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生物工程 >>> 基因工程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基因工程相关记录1679条 . 查询时间(2.265 秒)
2024年9月19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甘勇、副研究员俞淼荣,联合浙江大学教授胡国庆,在《自然-纳米技术》(Nature Nanotechnology)上在线发表了题为Direct Cytosolic Delivery of siRNA via Cell Membrane Fusion Using Cholesterol-Enriched Exosomes的研究论文。科研人员结合理论建...
2024年9月3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研究员王光中在《分子精神病学》(Molecular Psychiatry)上,在线发表了题为Human-unique brain cell clusters are associated with learning disorders and human episodic memory activity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通过比较人类与黑猩猩、恒河猴...
2024年9月6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鲁非研究组在The Plant Journal在线发表题为“Structural variation discovery in wheat using PacBio high-fidelity sequencing”的研究论文。该论文选取异源六倍体面包小麦及其祖先供体为研究对象,利用PacBio高保真(HiFi)测序数据对三代测序比对算法和结构变...
竹子即竹亚科是禾本科的重要分支,广泛分布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约有1,700种。作为一类生长快、多年生、可再生的森林资源,木本竹子越来越多被用作木材的替代品,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有研究发现,木本竹子均为异源多倍体,具有长时间营养生长、一次性开花等独特的生物学习性。
2024年9月3日,国际学术期刊Cell Stem Cell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周斌研究组的最新研究成果“Alveolar regeneration by airway secretory cell-derived p63+ progenitors”。该研究利用一系列靶向肺上皮细胞的体内谱系示踪新技术,结合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揭示了气道分泌细...
高原低氧环境常引发高原反应,严重威胁入藏人群的健康。为探索有效的防治策略,科学界一直致力于研究机体如何适应高原低氧环境的分子机制。作为人体的“第二套基因组”,肠道菌群构成了一个复杂而精密的生态系统,在促进宿主适应极端环境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以往研究表明,高原低氧环境能够显著影响肠道菌群的结构和功能,但人体肠道菌群在高原习服过程中的作用仍不清楚。那么,在高原低氧暴露过程中,人类肠道菌群的动态变化特征怎...
2024年8月28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ThePlant Cell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赵春钊研究组题为“FERONIA regulates salt tolerance in Arabidopsis by controlling photorespiratory flux”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FERONIA通过控制光呼吸通路代谢流调控植物耐盐性的分子机制。
2024年8月2666日,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与比利时根特大学发表在The Plant Cell上的一项研究揭示了基因剂量敏感性如何影响植物基因组加倍后基因重复的表达分化和基因演化寿命。
2024年8月21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戴卓君课题组在Nature子刊Nature Chemical Biology发表题为“Degradable living plastics programmed by engineered spores”的研究工作。该工作通过对微生物进行基因编辑并产生具备极端环境耐受能力的孢子,使其可以在特定条件下分泌塑料降解酶;并通过塑料加工方法(高温、高压或有...
性别是真核生物的共源性状,也是生命演化的主要驱动力。多数脊椎动物的性别受性染色体调控,而性染色体通常由常染色体获得性别决定基因而起源。独立的起源和性染色体的转换致使性染色体呈现出高度的多样性和易变性。模式哺乳动物中的X和Y性染色体以及鸟类中的Z和W性染色体解析得较为透彻,但这些异形染色体拥有久远的演化历史,很难追溯性染色体早期阶段演化过程。因此,在一些非模式鱼类中,形成时间较晚的同形性染色体为阐明...
痛风是由血清尿酸升高引起的代谢性疾病,多发生于成年男性。在全球范围内患病率急剧增加且呈现明显年轻化趋势,并在关节畸形、肝肾功能受损及引发心血管疾病等方面对青少年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目前针对青少年痛风(发病年龄≤19岁)遗传机制及致病机理的研究较少,现已成为青少年痛风防治的瓶颈。故针对青少年痛风队列的遗传研究不仅能为痛风的机制提供新的见解,也能为青少年痛风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靶点。
2024年8月13日获悉,由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张新华等完成的“檀香法尼烯合成酶SaAFS及其在植物抗寒性上的应用”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2024年8月13日获悉,由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王瑛、李勇青等科研人员完成的“甘草中FRP家族基因、其编码的蛋白和应用”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2024年8月8日,《植物·通讯(Plant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深圳分中心)潘玮华团队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徐云教授课题组、海南大学陈飞教授团队的研究论文,题为 “CentIER: accurate centromere identification for plant genome”。该研究开发了一个着丝...
2024年8月8日,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研究员熊志奇,联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教授陈万金、临港实验室副研究员程学文,在《神经元》(Neuron)上发表了题为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s enhanceSLC20A2expression and suppress brain calcification in a humanize...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