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土壤学 >>> 土壤耕作学 >>>
搜索结果: 151-165 共查到知识库 土壤耕作学相关记录316条 . 查询时间(3.965 秒)
通过定位试验,从生态经济角度对不同间作复合种植模式与传统种植模式进行对比分析,以寻求经济高效、生态安全的替代型种植模式,结果表明:(1)间作改善了作物的生长环境,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因而间作复合种植模式间作季节表现出明显的产量优势,间作复合种植模式单作季节产量明显增加。(2)禾豆间作不仅通过直接影响当季作物的产量形成来提高土地利用率,而且还通过对后作作物产量的积极影响来提高后作作物的土地利用率,从而...
[ 目的] 通过对川西地区5 个土地整理项目区新增耕地的研究, 分析川西地区土地整理新增耕地途径和不同地区的主要潜力, 以 期对今后土地整理起到借鉴和指导作用。[ 方法] 调查和统计分析法。[ 结果] 川西地区土地整理新增耕地的主要途径为归并田块、分散 的宅基地搬迁和零星荒草地开发。[ 结论] 川西地区土地整理新增耕地潜力不同, 其中平原地区以归并田坎和退宅还耕潜力较大, 丘陵 地区以整修...
用单一指标法对海南省耕地整理数量潜力和质量潜力分别进行分析,采用星座图聚类法得出该省耕地整理综合潜力。
采用最小人均耕地面积、耕地压力指数模型、回归分析方法和平滑预测法及Excel 软件,在分析1986~2005年济南市耕地、人 口、粮食动态变化的基础上,对未来15年耕地、人口、粮食、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1986 年以来, 虽然济南市人均耕地面积持续减少,但由于耕地生产率不断提高,粮食总产量和人均粮食产量总体上呈增加趋势;未来15 年,最小 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非农业用地的规模不断扩大, 土地供需矛盾已成为制约山东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其中以 耕地的快速减少最突出。根据人口增长对粮食的需求态势, 从粮食安全的角度对山东省耕地资源供需情况进行了预测, 并对耕地供需 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耕地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并对未来10 年耕地安全保障程度及安全状态进行了评价。
[ 目的] 研究秸秆覆盖免耕条件下土壤温度的动态变化。[ 方法] 设置常规耕作、秸秆还田和秸秆覆盖免耕3 种处理, 研究河西内 陆河灌区作物生育期土壤温度的动态变化。[ 结果] 8 :00 时3 种耕作方式土壤温度相差不大。14 :00 时土壤温度增速最明显, 覆盖免耕的土壤温度变化较其他两种方式平缓, 秸秆的覆盖降温作用在作物生育中前期表现明显, 后期减弱。20 :00 时覆盖免耕的土壤积...
把灰色关联数学模型运用于区域耕地变化的驱动力研究之中, 应用该模型对鄱阳湖地区1949 ~2002 年不同阶段的耕地变化驱动 力进行了分析, 并结合不同的历史环境, 确定了不同历史时期下影响耕地变化的各个驱动因子的关联程度和主次地位, 以期为人们保护 耕地, 合理利用土地, 实现鄱阳湖地区土地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指导。
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对房县近11 年来的耕地数量变化的驱动力因素进行了研究, 建立驱动因子回归模型。结果表 明:1995 ~2005 年耕地面积减少的驱动力因素是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 山区耕地资源的保护应控制人口、限制经济因素特别是城市化 对耕地的占用。
利用统计数据和普查资料, 分析了辽宁省1949 ~2005 年耕地面积变化趋势, 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影响耕地面积变化的主要驱动 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辽宁省耕地面积变化总体上呈现快速增长- 逐年下降- 波动下降的趋势; 社会- 经济- 科技综合作用、自然 灾害和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等是影响耕地面积变化的三大因素, 为辽宁省耕地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提供一定的科学参考。
通过以刚性供给的土地为要素, 构建适应性预期模型, 探讨完全开发利用土地资源情况下我国粮食生产的潜力。
以湖北省为例,在分析湖北省1996~2005 年经济增长数据和耕地非农化面积的基础上,建立了湖北省经济增长对耕地非农化 需求的计量经济模型,并预测了湖北省未来一定年限内的耕地非农化趋势;最后,基于粮食安全的角度考虑,划分出了湖北省经济增 长与耕地非农化关系的4个阶段。
中国自秦朝便开始屯垦,至今已逾两千年,从未间断,“屯垦戍边”被历代统治者奉为治国安邦的重要国策。在中国沦为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的环境下,中国近代屯垦事业仍继续发展,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为代表的当代屯垦坚持劳武结合、寓兵于民,对新疆的 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以四川省井研县为例, 结合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 分析了该县域耕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分别采用主成分分析和灰色关 联度法分析了井研县耕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 然后, 运用灰色系统预测模型, 研究其耕地的未来发展趋势, 以期掌握其发展动向; 最后, 以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为目标, 提出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从而有效地指导当前土地资源管理工作和控制未来的土地利用。 这对于促进西部欠发达...
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是我国耕地保护制度体系中的重要一环。该制度实施以来, 增加了有效耕地面积, 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 在一 定程度上缓解了因非农业建设占用所造成的耕地压力。但由于该制度设计不规范, 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最后, 提出了改进耕 地占补平衡制度的建议。
黑土、白浆土、黑钙土的土壤钾素状况研究结果表明: 吉林省3 种主要耕作土壤的全钾含量均较高, 缓效钾含量丰富, 供钾潜力 大, 速效钾含量在黑土、黑钙土中较高, 而在白浆土中稍低。3 种土壤的钾素水平取决于含钾矿物的种类与数量。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