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动物学 >>> 动物生殖生物学 >>>
搜索结果: 136-150 共查到知识库 动物生殖生物学相关记录266条 . 查询时间(1.865 秒)
摘要:繁殖是动物向后代传递和保持遗传信息的方式。因此繁殖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但也需要付出代价。主要代价是能量需求增加。在对小家鼠繁殖能量需求的研究中发现,能量摄入在妊娠期只是稍微增加,而在哺乳期则急剧增加。尽管在妊娠期增加的幅度很小,但这可能反映了消化道和发育的胎儿之间在动物腹中的空间竞争,从而可能使能量摄入受到限制进而影响到繁殖过程。哺乳期间,能量摄入急剧增加,在哺乳后期达到高峰并趋于稳定。对野...
题目:贵州麻阳河自然保护区黑叶猴繁殖周期的初步研究 作者:吴安康,罗杨, 王双玲, 陈正仁, 王彬 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沿河
摘要:为检验EP-1 不育剂对野外鼠类的施用效果,2004 年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白音图嘎800 hm2 草场进行了大田实验,并随后进行了逐月的夹线跟踪调查,分析了不育剂(EP-1) 对黑线毛足鼠种群繁殖的效应。结果表明,EP-1 不育剂对黑线毛足鼠种群繁殖的抑制效果良好,投药区与对照区相比,投药区黑线毛足鼠的子宫损伤率达到80% ,平均胎仔数下降到对照区的2 /3 水平,妊娠率也下降到对照...
题目:复方避孕药物(EP-1) 对雄性大仓鼠繁殖器官的影响 作者:张知彬,赵美蓉, 曹小平, 王雁玲, 王福生, 张健旭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农业虫害鼠害综合治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关键词:大仓鼠;左炔诺孕酮;炔雌醚;不育控制 通讯作者:张知彬 (E-mail:zhangzb@ioz.ac.cn).
摘要: 1992-1994年在河南灵宝市郊黄土高原农作区春夏秋逐月捕获并解剖棕色田鼠1757只(雌性961只,雄性796只),总性为1.2073。全年都有繁殖鼠出现,但怀孕率、胎仔数、性比、繁殖指数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年间也有一定的差异。不同年龄组的性比、怀孕率、胎仔数、性比、繁殖指数、睾丸下降率不同。种群密度对繁殖特征有明显的调节作用。高密度年份的棕色田鼠的性比、怀孕率和繁殖指数低于低密度年份。高...
题目:澳大利亚在应用免疫不育技术防治有害脊椎动物研究上的最新发展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农业虫鼠害综合治理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摘要:小家属、欧洲兔和红狐是在澳洲危害最为严重的3种有害脊椎动物。1992-1999年间,澳大利亚共投资了5000多万澳元用于研究防止小家鼠、欧洲兔和红狐的不育疫苗,有关免疫不育技术的研究已有很大进展,主要体现在重组病毒性不育疫苗已接近实用化。有关不育控制的生态学理论...
摘要:长江江豚,即江豚扬子亚种,是仅分布于长江及附属湖泊中的唯一江豚淡水亚种,也是3个江豚亚种中最濒危的一个亚种。本文概述了30 年来国内外关于长江江豚繁殖生物学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从繁殖生态学、组织解剖学、生理学以及行为学等4 个方面阐述了长江江豚繁殖生物学研究现状,并对其中一些相互矛盾和有争议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今后研究中应注意的重点问题,力图为长江江豚的繁殖生物学研究指明方向,为早日实现...
摘要:研究东北梅花鹿初级卵母细胞发育的超微结构变化,目的是为探索东北梅花鹿初级卵母细胞的发育规律提供组织学和形态学依据。本研究于2003 年和2004 年的6 月初到8 月末取3 只、9 月中旬到10 月初取4 只,共计7 只健康经产2 ~3 胎的成年东北梅花鹿卵巢;卵巢经2.5%戊二醛固定液固定后,切取约1mm3 的卵巢皮质和直径0.5 ~1.5 mm 及1.5 ~3 mm 的卵泡作为电镜观察用...
摘要:乳动物能世的分配及权衡,尤时无刘不体现于繁殖乃至生活史的各阶段。相应的生活史及繁殖对策构成了繁殖能量收支的基本理论 文章从繁殖期能量蝴分人手。综述了小哺乳动物繁殖期间的能量分配埘策及哺乳期的能量权衡:其中繁殖期闯的能量分配对策包括时间的优化分配 提高能量的同化效宰、利用体内储存及能量的补偿等对策。阐述了哺乳期的能量权衡主要对母体的能量权衡对策咀及后代的权衡理论,较系境地分析了母体与幼体以及幼...
题目:大雾岭保护区野猪种群数量、结构及繁殖习性的初步研究 作者:吴诗宝, 陈海,蔡显强 湛江师范学院生物系 关键词:野猪;繁殖习性;种群结构;大雾岭保护区
题目:提高人工繁殖大熊猫的存活率初探 作者:李德生,张和民,陈 猛,张贵权,王鹏彦 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四川汶川 关键词:大熊猫; 生长发育; 饲养管理; 存活率
摘要:借助于Mini-2 型超声波接收器,采用标志重捕法,结合录音、录像、拍照等方法,对四川师范学院校舍的中华山蝠繁殖生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华山蝠集群繁殖,产仔育幼期雌蝠与雄蝠分离,形成母子群。4月中下旬开始受孕,5月下旬到6月下旬产仔。多是一胎两仔,极个别一胎一仔。初生仔性比为1.1:1(♀/♂),幼蝠不选择母体,母蝠则只哺育自已的幼仔。幼蝠5周龄后开始飞翔,独立生活前的成活率约为72.2...
摘要: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析因设计,分别以长光照及短光照水平,测定根田鼠母体怀孕期、哺乳期及幼体断乳期光周期信息对环青春期雄性子代繁殖发育的作用,探讨雄性子代对光周期信息的反应及光周期信息的母体传递模式。检验的特定假设为,光周期能刺激和调节田鼠类动物雄体的繁殖发育;在其亲代与子代间存在光周期信息的母体传递。研究结果表明,在根田鼠亲代母体与子代幼体间具有光周期信息的母体传递。雄体的繁殖发育,不仅受母...
摘要:以1989至1995年在川西平原农田进行的啮齿动物标志重捕实验为基础, 由种群密度、生物量以及出现频率的比较认为, 大足鼠(Rattus nitidus)为此啮齿动物群落的优势种, 褐家鼠 (Rattus norvegicus)与社鼠(Rattus niviventer) 为常见种 , 黄胸鼠(Rattus flavipectus) 为稀有种。通过比较4 种啮齿动物的种群动态、季节指数、变异...
摘要:在野外,从先年的秋初至当年春末被迫迁移前,东方田鼠在湖滩上能保持较高的繁殖能力; 在夏季,不论栖息在农田还是岗地,都是东方田鼠的繁殖低谷。夏季(6~8 月) 在实验室自然温光条件下与人工控制较低温度条件下同时进行观察, 结果表明, 前种条件下东方田鼠的繁殖能力明显低于人工降低温度缩短光照条件下 的繁殖力, 此变动趋势与野外观察到的繁殖力季节动态一致, 可以说明夏季温光条件不利于东方田鼠的繁殖...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