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生物工程 >>> 细胞工程 >>>
搜索结果: 121-135 共查到知识库 细胞工程相关记录293条 . 查询时间(3.6 秒)
摘要对分布在新疆的准噶尔雅罗鱼(Leuciscus merzbacheri)、贝加尔雅罗鱼(Leuciscus leuciscus baicalensis)和高体雅罗鱼(Leuciscus idus)3个鱼种共24尾个体的线粒体DNA D-loop控制区核苷酸序列进行了测定,获得24条长度为667~669 bp的同源基因序列。3种雅罗鱼之间的序列差异在6.39%~9.89%之间,贝加尔雅罗鱼与高体...
摘要利用PCR-RFLP法对傣族、白族、蒙古族、彝族等10个少数民族的16个群体共654人进行了mtDNA编码区多态性分析,共检测到17种单倍群,其中4种为未能确认的单倍群。单倍群频率分布和主成分图共同显示,百越系的3个民族共6个群体有高频的B、F单倍群,聚集在图的下部,表现出鲜明的南方群体特征;蒙古族的2个群体有高频的A、D单倍群,聚在图的上部,具有典型的北方群体特征;氐羌系的5个民族共7个群体...
摘要 在L615细胞株的细胞中发现有双微体(DM )1
摘要体细胞核移植过程有可能影响克隆动物生长相关基因尤其是印迹基因的表达水平。本研究运用同源引物PCR扩增、RACE技术并结合同源克隆策略, 克隆了7个山羊生长相关基因包括3个印迹基因(H19、IGF2 和 IGF2R)和4个非印迹基因(IGF1、IGF1R、GHR 和 GHSR)的完全CDS或者部分cDNA序列, 经生物信息学技术确认后, 用荧光实时定量PCR对8只成年克隆山羊中这些基因的表达水平...
摘要为探讨中国布依族人的起源及迁移,采用PCR-RFLP法观察了由13个单核苷酸多态位点(SNPs)组成的Y染色体单倍型在中国布依族人群中的分布,同时用PCR直接测序法对其线粒体DNA Region V区多态进行检测,将结果与我国其他民族及世界各大洲人群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中国布依族人的单倍型分布与我国同属侗傣语系的壮族、侗族、黎族及金秀的瑶族最为接近,提示布依族人与上述人群有一定的亲缘关系。并结合...
摘要本文以8 种限制性内切酶对来自7 个地区的14 只中国貉(Nyctereutes Procyonides)进行了 mtDNA的RFLP分析,并构建了貉mtDNA的限制酶物理图谱。根据各群体间的遗传距离构建UPG分子系统树,结合形态、地理分布资料对中国貉的亚种分化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中国貉的指名亚种已发生明显的遗传分化; 对于分类地位没有确定的华北和陕西群体,建议它们各自单独定为一个亚种;中...
摘要 本文用六种限制性内切酶对鸡肝脏线粒体DNA (mt DNA)进行了酶解。Eco R1, Ram H1,Sal I, Hind III, Bg1 I在鸡肝mtDNA上分别有2, 2, 3, 4, 4个切点,Bg1 II不能切割鸡歼mtDNA。根据鸡肝mtDNA的单酶、双酶完全酶解以及部分酶解片段的分子量,建立了鸡肝mtDNA的限制图谱。
摘要 线粒体DNA是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一个热门领域,已成为鱼类进化生物学和群体遗传学研究的重要分子遗传标记。对鱼类线粒体DNA分子生物学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较详细的阐述。重点介绍鱼类线粒体DNA全序列的研究进展、组成及特征,鱼类线粒体DNA非编码区结构研究进展,鱼类线粒体DNA多态性及其主要的检测方法。综述最近有关鱼类线粒体DNA在鱼类系统学、种间杂交渐渗、种群识别、起源和进化、地理分化等研究中的...
摘要以小麦黄化苗为材料, 通过简单差速离心、DNaseⅠ处理得到无核DNA杂质的线粒体, 用SDS和蛋白酶K裂解线粒体, 经酚/氯仿抽提除去蛋白, 并用RNase A消化而得到单纯线粒体DNA(mtDNA)。对所提取的mtDNA进行紫外吸收光度分析, A260/A280 平均为1.92, A260/A230 平均为2.09, 平均每克黄化苗可提取mtDNA 26.85 mg; 并对mtDNA进行琼...
摘要研究了我国贵州水族64个个体线粒体DNA控制区第一高变区序列的变异情况,在所测定的495bp序列中,共检测到73个位点存在变异,界定了48种不同的单倍型。单倍型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水族中存在一些古老的单倍型类型,并且其中的几个单倍型在欧亚人群中也存在分布,来自群体历史动态分析估算的水族群体扩张时间距今约6万年,这些结果提示水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群体。结合前期测定的广西壮族以及其他报道的民族人群的比...
摘要摘要:从母系遗传的角度揭示世居贵州的侗族、仡佬族、土家族和彝族人群的的遗传结构和遗传分化关系,并对各民族的族源和迁徙进行初步的探讨。采用高变区序列分析与编码区PCR-RFLP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4个群体108例样本进行mtDNA多态性分析,共鉴定了37种(亚)单倍群,单倍群分布频率及主成分分析显示:侗族含有高比例的南方优势单倍群,表现出典型的南方群体特征;仡佬族、土家族和侗族聚在一起,可能与地域...
线粒体与卵母细胞发育     线粒体  线粒体DNA  卵母细胞  ATP       2008/1/24
摘要卵子发育、成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细胞核成熟和细胞质成熟过程必须同步化,才能保证卵子的正常受精和进一步的发育。作为细胞质内最重要的细胞器,线粒体在卵子成熟过程中的分布的变化、氧化磷酸化产生ATP的能力以及线粒体DNA的含量和拷贝数或转录水平对卵母细胞发育成熟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对卵子成熟过程中线粒体的分布和功能变化及线粒体DNA的研究,有利于进一步了解生殖生理,并为解决辅助生殖技术中及克隆胚胎...
摘要乙酰辅酶A脱氢酶(ACAD)是由核基因编码存在于线粒体中黄色酶的一个家族,它催化脂肪酸的α和b-氧化,该家族第八成员负责催化缬氨酸分解代谢。本研究中获得了牛的ACAD8基因的mRNA和基因组DNA序列并通过基因组DNA与mRNA的比对确定了其基因结构。其mRNA序列包含一个1,251 bp的开放阅读框,一个37 bp的5′非翻译区和一个444 bp的3′非翻译区;其基因组DNA全长13,814...
摘要应用PCR-RFLP和测序对一个2型糖尿病家系的线粒体DNA G7444A的突变进行检测, 并分析其临床资料的特点。结果发现, 27例家系成员中, 11例母系亲属均存在线粒体DNA G7444A突变, 而配偶及父系亲属中未发现该突变。11例突变者中确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5例, 糖耐量受损1例, 均表现为乳酸和血糖增高。因此, 线粒体DNA G7444A突变是该家系中糖尿病的遗传易感因素, 是导致...
摘要目前动物克隆技术体系极待完善,其极低的成功率及克隆动物普遍存在的早衰、早夭现象是阻碍研究深入进行的首要问题,其突破的关键在于对核移植后的细胞核再程序化机制的阐明。从移植核在结构上的重塑、移植核与受体卵细胞质所处的细胞周期及其相互作用、重构胚与两性胚在分子水平的变化等多方面研究表明:受体细胞质的环境对于细胞核的再程序化至关重要,处于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细胞作为核供体一旦移植到卵母细胞后,移植核在卵质...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