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物理学 >>> 原子分子物理学 >>> 原子与分子理论 原子光谱学 分子光谱学 波谱学 原子与分子碰撞过程 原子分子物理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国际动态 原子分子物理学相关记录92条 . 查询时间(1.488 秒)
来自俄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网站的报道,该分院半导体物理所与国立新西伯利亚大学、国立新西伯利亚技术大学的联合科研团队采用光镊子成功捕捉铷元素单原子并约束40秒,并采用长焦镜头相机对约束原子进行了拍照。所获阶段性研究成果在量子计算机研发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相关成果发布在学术期刊“量子电子”上。科研团队将此项研究分为若干个子课题。首先,需要将原子进行冷却并降低速度。科研人员采用激光束通过原子对光子的吸收实...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2020年6月16日报道,来自瑞士联邦国家实验室(Empa)和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的科学家开发出了世界上最小的分子马达,其由16个原子组成,并且可以在同一个方向稳定旋转,有望将能量收集推升至原子级。此外,该马达恰好在经典运动与量子隧穿间的边界移动,也可以供科学家研究量子隧穿过程及其中能量耗散的原因。
For years, scientists have looked for ways to cool molecules to ultracold temperatures, at which point the molecules should slow to a crawl, allowing scientists to precisely control their quantum beha...
Engineers at Caltech have shown that atoms in optical cavities -- tiny boxes for light -- could lead to the creation of a quantum internet. Their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funded work...
几十年来,研究人员一直在对原子和离子进行激光冷却实验,但迄今无人观察到两者在极低温度下的混合物。据物理学家组织网25日报道,荷兰科学家将镱离子置于预先冷却至绝对零度附近的锂原子云中,首次观察到了原子、离子在极低温度下的混合物,有望促进量子技术的发展。在最新研究中,阿姆斯特丹大学的雷内·格里特斯玛博士及其同事首先使用激光冷却技术冷却单个镱离子,此外,他们还单独制备出由约10000个锂原子组成的原子气...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新西兰研究人员首次捕获到单个原子并让其发生受控反应,他们观察到了前所未见的原子间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如果只有两个原子,不能形成分子,至少需要三个原子才能完成化学反应。最新研究为在最小尺度(原子尺度)开展研究奠定了基础,有望促进量子技术的发展。
芬兰技术学会22日宣布,将2018年“千年技术奖”授予芬兰物理学家图奥莫·松托拉,以表彰他研发了在信息技术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的原子层沉积技术。 原子层沉积技术可以将物质以单原子膜形式一层一层镀在基底表面,在许多高科技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所有的计算机和智能手机都使用以原子层沉积技术制成的薄膜元件。随着原子层沉积技术不断发展,信息技术设备变得体积越来越小,成本越来越低,功能越来越强大。 芬兰技...
近日出版的《科学》杂志刊登了华人科学家叶军团队的最新成果:将量子气体态锶原子挤压成一个微型3D立方体,使原子密度提高到之前原子钟的1000倍,从而设计出迄今最精准原子钟。新研究不仅能进一步提升GPS导航系统的定位精度,更有助于科学家们验证爱因斯坦在广义相对论中对时间膨胀的预言,以及探索为何万有引力定律不能适用于量子力学等问题。
JILA physicists have created an entirely new design for an atomic clock, in which strontium atoms are packed into a tiny three-dimensional (3-D) cube at 1,000 times the density of previous one-dimensi...
据瑞士国家科研基金会(SNF)介绍,瑞士科学家正在开展关于原子尺度数据存储技术的前瞻性研究,尝试在原子尺度实现数据的存储和读取。该项研究由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大学、美国IBM研究中心联合进行。
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NIST)的研究小组最近宣布解决了一个棘手的科学难题,即如何控制单个带电分子或分子离子的量子特性。关键是:利用拟用于未来量子计算机运算的类似“量子逻辑”操作。新技术像激光冷却和其它技术控制原子一样有效控制分子,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原子的量子控制将彻底改变原子物理学,引领诸如原子钟一样的应用,但激光冷却与控制分子是非常有挑战性,因为分子比原子复杂得多。新技术仍然使用激光,但只...
日本首次合成碳纳米带     日本  碳纳米带       2017/5/4
日本名古屋大学的研究组最近首次成功合成了国际学界60年前理论上提出的筒状碳分子“碳纳米带”。碳纳米带比同样为筒状结构的碳纳米管(CNT)短,用于铸模可获得期望结构的碳纳米管,将促进碳纳米管的迅速普及。该成果发表在2017年4月14日的《科学》杂志的电子版上。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瑞士洛桑理工学院的物理学家用单个原子磁体在石墨烯上铺装成超级晶格结构,成功研制出基于单原子的存储装置原型。该装置数据存储密度达到每平方英寸115太比特(TB),预示着新一代存储介质即将到来。相关研究发表在《纳米快报》杂志上。
新西兰发现强效抗癌海绵     新西兰  抗癌海绵       2015/12/16
据新西兰天维网2015年7月13日报道,新西兰维多利亚大学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在马尔伯勒Pelorus峡湾(Marlborough‘s Pelorus Sound)发现的一种海绵可能将成为乳癌和肺癌患者的福音。
英国兰开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采用新一代纳米材料,开发出一种基于原子的新型防伪方法,可让任何产品都拥有无法复制、确保安全的唯一标识。 兰开斯特大学官网2015年11月10日发布的新闻公告称,现有的防伪技术在安全性方面差强人意,比如,全息图可以模仿,密码则有被盗、遭黑客攻击和拦截的风险;而这项新技术使用原子尺度的缺陷进行防伪,这种原子随机系统不需要密码,能够被纳入任何材料中,产生的防伪标识是独一无二的...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