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库 民族关系史”相关记录15条 . 查询时间(1.937 秒)
《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编纂工程自2021年被列入国家“十四五”重大文化工程以来,带动了学术界对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以下简称“三交”史)研究的持续深入,由光明日报理论部等机构评选出的2023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的多维度研究”位列其中。
1945年,日美两国太平洋战争的冲绳战役打响,在冲绳战役的筹划阶段,美国战略服务局和海军民政小组召集人类学家编写了《琉球群岛的冲绳人:一个日本的少数民族》和《民政手册:琉球群岛》两部重要的民族志,是美国首次对琉球族群的全面系统研究,提出了制造琉球和日本分裂以及扶持琉球独立的计划,暗藏着美国军事行动中的政治考量。两部民族志影响了冲绳战役的作战计划以及占领统治期间重塑琉球族群认同的具体实践,具有重要的...
我国的55个少数民族,与汉族一样,是各民族长期融合的结果。少数民族在各自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也是多源多流,源流交错。
Back to the Future: African-Americans and Cuba in the Time(s) of Race
African-Americans Cuba in the Time(s) of Race
2014/11/27
Cuba has, at least since the American revolution, occupied the imagination of North Americans. For nineteenth-century capital, Cuba's close proximity, its Black slaves, and its warm but diverse climat...
民族变迁与政策转型——以城市化背景下东北少数民族的发展变迁为例
民族变迁 政策转型 发展型民族政策
2013/5/20
民族问题是民族政策的根基与前提,民族政策应随民族社会问题的演进而发展。立足现实民族问题,推进理论创新,加快政策转型,是目前中国民族理论与政策发展的必然选择与根本出路。只有牢固树立、认真贯彻发展型民族政策理念,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加注重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的发展,实现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和谐发展,才能实现民族社会的永久和平与稳定。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纠纷解决机制变迁研究
纠纷解决机制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
2009/7/1
基于法律多元的视角,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元代以前在王朝国家羁縻统治下形成了以固有纠纷解决机制为主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元代在土官土司制下则发生重大变迁,国家司法制度在西南地区的适用范围和对象不断扩张,固有纠纷解决机制的地位和效力置于国家法之下;明中后期至清中期西南少数民族固有纠纷解决机制急剧变迁,与国家正式司法制度不断整合,王朝国家司法制度普遍适用,形成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纠纷解决机制在多元交错中的非均衡变...
在博弈中走向和谐——清代云南藏族纠纷解决机制研究
藏族 云南 清代
2009/7/1
清代,云南藏区的纠纷解决管辖和规范渊源都发生了重大变迁,表现出多元化和趋同性的特点,多元和趋同的成因是中央王朝对云南藏区社会控制的加强和云南藏族对中央纠纷解决机制与当地固有纠纷解决机制的博弈取舍。研究云南藏族纠纷解决机制的变迁,对今天正确处理中央和民族地区的互动,在民族地区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具有借鉴作用。
中日关系趋于恶化的根源究竟在哪里?—《日本人凭什么》节选
日本人凭什么 恶化 中日关系
2009/1/13
在发展中日关系中,邓小平当年曾这样论述:日本的右翼分子人数不多,能量不小。 当前中日关系趋于恶化,其根源其实还是在于日本右翼势力操纵了政坛,这些人人数不算很多,但能量已经可以与上个世纪20年代的日本军部匹敌。所以,右翼坐大对于中日关系的发展是一个极为危险的信号。
淹没在藏文化汪洋中的康北霍尔部落
藏文化 康北霍尔部落
2008/6/25
“霍尔”是藏族对蒙古人的称呼。四川省甘 孜州康北地区的甘孜、炉霍两县和道孚县的部分 地方,因历史上曾经生活过具有蒙古人血统的霍 尔部落,故而被称着为霍尔地方。如今,霍尔文 化已经淹没在藏文化的一片汪洋之中,除了格鲁 派的“霍尔十三寺”外,留给我们的仅仅只有霍 尔、霍尔地方这样一些空洞的概念。
一、 霍尔地方
霍尔地方,即康北的甘孜、炉霍两县和道孚县的部分地区,这是康北自然环境、...
营盘山遗址——藏彝走廊史前区域文化中心
文化中心 史前区域 藏彝走廊 营盘山遗址
2008/6/25
中国西南横断山区不仅以其高山峡谷相间这一独有的地势特征而闻名于世,同时还是连接黄河及长江的重要文化走廊和民族走廊,民族学上称其为藏彝走廊或氐羌走廊,岷江上游是组成该走廊的核心地区之一,而中国最大的羌族聚居区——茂县则为这一核心地区的中心。茂县东南距成都约200公里,境内文物古迹众多,历史悠久,尤其是县城凤仪镇所在谷地是岷江上游面积最大的一处河谷冲击扇平原,也是岷江上游的地理中心,土肥地美,水源充足...
论武帝以前的汉匈关系
和亲 匈奴 “募民徙塞下” 入粟拜爵
2008/2/16
武帝以前高祖、惠帝和高后时期,由于国势不振,汉朝试图通过和亲来“约束”匈奴侵扰。但是,匈奴一再背约的现实,迫使汉朝统治者对以往单纯依靠和亲以消弭匈奴入寇的政策进行反思和调整。文景之世,在继续与匈奴和亲的同时,还采取了向西北边地移民和入粟于边以拜爵、除罪,建立官营牧马苑和鼓励民间养马等积极防御措施,使汉朝在西、北边塞的被动局面有所改变,从而为汉武帝武力反击匈奴创造了条件。
十六国时期的政治感生神话与民族融合
十六国 政治感生神话 民族融合
2008/2/15
十六国时期存在大量的政治感生神话,它们大多并非少数民族自身历史文化的产物,而是少数民族统治者在民族融合背景下将不同时期的汉文化历史传说、神话故事、宗教思想等文化因素重新综合的结果。
我国古史籍中“别种”“别部”考辨
别种 别部 原因 影响
2008/2/15
通过对我国古史籍中有关“别种”史料的研究,认为“别种”是我国古代史家在著史时为了划分民族之间、部落之间或部落与民族之间的关系,以及表示国外民族之间、国家之间或民族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时所采用的一种表达方式。同时认为“别种”与“别部”在我国古史籍中所表达的意思并不相同。并对史家在记载中出现“别种”的原因,以及“别种”这种记载法对我国后世史家在少数民族的记载和划分方面的影响做了探讨。
《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
2007/12/24
本书运用“边缘研究”方法,对“华夏边缘”作了新的解读。作者认为,所谓“边缘研究”,就是“这种研究法将研究的重点由民族的内涵转移至民族的边缘”。并由此通过对“华夏生态边界的形成”、“华夏族群边缘的形成与扩张”、“华夏族群边缘的维持与变迁”等的论述,用以揭示在特定的资源竞争与分配环境中,华夏边缘如何形成与变迁,华夏如何借历史记忆与失忆来凝聚、扩张,以及华夏边缘人群如何借历史记忆与失忆来成为华夏或成为非...
台湾的“族群政治”与“国家认同”
2007/12/19
从一般意义上讲,台湾的民族问题主要是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族际关系问题,所以按照西方族群(ethnic
group)的划分标准,台湾“应该只有汉民族和台湾原住民两大族群”(杨仁煌:《谈文化与族群关系》)。但是,由于台湾政治多元化和汉族群体在“差异政治”条件下的“省籍”分化,台湾的“族群认同”又表现出社会学、政治学意义上的群体分化与认同。所以,以所谓“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