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林业工程 >>> 林业机械化与电气化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林业机械化与电气化相关记录22条 . 查询时间(2.406 秒)
2024年11月4日,为推进科技支撑集体林改工作,中国林科院木工所“毛竹林高效经营装备示范”课题组组织专家团队,赴福建省永安市贡川镇开展“毛竹林高效经营装备示范”技术培训。
2024年10月29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应急揭榜挂帅“油茶采收机械研发”项目现场演示会在中国林科院亚林中心举行。项目由国家林草局哈尔滨林机所牵头,联合全国优势农林装备产学研等20余家单位协同研发实施。在演示会现场,项目负责人、哈尔滨林机所研究员周建波介绍了“油茶采收机械研发”项目的背景和取得的突破性成果,并表示,项目组将进一步提升油茶采收机械性能和适应性;在全国推广机械专业服务队和标准化林机服务中...
2024年10月28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书记杨振海到我所嵊州茶叶综合实验基地调研。所长姜仁华、副所长姚明哲陪同调研。
2024年10月21日,中国林学会和中国林产工业协会联合组织专家对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哈尔滨林业机械研究所主持完成的“油茶果轻简移动式采摘技术及设备”、“圆盘粑片式防火隔离开带技术及设备”和“竹片智能连续化定向进料技术及装备”进行了科技成果评价,对“轻简移动式油茶果采摘设备”和“竹片智能连续化定向进料装备”进行了新产品鉴定。
近日,我院主持的2024年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项目——现代无人机技术在浙江红花油茶品质产量提升及安全生产的中应用和推广启动会在青田县召开。项目参加单位技术负责人、示范基地业主,以及项目组主要成员等参加会议。
近日,我院在磐安县召开2023年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林下食药用菌生态栽培及机械化经营示范与推广培训会。磐安县有关乡镇管理人员及林技推广人员等70余人参加培训。
2023年11月19-22日,由我院主持的省“领雁”研发攻关项目“特色经济林多功能造林作业装备研发与应用”,在龙泉市开展多功能造林作业装备样机现场演示,建立油茶林示范基地138亩。
热电材料可实现热能和电能的直接相互转化。基于热电材料的热电制冷技术,具有调节精度高、响应快的特点。与一般的机械式制冷相比,热电制冷技术不需要压缩传动等运动部件,更不需要制冷剂,不产生任何排放与环境污染,是较为理想的全固态高效制冷及热管理技术。
近日,哈尔滨林机所常务副所长,党委副书记(主持全面工作)周建波研究员应邀,为由商务部主办,国家林草局干部管理学院承办的“发展中国家林业可持续经营与林产品加工技术培训班”的学员们授课,并作题为“林草装备与机器人”(“Equipment and Robotics for Forestry and Grassland”)的报告。
2022年3月7日,韦剑、盛振湘一行应海南天然橡胶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邀请,先后来到海口市、澄迈县海南橡胶集团所属橡胶林考察橡胶树种植管理、采胶等作业机械化开展情况,并与海胶集团领导层举行座谈,就进一步提升胶林作业现代化装备应用以及木材加工利用等开展交流。
2022年2月下旬,韦剑秘书长一行前往河北雄安新区,调研“千年秀林”机械化作业情况,向中国雄安集团生态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介绍先进林草装备技术。河北雄安新区建设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新区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优先规划建设城市森林,正在打造近百万亩“千年秀林”。
2021年12月20日,湖南省林学会组织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农业大学、中南大学等单位专家,对湖南省林业科学院、株洲丰科林业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油茶鲜果自动化处理关键技术及成套设备研究》项目成果进行评价。
2021年9月5日,由湖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组织东南大学、湖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合肥工业大学、长沙理工大学等单位专家,对我院省部共建木本油料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的科技成果“基于气缸驱动摆动支撑的全自动榨油机创制及其模块化制油工艺”进行了评价。评价会在湖南长沙召开,经专家组评审,一致认为该成果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近日,规划院在海南儋州、尖峰岭、五指山等地成功完成林草资源调查大光斑激光雷达系统(SFGI-LIDAR-B)检校和数据获取等系列试验。林草资源调查大光斑激光雷达系统是由规划院承担的国家林草局陆地碳卫星海南试验站设备采购及集成项目中定制的一款重要专业机载设备,由上海大恒光学精密机械公司负责研发集成。该系统旨在为陆地碳卫星大光斑激光雷达的森林高度和生物量模型研发和指标验证提供数据。
为了促进我国农林院校林业机器人技术,产业发展和专业人才培养。教育部林业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托东北林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森林工程专业承办2019年全国林业机器人设计大赛。此次大赛自2019年4月开始,共有来自东北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西南林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的35组选手,共计200余名学生参赛。2019年11月,专家评审组对决赛作品进行评审,最终评选出一等奖4组,二等奖7组...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