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中国语言 >>>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 藏语文 >>>
搜索结果: 31-45 共查到知识库 藏语文相关记录95条 . 查询时间(3.954 秒)
藏语文研究五十年     研究五十年  藏语文       2008/11/25
语言文字是藏学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研究重点。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的藏语文研究几乎是空白。新中国成立的半个世纪中,藏学研究在中国得到长足的发展,特别是语言文字的研究的发展和贡献,在藏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位置。本文将从方言、语言识别、语音、语法、文字、辞书、汉藏比较、信息处理、藏语文应用等方面总结半个世纪以来中国藏族语言文字研究的发展和贡献,特别强调是中国在藏语方言研究、语言识别、声调、辞书等藏语文研...
藏语与缅甸语词汇比较研究     词汇比较  缅甸语  藏语       2008/11/25
由于藏语与缅甸语在某种程度上是它们所属的语族中最典型的两种语言,因而它们拥有一些同源词。文本将通过这两种语言词江的比较研究来探讨藏缅比较语言学中的一些问题。
藏语语言学史研究刍议     藏语  语言学史       2008/11/25
语言学史是关于语言学发展历史的学问。研究藏语语言学发展的历史就是藏语语言学史。藏语的历史悠久,是国内众多民族语言中十分重要的一种,而且有极其丰富的文献资料,它传承了藏民族千余年来的灿烂文明。藏族前辈学者从公园7世纪起就对藏语言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仿效梵文字母,在此基础上依据藏语自身的特点创制了藏文及其字的结构,并且奠定了藏文文法的理论框架。 首先,论述藏语言学史的研究对象、目的。主要应该包括千余年间...
按照我们对原始藏语声母的理论,藏文Y-有两种来源:*Y-和*W-。 古藏语的WAZUR很少用,而且只能在汉语或者梵文的借词出现(例如,WA是从狐狸的狐借来的)。所以古藏文本来没有W-声母。
1、西藏现代化建设离不现代科学技术.而现代科技的传播又离不开语言这个媒介。藏语作为西藏人民的主要通用语言,无可推卸地要肩负起这一历史重任。当前首当其冲的是在藏语中如何创制大批反映现代科技成果的新词术语问题。 2、西藏和平解放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藏语词汇中已经涌现出大批的新词术语。仅民族出版社于1991年出版的《汉藏对照词典》就搜集了八万余条这类新词术语。西藏自治区近年来也陆续出版了汉藏对照...
藏语书面语中助动词Kyis的功能     Kyis  助动词  书面语  藏语       2008/11/19
藏文是藏缅语族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这一语族中最早有书面记载的语种,根据语言类型学被认定为动格类型。在此之前,欧洲学者认为藏文是一种外来性质的语言不具有被动构造。 但是。藏文语法家注意到了事实上作为动格功能成份的工具格不变词的特别功能。西藏的语法家认识到藏文书面语中的分离动者格并制定了非常复杂的分离规则。 特纳德瑞(1993)提出了藏文动者格的“轨道模式”。这一理论似乎是当代藏文描写记述中藏文动者格中...
1977年,张琨在台湾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上发表了题为《藏语在汉藏语系比较研究中的作用》,这篇文章主要谈的是语音问题,而且列举的例证几乎全都是藏缅语族的语言。他提出了许多重要的、需要进一步论证的问题,例如藏文的语音结构是否代表了原始藏语或原始藏缅语;藏文的前加字、上加字及重后加字到底是什么性质的,他的历史演变对声调的产生和发展带来了哪些影响等等。这篇文章发表以后,20年来,藏缅语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
西藏城镇居民日常语言使用情况的入户调查是我1999年西藏语言调查的一部分。国家语委于1999年在全国进行的语言抽样问卷调查,除了不同的专业问卷外,也包括有关语言使用方面的入户问卷调查。我的入户问卷调查主要以拉萨市城镇居民为调查对象。
对于英语、法语和德语等西方语言而言,词与词之间一般采用自然的空格作为切分标记,但在汉语、藏语和日语等语言的实际切分中没有自然的空格作为标记,这就需要通过人工或机器对其进行词与词的切分和标注。
《清除污秽之气法》是2006年夏天重修西藏山南地区措美县当许噶塘丰巴奇大佛塔时发现的古藏文文献,该文书不论从字形看,还是从文风、内容看都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宗教价值和文献价值。因此,笔者从文学角度对该文书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和研究,主要提出以下观点: 一、该文书的书写时间方面 以该文书的字体书写法、基本术语、语言风格等为依据,结合藏文三次厘定的内容分析,认为该文书书写的时间为吐蕃时期末,对研究古藏...
“桑”在藏语中原本为动词,其意思是”驱除”或”祛污”。后以功能命名其物,才出现”桑”的名词。桑的产生由烽火演变的世俗之源和来源于焚火熏香的宗教之源。由于桑及其颂辞随着社会尤其宗教的发展,成为藏民族日常生活和藏传佛教的一种仪式道规,具有广泛的民俗特点和学术文化价值。
论文探讨了藏学中两个问题:夏嘉同音与羌蕃同源。 分为四个部分: 一、论存在于汉藏历史研究中的偏见。①汉文古籍及近人一些论述中对藏族族源的探讨存在不顾藏文史书的记载,无视地域的区别、羌藏历史关系之渊源;所谓“樊尼北来说”是大民族主义作祟的产品。②藏文史籍引用“印度南来说”,是藏传佛教否定本教观点的自我吹嘘。应正视藏史神猴后裔传说,从而肯定羌藏同源都是当地土著人。
本文主要以2007年著名藏学专家巴桑旺堆先生主编由西藏藏文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当许噶塘丰巴奇塔本古苯教文书汇编》一书中记载的相关苯教内容为主,尤其书中提到的“辛绕弥沃”与其它苯教历史文献中的“辛绕弥沃”进行比较研究。首先,简要介绍了该古本的内容,然后,分析了古本中提到的有关“辛绕弥沃”一词的内容。最后,文章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提出了苯教历史中所说的辛绕弥沃不是什么来自远方大食国苯教祖师,而是土生土长的青...
翻译作为一种双向文化活动,其难点不在于两种语言或多种语言的简单转换,而在于不同文化的相互转换中如何保留源文化特色。对于“文化”一词,“至今还没有一位研究者提出过令人满意的定义”。但它作为一种经过一定的历史时期,在一定的人类群体中逐步形成和稳定下来的社会活动、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
西藏是藏族聚居区,藏语文是藏族人民之间交流思想的工具,也是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必不可少的工具。藏语文在西藏自治区教育领域已经使用了很长一段时期,而且现在仍在使用。但具体实践中还存在着怠慢松懈、认识不清等现象。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