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水生生物学 >>>
搜索结果: 151-165 共查到知识库 水生生物学相关记录397条 . 查询时间(2.593 秒)
在爪蟾和斑马鱼中,Kaiso是一种在整个基因组范围内与甲基化CpG序列特异性结合的转录抑制因子,在调控被甲基化基因表达的时间模式中起重要的作用。为深入研究DNA甲基化对我国重要养殖鱼类生殖和发育的影响,我们克隆了鲫Kaiso基因的cDNA序列, 并对其时空表达模式进行了分析。该cDNA全长3145 bp, 5′-非翻译区132 bp, 3′-非翻译区1117 bp,开放阅读框1896 bp,编码6...
甲壳动物生长发育总是与蜕皮联系在一起的[1]。为了完成蜕皮,顺利实现生长,甲壳动物在蜕皮间期进行快速大量取食,临近蜕皮前取食逐渐减少,直至蜕皮时停止,待蜕皮后动物具备了坚硬外壳,又开始缓慢取食[2−3]。基于对甲壳动物幼体物质储备的研究,Anger 和Dawirs 提出不可恢复点(Point of no return,PNR)和饱和储存点(Point of reserve satura...
放射孢子虫(Actinosporean)是黏体动物在其中间宿主水生无脊椎动物体内的一个生活阶段。研究鉴定并描述了一种雷氏放射孢子虫的形态和分子特征。该放射孢子虫的主要形态结构是:由三个极囊、内含孢原质的孢子体和三个尾突组成,无孢柄。极囊位于孢子体顶端,呈梨形,长5.2 μm,宽2.9 μm; 孢子体侧面观呈长椭圆形,长16.4 μm,宽9.5 μm; 三个尾突基本等长,呈锚状,平均长度102.6 ...
采用酶学和形态学测定方法,研究在投喂卤虫条件下长吻(鱼危)仔鱼4种主要消化酶:胃蛋白酶、胰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的活性变化以及长吻(鱼危)仔鱼口宽、全长变化。实验共进行13d,实验结果表明: (1)长吻(鱼危)仔鱼全长、口宽的发育与其日龄表现出明显的线性正相关(RTL2=0.974, RMW2=0.964)。口宽与全长比值(MW/TL)在仔鱼开口后急剧下降, 并自7日龄开始维持在0.07—0.08...
唇形突是海链藻中常见的一类突起,其形态学特征和排列方式是重要的分类学依据。绝大多数海链藻只有一个唇形突,两个唇形突的现象仅报道于极少数海链藻种类。我国关于双唇形突海链藻的报道较少。研究利用扫描电镜(SEM)技术,对采自我国沿海海域的自然水样, 以及分离获得的单克隆培养藻株进行了形态学观察,针对其中的海链藻属Thalassiosira Cleve种类开展了形态学的专题研究。报道了4个具有双唇形突的海...
咽侧体抑制激素(Allatostatin, AST)是一类由几至几十个氨基酸构成的神经肽类激素,在甲壳动物中刺激下颌器官合成甲基法尼酯,影响甲壳动物的蜕皮和生殖。然而AST基因在甲壳动物中的克隆和表达却罕见报道。研究克隆了青虾的AST基因全长cDNA序列,在甲壳动物中使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了AST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青虾AST基因cDNA全长2995 bp,包括242bp的5′非编码区(U...
墨龙是一种由红鲫进化来的龙睛种金鱼(Carassius auratus)。随机取体长10—12 cm,重约35g的墨龙和红鲫各4尾,解剖取出整个眼球及脑,并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墨龙和红鲫的视网膜、视盖系统的显微结构变化并比较各层厚度, 发现与红鲫相比,墨龙视网膜的总厚度下降29.9%, 其中外网状层厚度增加2.5%、内网状层厚度增加11.8%;而内核层厚度下降21.6%、外核...
长吻(鱼危)(Leiocassis longirostris)是中国土著珍稀鱼类。近年来,由于江河水利工程、环境污染及人类生产活动已经对江河的渔业资源造成了难以逆转的破坏,长吻(鱼危)的渔业资源已逐渐枯竭。目前,长吻(鱼危)在四川、广东等地实现适度规模养殖。以四川眉山、湖北石首和安徽淮南3个人工养殖长吻(鱼危)群体及4个长江野生长吻(鱼危)群体(重庆段、武汉段、安庆段和南京段)为实验材料,利用线粒...
采用4对微卫星引物对大叶藻的7个地理居群进行了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结构分析。扩增148株大叶藻得到57个等位基因, 每个位点平均等位基因数为6,大叶藻居群的平均期望杂合度(He)为0.687,平均观测杂合度(Ho)为0.417。青岛湾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最高(A=7.750, AR=7.043),俚岛居群最低(A=4.750, AR=4.543)。从Fst值来看,7个大叶藻居群间属于中度分化。UPGMA系...
过去二十多年来, 金属生态毒理学的一个主要进展是对食物相暴露在水生动物的金属生物累积中的重要性有一个定量的认识. 在一些主要的水生动物类群中, 比如捕食者(鱼类、腹足类)和食泥动物, 食物相可以说是金属累积的唯一途径.
随着中国工业化程度的发展, 重金属污染已成为一个主要的环境问题, 重金属的生态毒理学也成为一个重要的环境科学研究领域. 早期重金属的生物毒性研究主要集中在测定金属的半致死浓度, 但这些研究较少注意到金属的化学形态以及他们对生物产生毒性的影响.
采用常规分离纯化与构建16S rDNA克隆文库相结合的方法对鮸鱼(Miichthys miiuy)消化道细菌多样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鮸鱼消化道各部位可培养细菌的菌落数量从大到小依次为前肠>幽门胃>中肠>后肠>前胃>后胃>口咽腔,其中肠道部位菌落数量最多。分离细菌菌株主要为杆状细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对其中的50株典型菌株进行分子鉴定,发现它们主要属于变形菌门的γ-变形菌纲(占52.7%)和β-...
用电子鼻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HS-SPME-GC-MS)对不同加热温度的牡蛎体液风味物质进行分析,以探讨牡蛎体液挥发性成分与加工温度的关系。结果显示,电子鼻能够灵敏地检测到牡蛎体液在加热过程中气味的变化,新鲜牡蛎体液在加热到100℃和150℃时气味发生明显变化,利用GC-MS鉴定出体液中挥发性化合物主要有醛类、烃类、醇类、酮类、酯类和呋喃类等,它们的协同作用构成了牡蛎体液的特征风味;新鲜牡...
我国是一个多湖泊的国家. 其中约三分之一是淡水湖泊, 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 这些湖泊中的绝大部分已处于中营养或富营养水平. 湖泊富营养化是当前我国湖泊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之一. 湖泊富营养化后会导致一系列的生态系统异常响应. 这些响应包括沉水植物消亡、蓝藻水华频发、微生物的生物量与生产力增加, 生物多样性下降, 营养盐的循环与利用效率加快等. 整个湖泊生态系统, 也会伴随着富营养化的发展,...
不同体色鲤、鲫鳞片的色素分布特点         体色  鳞片  色素       2012/3/19
选取不同体色的鲤(Cyprinus carpio)、鲫(Carassius auratus)品种为实验对象,测量和观察了背部鳞片、腹部鳞片,以及彩色斑纹鳞片的色素组成和分布。结果得出,鲤、鲫鳞片上层的色素有黑色素、红色素、黄色素3种,分布于鳞片的后区,其中心区域色素浓密,外缘区域较稀疏,占整个鳞片的百分比为25%~35%。鳞片下层的色素主要是鸟粪素,镶嵌有少量的黑色素、红色素、黄色素,分布于鳞片的...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