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库 >>> 水利学特色库 >>> 水文学及水资源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水文学及水资源相关记录235条 . 查询时间(3.252 秒)
惊悉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水文地质、水文生态及农业水土工程专家、长安大学教授李佩成同志因病逝世,深感悲痛。
青藏高原被誉为“亚洲水塔”,是亚洲众多跨境大河的发源地,影响了世界上超过一半人口,孕育了丰富多彩的亚洲文明。过去40年,在全球变暖背景下,青藏高原径流量输出总体呈现增加的趋势。准确量化气候变化背景下青藏高原水资源变化,科学研判未来河流径流量变化趋势,是水资源有效利用的基础与前提。然而,青藏高原气候和地形条件极其复杂,各种观测和模型模拟结果在这一区域不确定性较大,制约了相关研究。此外,多数亚洲水资源...
新疆农业大学汪洋老师团队以塔里木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在探讨人口-经济耦合关系的基础上,构建了塔里木河流域“人口-经济-粮食”框架,结合水资源分布配置剖析研究区内部区域差异及探索水资源约束下与粮食生产之间的耦合态势和匹配状况。通过研究发现,塔里木河流域粮食产量空间分布存在差异,研究区北缘资源丰富,经济增速较快,人口经济重心变化趋势明显。塔里木河流域GDP-人口双要素耦合性呈现缓慢上升趋势,水资源-粮食...
2023年10月11日至14日,水利部副部长朱程清一行在内蒙古自治区调研水土保持、农村水利有关工作。调研组先后考察了鄂尔多斯市砒砂岩沙棘生态治理、十大孔兑综合治理、恩格贝生态治沙,巴彦淖尔市乌梁素海生态治理、河套灌区现代化改造、马场地水厂运行管理、中国水科院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风沙入黄监测站等地和项目,并与有关单位进行座谈。
湿地水文调蓄功能可作为基于自然的水资源与气候变化解决方案中的重要载体,在维护流域水量平衡、减轻洪旱灾害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方面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干旱调节功能是湿地水文调蓄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从流域尺度上定量评估湿地干旱调节功能是当前国际湿地生态水文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
2022年11月4日,水利部发布2021年度《中国水文年报》。这是水利部首次编制发布的我国水文综合信息年报,主要包括降水、蒸发、径流、泥沙、地下水、冰凌等水文要素和暴雨洪水、干旱、水库蓄水量等年度综合信息及时空变化特征,为经济社会和水利高质量发展提供基础性资料,也为流域综合治理、水旱灾害防御、水资源管理、涉水工程建设运行及水生态修复等提供科学依据。
2022年10月26日,水利部副部长刘伟平到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水科院)调研指导三峡工程管理相关技术支持工作,水利部总工程师仲志余陪同调研。刘伟平对中国水科院在水旱灾害防御、水资源优化配置、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大江大河生态保护和治理等方面科研取得的显著成效予以充分肯定。他指出,三峡工程是国之重器,三峡工程泥沙专家组在工程论证、立项、建设,直至科学调度、安全运行以及长江保护治理等方面...
2022年9月22日,广昌县优秀中青年干部进修班在该县党校报告厅举行,南方水土保持研究会应邀派张利超博士为培训班学员进行水土保持专题授课。
为落实水利部水文司安排的冰期流量自动监测技术研究与装置开发任务,推进由水文司推荐、南自所主持申报的水利部重大科技项目“冰期河道流量在线自动监测关键技术研究”的前期工作,2022年8月24-25日,南自所总工陈智一行赴黄委会宁蒙水文水资源局开展冰期流量自动监测技术试验系统建设工作调研。
2022年7月30日受安徽省岳西县水利局邀请,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文水资源研究所王宗志副所长率队赴岳西中关镇、来榜镇开展农村饮用水风险评估及污染溯源工作调研。岳西县委组织部部长王敢峰、水利局副局长刘宝林、中关镇镇长赵壁、来榜镇书记夏宗焰等与王宗志教授一行进行了座谈交流。
近日,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张华教授团队联合上海交通大学王如竹教授团队在Cell Reports Physical Science上发表了《高产量和可扩展的蜂窝式吸湿聚合物用于太阳光驱动的空气水收集》(High yield and scalable water harvesting of honeycomb hygroscopic polymer driven by natural sun...
污水中存在的有机污染物因其高毒性、致癌性和致畸性等,一直严重威胁着生态环境和人类的生命健康,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传统的生物或物化方法很难有效消除污水中的这类污染物。研究发展先进高效的光催化降解此类污染物技术受到了世界高度重视,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2022年4月15日上午,广东省科技创新大会在广州召开,大会颁发了2021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共180个项目(人)获奖,其中,自然科学奖一等奖8项;技术发明奖一等奖5项;科技进步奖特等奖3项、一等奖35项。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主持完成的“气候变化和下垫面改变对水资源的调控机理研究”(完成人:周国逸、周平、闫俊华、陈修治、刘效东、刘智勇、苏泳娴、张倩媚)荣获广东省自然科学一等奖。该成果是由中国科学...
积雪在全球水文循环和气候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是河流与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积雪表面的高反射率以及雪层的绝热效应显著地影响着全球地表能量交互,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指示器”。雪深是气候和水文模型模拟的重要参数,准确掌握陆面积雪雪深对于了解气候系统变化和寒区水资源管理至关重要。
2022年3月22日是第三十届“世界水日”,今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珍惜地下水,珍视隐藏的资源”,号召大家保护并利用好水资源,让每一滴水都能多循环一次。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