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微生物学 >>> 细菌学 >>>
搜索结果: 1-6 共查到知识库 细菌学相关记录6条 . 查询时间(2.723 秒)
摘要:微生物是地球上最古老且延续至今的生命形式。它们种类繁多、功能多样、分布极广、数量庞大,扮演着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角色,参与近40亿年的地球演化,并且还在持续影响地球的物质元素循环和气候环境变迁等。开展现代环境中微生物多样性和地质记录中微生物化石综合研究,是理解微生物参与地球和生命演化过程和机制的关键所在。尽管微生物的研究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然而目前成功分离培养的微生物仅占0.1%-1.0...
氨氧化奇古菌(Ammonia-oxidizing archaea,AOA)是地球海洋中最丰富的微生物之一,占海洋中浮游微生物的30%,在海洋的氮循环和碳循环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氨氧化奇古菌可以在有氧条件下将氨氧化为亚硝酸盐(NH3 + 1.5O2 → NO2-+ H2O + H+)。古菌中氨氧化生理功能的发现极大地改变了人们对全球氮循环的认识。系统基因组学和分子钟分析表明,可以进行氨氧化的古菌可能在...
在真核生物中硅藻、硅质海绵、放射虫等的生物矿化及其遗骸埋藏构成了显生宙以来硅循环的重要过程,它们矿化被认为是海水可溶性硅浓度快速降低的主控因素之一。长期以来,硅的生物矿化被认为是许多真核生物的专属特性。在真核生物出现前的早期地球上硅质岩被认为主要是化学沉淀引起的。近年来,一些研究显示:原核生物可能具有硅化能力。如果原核生物能够参与硅的生物矿化,地球早期的硅循环过程将需要被重新评估。
北太平洋深海沉积物中含有大量由趋磁细菌生物矿化形成的化石磁小体颗粒,这些磁小体颗粒通常以单畴磁铁矿为主,是深海沉积物中天然剩磁的主要记录者,同时磁小体的含量和形态变化又可以反映与趋磁细菌新陈代谢过程有关的古海洋环境要素变化情况,磁小体因此成为古地磁学和古海洋学的重点关注对象。
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产业成果—幽门螺杆菌脂多糖外核心八糖的制备方法。
《菌物学报》征稿简则     菌物学报  征稿简则       2022/7/23
《菌物学报》(曾用名《真菌学报》、《菌物系统》)1982年创刊,现为月刊,每月22日出版,是中国科学院主管的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报道菌物(真菌、粘菌、卵菌等)学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也是国际菌物学界信赖的刊物,已被国内外多家权威检索系统收录。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