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植物学 >>> 植物地理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库 植物地理学相关记录568条 . 查询时间(3.277 秒)
植物资源与植物地理学研究中心是以传统的植物形态学、分类学以及资源学等学科为基础,结合孢粉学、细胞学、分子系统学、生物地理学、生物信息学和保护生物学等学科手段开展综合性研究的部门。
水金杖(Orontium aquaticum)又名金棒芋Golden club,是天南星科水金杖属植物,属名来自于希腊语奥昂蒂。是水金杖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挺水植物,原产于美国东南部,通常生长于沼泽、池塘及缓慢流淌的溪流中。株高约30-60厘米,叶椭圆形,蓝绿色,漂浮或沉浸在水中。由于叶表面有蜡状白霜覆盖,如从水中取出叶子看起来就像干燥的样子,因此,这种植物有时被称为永不湿润Never-wet pla...
白旗兜兰(Paphiopedilum spicerianum (Rchb.f.) Pfitzer),是兰科兜兰属地生或半附生草本植物。分布于中国云南、印度、不丹、缅甸,生长在海拔800-1600m的地区,喜欢半阴半阳的环境。它的花朵中萼片呈白色,形状似旗帜,因此得名白旗兜兰。由于其花型奇特,花朵美丽,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是一种珍贵的观赏性植物。花期为10月至翌年1月。现国内野外自然分布群落种群数量...
咸鱼果(Blighia sapida K. D. Koenig)属于无患子科(Sapindaceae)咸鱼果属(Blighia)植物,中文名为西非荔枝果,常绿乔木,树高7-12m,羽状复叶,聚伞圆锥花序顶生,果为室背开裂的蒴果,每果种子3-5粒。花期5月,果期6-8月。喜光,稍耐阴,不耐水湿,对土壤要求不严。与未成熟的淡黄色果实相比,成熟的咸鱼果颜色更加鲜艳,变成了美丽的红色。成熟果实会裂开口子,...
窄唇姜(Larsenianthus careyanus (Benth. & Hook. f. )W. J. Kress & Mood),印度地区的人们称之为螳螂姜 (Praying mantis ginger),为姜科窄唇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于东喜马拉雅至缅甸区域的常绿林中,包括印度东北部的阿萨姆邦、梅加拉亚邦、曼尼普尔邦,孟加拉以及缅甸北部,喜生于潮湿的半荫蔽环境。窄唇姜属是美国史密斯研...
锦葵科翅子树属(Pterospermum)植物现有约40种,是指示热带气候的重要类群。热带亚洲是该属植物的现代多样性中心,仅在云南南部就有7种。翅子树属植物叶片通常偏斜,分裂或不裂,同一种内常具二型叶,具有较高的辨识度。中国南方和东南亚地区此前从未有该属植物的大化石报道,限制了对其生物地理历史的认知。
近日,园林园艺中心工作人员在苗圃清查中发现一株形态奇特的攀爬植物,它除了正常的卵圆形叶片外,还有一些长条形囊状的特殊结构。该植物在2017年从缅甸德林达依省保护区引种,之前一直被记录为球兰一种,经过工作人员查阅网上资料,将其鉴定为大王眼树莲(Dischidia major),为我园之前没有记录到过的新增物种。
如何利用简单易测的指标反映复杂的生态系统过程和功能变化一直是生态学研究的难点问题。植物功能性状是植物个体对环境变化响应的适应特征,可以指示生态系统功能变化过程。在海拔梯度带上,植物生境条件会发生明显变化,植物个体特征、群落结构和生态系统功能也随之变化。已有研究主要利用多个物种的功能性状综合表征生态系统过程和功能。然而,单一物种的功能性状是否能指示生态系统功能的变化尚不明确。
肉豆蔻科Myristicaceae植物在我国记录有3个属10个野生种,滇西南热带雨林都有野生分布。据相关研究结果,国产肉豆蔻科植物富含十四烷酸(肉豆蔻酸)和十二烷酸(月桂酸),属于特种油脂,是合成机械润滑油增黏降凝剂的主要原料,在医药、化妆品、洗涤剂生产中都有重要作用。肉豆蔻科红光树属已知有85个种,分布于南亚地区至大洋洲北部诸岛,在云南西南部有6个野生种,小叶红光树为其中之一,因树皮受伤处分泌出...
物候变化是高寒地区陆地生态系统响应气候变化的敏感指标。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青藏高原植物物候变化引起的生态系统变化改变陆面和大气过程,进而影响高原和周边地区的天气和气候。近日,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生态系统功能与全球变化团队与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人地系统耦合研究团队合作在《自然综述:地球与环境》(Nature Reviews Earth & Environment)发文,系统阐述了青藏高原植...
四川农业大学草业科技学院审定品种英迪米特燕麦。
四川农业大学草业科技学院审定品种“罗特”白三叶。
四川农业大学草业科技学院审定品种渝东鸭茅。
姜科是一个泛热带分布的科,其分布中心为南亚和东南亚。全世界有姜科植物52属,1300多种;我国有22属,200多种。凹唇姜(Boesenbergia),是姜科植物热带亚洲分布的一个小属,有80余种,主要分布于印度、缅甸、泰国、中国、马来西亚等地。该属植物的花结构较为特殊,唇瓣较大,内凹呈瓢状,故而得名“凹唇姜”,有着形似兰花一样美丽迷人的花朵。
食赏两用的毛束草(图)     食赏两用  毛束草       2023/9/17
毛束草(Trichodesma calycosum)又名毛束树,是紫草科毛束草属一种亚灌木类型植物。植株高可达3米,枝略呈四棱形,叶对生,宽椭圆形,四季常绿。大型圆锥状聚伞花序顶生,花萼钟状,花冠白色,有时稍带粉红色,远远望去就像一个个小灯笼,灯笼状的宿存花萼,形如星状,久藏不凋,整株和花皆极具观赏性。在云南一些地方少数民族采其花序炒食,是食用、观赏兼备的野生花卉植物。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