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大气科学 >>> 天气学 >>>
搜索结果: 91-105 共查到知识库 天气学相关记录253条 . 查询时间(2.989 秒)
广西多雨年6月环流和V分量特征     6月  多雨年  环流  V分量  特征       2013/9/26
2008年6月中上旬,广西出现了大范围持续性暴雨或特大暴雨天气,持续性强降雨使得广西6月降雨量显著偏多.对比分析了2008年6月和广西多雨年同期500hPa高度场和距平场,及主导环流型和V分量特征,结果表明:(1)2008年6月和广西多雨年同期6月亚欧中高纬同为两脊一槽型,青藏高原西侧和亚洲东岸均为持续稳定的高压脊,贝加尔湖及其以北为持续稳定的低压槽,青藏高原东部和孟加拉湾附近低压槽活动频繁;西太...
通过对区域性暴雨事件历史资料的统计分析,利用平均降水量、降水强度和覆盖范围3个指标,建立了基于距离函数的暴雨事件快速评估模型。在建模过程中,对每个指标进行了正态化转化和正态性检验,并利用正态分布概率密度函数确立了各指标数年一遇的等级标准。采用定义域平移的办法,对模型中各指标的权重系数进行了调整。另外,应用此模型对2005年汛期3次区域性暴雨灾害进行了评估应用,结果表明,决策服务效果较好。
通过对陕西黄土高原东南部地区-黄龙山树轮宽度进行研究, 重建了陕西中-北部地区1826~2004年4~9月的平均温度变化, 重建解释方差为39.3%. 重建结果显示: 自1826年以来, 陕西中-北部地区存在一个高温时段(1928~1933年)和2个低温时段(1883~1888和1938~1942年). 其中, 高温时段与20世纪20年代末期发生在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的干旱事件时间吻合. 尽管在全球...
使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NOAA-17,EOS/ODIS卫星遥感影像资料,应用个例分析与合成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2001~2005年37个海雾个例,揭示了丹东附近海域海雾的变化规律和海雾形成期间的大气、海洋背景条件,研制出了天气学预报方法并对其预报能力进行了检验。
通过对数值预报模式产品的对比分析,应用MM5和T213数值模式产品,对乡镇天气预报的降水和温度预报进行研究。将2005年8—10月模式预报结果分别进行效果检验和分析,得到主客观预报订正规律,可以有效地提高乡镇天气预报准确率,由此形成基于数值模式预报产品的乡镇天气预报方法。
介绍了按现代雷电理论划分的雷击种类和根据不同的雷击形式所应采取的综合防护措施。
在准地转模式的框架内实施四组数值试验, 研究涡旋自组织的问题, 初步提出了涡旋自组织的两类可能机制. 中尺度地形的引进可以使分离的涡合并为一个较大尺度的涡旋; 中γ 涡与中β 涡相互作用的引进, 可以使分离的涡自组织形成一个类似于台风环流的涡旋.
介绍了供电保障系统在沈阳区域气象中心业务中的重要作用和高压真空开关的基本原理及在线监测高压真空开关的重要性。根据蓝牙技术具有低成本、体积小、功耗低和互操作性强等特点,探讨了将它应用于区域气象中心供电保障系统的在线检测系统中,可作为信号采集与传输的无线传输通道,有效解决传感器的安装、电源供应、信号传输与测试系统的高低压绝缘问题;并以区域中心供电系统中高压真空开关为例来探讨其可行性,探讨了应用设计中选...
利用 1961~ 2003年辽宁 53个气象观测站春季沙尘天气资料 ,分析了辽宁沙尘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 ,探讨了 50 0hPa高度场、海温场、地温、月平均气温及环流特征量等多种气候因子对辽宁沙尘天气的影响。研究表明 :前期春季东亚至北太平洋地区的正高度距平控制、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偏低、前冬 2月气温偏低和地温的下降 ,对辽宁沙尘天气日数的增加贡献很大。尤其是沈阳北部和阜新地区沙尘天气出现的多或少受...
辽宁省乡镇天气预报业务系统以高分辨率中尺度数值预报和自动气象站等加密观测数据为基础,以数值预报解释应用技术为依托,应用PP方程组和相似法结合制作乡镇站点的降水预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乡镇天气预报业务流程,开发了辽宁省乡镇天气预报网站,实现了未来24 h辽宁省952个乡镇站点的降水、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3个要素的乡镇短期基本气象要素预报产品在网页上的下发、订正、保存、上报、评分和管理等功能。同时,概述了...
使用Serv-U架设FTP服务器     FTP服务器  Serv-U       2009/2/13
使用Serv-U架设FTP服务器。
实践“三个气象”发展理念 全面开创全省气象事业发展新局面。
实时气象资料归档与检索系统是沈阳中心气象台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研制开发的气象资料应用管理系统。系统以磁盘阵列和DVD光盘为主要存储介质,利用自动分类、光盘刻录的自动控制和多样化的检索技术,实现了气象资料的自动存储与管理。介绍了系统的功能特点和自动控制光盘刻录技术,为其他资料存储系统的开发提供了可借鉴的设计思路。
利用2005年1~6月AMDAR资料,根据天气预报业务需求,对辽宁、内蒙古地区具有业务应用意义的逐日数据进行遴选和统计,揭示了资料的时空分布规律,并对2005年5~9月实时接收的AMDAR资料进行了个例预报业务试验,结果表明AMDAR资料在天气预报业务中,尤其是在临近预报中具有参考价值。
通过对1971~2002年辽宁3站以上44个强沙尘暴个例进行分析,从辽宁沙尘暴的天气形势、影响系统入手,确定沙尘暴气象要素场及物理量场演变特征;分析辽宁沙尘暴的影响路径,结合地面观测资料对辽宁沙尘暴关键区进行监测预警;利用数值预报产品制作辽宁沙尘暴客观预报产品,并建立辽宁沙尘暴预报流程。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