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生物工程 >>> 基因工程 细胞工程 蛋白质工程 酶工程 发酵工程 生物工程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生物工程相关记录262条 . 查询时间(3.179 秒)
基因扩增又称无细胞分子克隆系统或特异性 DNA 序列体外引物定向酶促扩增法,是基因扩增技术的一次重大革新。可将极微量的靶DNA 特异地扩增上百万倍,从而大大提高对 DNA 分子的分析和检测能力,能检测单分子 DNA 或对每 10 万个细胞中仅含 1 个靶 DNA 分子的样品,因而此方法立即在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医学及遗传学等多领域广泛应用和迅速发展。由于 PCR 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快速、简...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梁好均(已故)教授课题组的姚东宝特任副研究员等人模仿自然界中分子的复制和组装过程,利用可编程DNA催组装网络调控纳米粒子组装路径,构建了一种可实现纳米粒子自复制与超晶格精准构筑的自复制系统。相关成果以“Programming of Supercrystals Using Replicable DNA-Functionalized C...
裂解性多糖单加氧酶(LPMO)可以通过氧化断裂糖苷键的方式破坏结晶多糖,使其它纤维素酶更容易作用于底物。因此,LPMO和纤维素酶协同作用可以加速纤维素的分解,使植物生物质的转化变得更加高效。首先,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挖掘出来源于嗜热毁丝霉MtC1LPMO基因,并在毕赤酵母中进行了异源表达。发现其最适温度和pH分别为85 °C和7.5,最大比活力为174.8 U/g。 MtC1LPMO与纤维素酶存在协...
人们对蛋白质的需求量不断攀升,而动物性蛋白的生产对粮食和环境造成巨大压力。食用菌是优质蛋白质来源之一,体现在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种类齐全,且各氨基酸组成比例较为理想、消化率范围合理等方面。同时我国是食用菌生产大国,在菌菇蛋白利用方面具有较好的原料基础,所以发掘具有较高蛋白质利用价值的食用菌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是全世界产量最高的食用菌种类,其蛋白质含量在所...
2023年12月26日,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举行《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检测技术规范》《干细胞体内近红外二区示踪成像操作规程》两项团体标准审查会。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研究员白琳、湖南大学教授郭新红、长沙经开医院副院长刘立鹏、湖南师范大学讲师陈海燕、湖南中机申亿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吕闯、湖南省标准化专家颜中玉、毛志君等七位专家组成的标准咨询专家委员会分别就标准具体内容,包括引言、名称、范围、...
A novel strategy to finely control a large metabolic flux by using a “metabolic transistor” approach was established. In this approach a small change in the level or availability of an essential compo...
2023年11月22日,中国工程院2023年院士增选当选结果公布,共选举产生74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农业学部新增10人。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张献龙教授当选。张献龙教授长期致力于棉花生物工程与育种研究,30多年来,他率先绘制陆地棉和海岛棉参考基因组,解析棉花遗传资源的演化规律,为开展精准设计育种提供“路标”。创建棉花体细胞杂交和植株再生技术,突破远缘杂交不亲和障碍,开辟了资源创制新途径;创新棉...
在活细胞中,酶催化过程的多样性使得代谢过程正常进行,而细胞内的物质转化通常涉及到多种或多个酶的协同催化过程,底物通道化是生物体为操纵多酶体系的两种主要策略之一,与之对应的为生物体进化形成的多酶复合体系统。因此,模拟生物内多酶系统进行多酶系统的构建将为实现多酶催化过程的高效进行开辟新途径。本研究基于自然酶分子机器的组装和封装机理,创建酶分子机器仿生化底物通道型多酶催化体系,解析仿生化多酶分子机器三维...
芳香族氨基酸衍生物是医药、保健品和化妆品的重要成分。尽管酿酒酵母具有自然合成酪醇的能力,但从头合成高产量的酪醇、羟基酪醇和红景天苷等芳香族氨基酸衍生物仍然是一个挑战。在这里,我们首先改造优化了基因编辑工具,继而使用优化的编辑工具利用代谢工程策略来构建酿酒酵母菌株,实现从葡萄糖高水平地生产酪醇、红景天苷和羟基酪醇。此外,我们还发现了新的代谢节点,通过辅因子平衡调控等组合改造策略,实现了酪醇、羟基酪醇...
2023年10月26日,由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主持完成的青海省重大科技专项“三江源区代表性动物基因资源保护与应用”项目通过验收。该项目由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动物研究所、昆明动物研究所和青海大学相关团队共同参与完成。
随着基因组测序技术的发展,物种和群体水平基因组数据呈指数增长。这些数据为在基因组水平鉴定和解析自然选择机制提供了机遇。然而,目前的分析方法面临着技术瓶颈和挑战。其中,关键问题是如何高效准确地检测作用于非编码区的自然选择效应。同时,能够高效、高性能地分析多物种大样本数据,成为方法学方面的迫切要求。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衰老相关疾病的高发正成为健康挑战。延缓衰老以及增强衰老组织活力和功能维持,进而促进老年健康是亟待解决的科学难题。细胞衰老(cellular senescence)是器官衰老乃至机体功能退行的本质特征和内在驱动力,为老年慢病提供了机制框架和干预思路。如何延缓甚至逆转细胞衰老,已成为生命科学领域最前沿的科学问题之一。
两侧对称动物是指体形上呈两侧对称的动物,其所包含的群体非常庞大。其中,至少有25个门的动物已有线粒体基因组数据,在这里面的7个门中包含寄生动物。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工厂,拥有独立的遗传物质和体系,还有与细菌类似的环形基因组。两侧对称动物的线粒体基因组通常包含13个蛋白编码基因、2个rRNA基因和22个tRNA基因。已有研究报道,线粒体基因组的进化速率在不同动物类群中有明显差异,如一些寄生动物的进化速...
2023年10月8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选育的耐盐高产大豆新品系“科豆35”,大面积实收稳定亩产达277.39公斤,最高亩产达306.52公斤。
近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李家洋院士团队系统解析了低磷激活独脚金内酯途径进而调控水稻株型和氮磷吸收的机制,为改良水稻在低磷环境中的株型、提高养分利用效率和产量提供了重要基因资源。这一成果有助于培育高产高效作物,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