction and generalization近日发表于国际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模式领域顶级期刊IEEE Trans. on Patter...
近日,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南京人工智能芯片创新研究院及其孵化公司中科方寸知微联合组成的AI影像团队凭借出色的AI影像解决方案,在ECCV 2020 AIM挑战赛中,斩获ISP、背景虚化、轻量化超分辨率、光照估计赛道四冠一亚,在CVPR 2020 NTIRE挑战赛中,夺得图像去噪、图像去摩尔纹赛道两亚一季。作为图像领域最具影响力的赛事之一,本届AIM 2020(Advanced Intellige...
为了快速、精准判断空气的生物毒性,陈建民团队在国家基金委重大科研仪器(自由申请)项目资助下,耗时5年,研发成功人工智能化多功能气溶胶浓度富集系统与大气颗粒物毒性检测联用仪。这台国产自主研发设备,由PM2.5采集与溶出液制备模块、化学成分分析、毒性检测模块三大模块构成,实现了30分钟内对大气颗粒物生物毒性的在线实时智能播报,对于今后的大气环境监测和健康效应评价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下周,陈建民团队将...
2020年9月5日,在迎接第36个教师节和自动化系建系50周年之际,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在中央主楼隆重举行“童诗白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会”暨“天立-童诗白中国自动化教育奖”启动仪式。副校长彭刚,党委常委、工会主席王岩,电子科技大学校长、自动化系1980级系友曾勇,学校老领导贺美英、余寿文、胡东成,曾经与童先生共事多年的李衍达院士、韩英铎院士和闵应骅研究员出席纪念会。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理工处处长高东锋,...
2020年8月28日,2020年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CIMC)落下帷幕。经过从资格赛、初赛到全国总决赛近2个月的紧张赛程,我校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学子再获好成绩,共斩获全国总决赛特等奖、一等奖和二等奖各一项。自大赛组委会于5月底发布赛事通知以来,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西门子自动化团队王卓、孙志刚、秦肖臻、肖力等指导教师积极动员组织同学参加线上学习和实训...
"人以食为天",表达了人与食物的关系,合理的膳食搭配才能给人类带来健康。食物的自给自足,才是一个国家可持续性发展的基础。农作物的生长,离不开科学的科技生产技术,以及新型工业制造出来的能辅助农业生产的机械设备。农作物病虫害给人们带来的危害不可小觑。农作物病虫害是我国的主要农业灾害之一,它具有种类多、影响大、并时常暴发成灾的特点,其发生范围和严重程度对我国国民经济、特别是农业生产常造成重大损失。我国农...
2020年8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向新聘任的国务院参事朱光耀、王兆星、葛剑平、王丽方、戴琼海、李玮、焦洪昌、刘怡、刘远立、朱彤、杜莹芬和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陈力、陈晓明、苏士澍、董正贺、杨静茂、徐世虹、何家英颁发聘书。其中,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王丽方、自动化系戴琼海获聘国务院参事,美术学院苏士澍获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连同本次新获聘教师,清华大学目前共有5位教师担任国务院参事,4...
多机器人编队队形保持与协同避碰任务,是指由多个单体机器人所组成的机器人编队,在作用空间下既要最大可能地保持所要求的队形,又要避免与环境障碍物及其他机器人发生碰撞,并最终到达目的地。该项任务对单体机器人的感知与控制能力和多机器人编队协同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可广泛应用在诸多场景中,如智能仓储中的协作搬运、空域与海域的联合侦查探测等等。经典的多机器人编队队形保持与协同避碰算法通常可以分为基于模式切换及引...
近日,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Academia Europaea)正式公布新晋院士名单,电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教授过敏意与自动化系讲席教授安德森·林奎斯特(Anders Lindquist)当选2020年欧洲科学院院士!此次共有来自世界范围内的361位学者接受邀请。
中科院自动化所深度强化学习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未知环境自主探索算法,能够使机器人在没有先验的环境中自主探索,并实时构建环境地图。论文发表在2020年IEEE TNNLS上[1]。未知环境探索是指机器人在没有任何先验知识的情况下,在一个新的环境中通过移动而建立完整环境地图的过程,反映了机器人系统的自主决策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性,是机器人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它在实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场景,如救...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