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天文学 >>> 星系与宇宙学 >>> 星系际物质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星系际物质相关记录16条 . 查询时间(3.781 秒)
硫化物的产生与演化是行星形成和生命起源的重要线索。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紫外线探测器卫星在多颗彗星上观测到亚硫化碳(CS)和硫分子(S2)。研究人员普遍认为,CS和S2是由二硫化碳(CS2)光解离产生的,但在星际从未观测到过CS2。长久以来,人类对CS2的解离机理并不清楚,在实验室观测S2也是科研难题。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大连光源科学研究室研究员袁开军团队,与中国科...
暗物质的存在是诸如星系、宇宙大尺度结构、宇宙早期演化等天文观测的必然要求,但暗物质是什么、质量是多少、和普通的物质的关系等一直是相关研究的前沿问题,其中通过宇宙线来搜寻暗物质是探测暗物质的一种主要方法。近些年,发现几十GeV以上的宇宙线正电子超出天体物理背景的实验结果,被认为是可能发现了暗物质的证据。正电子的超出预示的暗物质的质量在几百GeV到TeV以上。阿尔法磁谱仪-02 (AMS-02)实验的...
2020年7月20日,深场重子声波振荡光谱巡天(eBOSS)国际合作组向全球发布了一批最新研究成果。其中,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赵公博、副研究员王钰婷团队在距今7亿到18亿光年的宇宙时空范围内,获得了迄今为止依托星系巡天得到的最强暗能量观测证据。以两位科研人员分别为第一作者的论文在预印本网站发表。基于目前国际上最大规模的星系巡天eBOSS项目,赵公博团队开发新的理论及数据分析方法,利用两类星系...
2020年7月20日,eBOSS(拓展的重子振荡光谱巡天)国际合作组向全世界发布最新一批研究成果,其中包括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赵公博、副研究员王钰婷分别为第一作者的两篇暗能量研究方面的科学论文。基于目前国际上最大规模的星系巡天eBOSS项目,赵公博团队开发新的理论及数据分析方法,利用两类星系样本的交叉关联,在此前从未被探索的距今7亿到18亿光年的宇宙时空范围内,成功测量了宇宙背景膨胀及结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文学系活动星系核研究小组与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南极天文学研究组、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高能天体物理研究组合作,在国际上首次成功观测到类星体核区为超大质量黑洞吸积盘提供吸积燃料的快速内流物质,完成了黑洞吸积物理图像的最后一块拼图,在黑洞吸积物理、活动星系、黑洞和星系共同演化等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科学价值。成果论文于9月5日发表在顶级期刊《自然》上。
科睿唯安(Clarivate)最近公布了2018年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西安交大共4名教授入选。其中,能动学院郭烈锦院士、理学院丁书江教授、材料学院马伟教授三人入选交叉学科领域的高被引科学家名单,人居学院程海教授入选地球科学领域高被引科学家名单。
科睿唯安(Clarivate)最近公布了2018年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西安交大共4名教授入选。其中,能动学院郭烈锦院士、理学院丁书江教授、材料学院马伟教授三人入选交叉学科领域的高被引科学家名单,人居学院程海教授入选地球科学领域高被引科学家名单。
近日,空间科学研究院行星科学研究中心武中臣教授在火星表面高氯酸盐起源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他首次用实验证明了火星表面沙尘过程导致的静电辉光放电现象可能是产生火星高浓度高氯酸盐的重要机理。相关研究成果先后被地球化学与地球物理顶级杂志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EPSL)、Science杂志网站、Science Bulletin网站、the Source(...
2018年1月19日,爱思唯尔发布2017年中国高被引学者(Most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单,1793名最具世界影响力的中国学者入选。我校3位教授继2016年后再次入选,入榜学者总数并列全国第78位。3名入榜教授为数学学科入选者、理学院蒋达清教授,物理学和天文学学科入选者、理学院孙道峰教授,免疫和微生物学学科入选者、原化学工程学院党宏月教授。
2018年1月15日,教育部在京召开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推进会,宣布首批共490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我校24门课程入选,入选数量居全国第二。我校被认定的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均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至少完成了两期教学活动,课程质量高、共享范围广、应用效果好、示范性强,涉及的学科包括哲学、医学、文学、历史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工学、法学。
瑞士和英国科学家在最新一期《科学》杂志上撰文指出,通过对星系团之间碰撞的深入观察,他们标示出暗物质在其中的位置,并认为暗物质或许并不是由粒子组成,相反,它就像某种“液体”一样。这一研究对很多暗物质模型提出了挑战。 尽管暗物质占宇宙总物质的80%以上,但科学家们仍对其知之甚少,目前只知道暗物质会通过重力与宇宙物质相互作用。比如,暗物质会加速星系团内星系的运动等。星系团由数百个星系组成,包含大量恒星、...
两个研究超新星爆炸残骸的国际科研小组12日分别在美国《科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在宇宙中首次发现了惰性气体分子,并在恒星爆炸的中心首次观测到生命的六大基本元素之一——磷的形成。
在2月18日举行的美国科学促进会年会上,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家丁肇中领导的研究团队对外宣布,阿尔法磁谱仪发现了弱作用重粒子(WIMP)存在的证据,而WIMP就是一种暗物质的候选体。丁肇中称,将于未来两到三周发表涉及暗物质的研究论文,对这项研究的进展作详细阐述。据报道,这次研究成果在丁肇中看来是朝着人类认识暗物质方向前进的重要一步,但不是最终答案。
来自东京大学和日本国立天文台等的研究人员利用射电望远镜,对距离地球数十亿光年星系中的黑洞进行观测,发现从黑洞中喷出的喷流根部出现巨大弯曲,这一新发现有助研究人员对黑洞展开更深入研究。
应兰州大学邀请,美国杰佛逊国家实验室资深研究员陈剑平于2011年11月7日下午做客第十八场“萃英大讲坛”,在榆中校区天山堂C302室做了题为《物质的基本结构与强相互作用》的报告。兰州大学300余名师生聆听了报告。报告由核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胡碧涛教授主持。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