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中国语言 >>> 汉语研究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搜索结果: 151-165 共查到中国语言相关记录493条 . 查询时间(2.204 秒)
张玉来,男,山东临沂人。先后获得山东师范大学(1984)、山东大学(1987)、南京大学(1998)学士、硕士、博士学位。2000年评为教授。1998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2年获博士生导师资格。曾任山东大学讲师、山东师大教授、苏州大学教授、韩国蔚山大学中文系任客座教授、台湾东海大学访问教授等。多次赴日本、韩国、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参加学术活动。倡导“汉语历史音韵学高端论坛”。主要从事汉...
马清华,1964年生,博士,南京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学科教授,博士生导师(1.汉语语法学和语义学方向;2.对外汉语教学研究/汉语国际教育研究方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现代汉语和语言学专业,主攻语义学和句法学。中国语言学会会员,中国民族语言学会会员、全国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理事、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员,《MACROLINGUISTICS》(ISSN 1934-5755)杂志主编。论文主要发表于中...
罗维明,1957年10月29日生,江西省吉安市人。1964年9月进入吉安文山三小读书,1971年1月毕业。1971年2月进入吉安五中读书,1973年7月毕业。1973年11月26日插队于江西泰和县冠朝公社,1976年1月返城于吉安市广播站工作。1979年10月至1982年7月在吉安师专中文系读书,毕业后在吉安市十一中、五中教书达八年之久。1990年9月考取杭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师从水渭松先生,攻读先...
吴长安,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国际汉学院教授,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博士生导师,并任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董事长、编审。兼任中国语言学会理事、全国现代汉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吉林省语言学会副会长、吉林省编辑学会学术顾问,并兼任北京语言大学“国家语委‘中国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研究中心’”研究员、苏州大学汉语及汉语应用研究中心研究员。为《中国社会科学》《语言教学与研究》《海外华文教育》等专业期刊审稿专...
毕玉德,韩语语言文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最高学位:博士。研究方向:朝鲜语语法;计算语言学;句法语义学;本体语义学;术语学。1.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面向语言信息处理的朝鲜语连接词尾知识库研究(16BYY157)
2.国家新闻出版改革发展项目库:基于网络的多语种军事术语多向检索平台(执行)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向信息处理的朝鲜语句法语义词典的构建(6067...
“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以下简称语保工程)自2015年启动以来,众多专家学者积极投身于语言资源的保护工作。在语保工程的实施过程中,专家学者开展顶层设计,制定规范标准,研发技术工具,开展田野调查,有力地推动了我国语言资源的调查、保存、研究和开发应用。今日,语宝正式推出“语宝有约”系列专栏,邀您一起和我们倾听语保人的故事。
金振杰,男,吉林和龙人,文学博士,2001年至今,任教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东方语学院朝鲜(韩国)语系,现为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东方语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学术兼职有国际高丽学会亚洲分会理事、中国朝鲜-韩国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翻译协会专家会员(韩国语)。主要研究领域:朝鲜(韩国)古典文学、韩国文化、中韩翻译。
郭孟秀,男,民进会员,1965年9月6日出生于黑龙江省虎林县。1988年毕业于天津南开大学图书馆学专业。2004年毕业于黑龙江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获硕士学位,2009年毕业于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获文化哲学博士学位。现为黑龙江大学满族语言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黑龙江省满语研究所副所长,《满语研究》副主编,博士生导师,研究员。兼任黑龙江省满通古斯语学会秘书长,中国阿尔泰学会理事,中国民族理论学...
戴昭铭:男,1943年生,浙江天台人。1968年毕业于黑龙江大学中文系,1982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获硕士学位。黑龙江大学 文学院 教授,汉语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黑龙江省研究生优秀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兼任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语言学科评审组成员、国家语言文字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汉语语汇分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语言学会理事、全国方言学会理事、中国应用语言学会理事、省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
殷树林,男,1978年12月生,安徽来安人。2000—2003年在黑龙江大学师从吕冀平教授攻读硕士学位,2003—2006年在福建师范大学师从林玉山教授攻读博士学位,2006—2009年在南开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师从马庆株教授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3年硕士毕业后留黑龙江大学文学院任教,现为黑龙江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副院长,兼任中国语言学会理事、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理事、黑龙江省语言...
肖奚强,南京工业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系部:汉语国际教育系  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专长:现代汉语语法,第二语言教学与习得理论。主持省部级项目7项,参与部级重大项目1项。主持国家项目4项(其中1项为国家重大项目子项目主持人)。
司罗红,男,1981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文学博士。现为郑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科带头人;河南省“中原千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郑州大学青年拔尖人才。先后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语文》《外语教学与研究》《澳门语言学刊》等核心报刊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1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获得河南省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河南省高校社科优秀学者奖1项。
黄河中下游地区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我国历史早期夏商周文明发展的高峰即汇合在这里,与其相伴随的还有源远流长的汉字文化长河。作为中华文明标志之一的古汉字,最早就是在位于黄河流域的中原大地上孕育、成熟并被世代传承的。比起世界其他类型的文字,汉字以强烈的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强大的超方言性、严密的构形体系和无与伦比的书法审美内涵而著称于世,最典型地反映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
古文字学是事关文化传承的“绝学”和冷门学科。“强基计划”将古文字学专业列入招生和培养范围,是在改革创新古文字学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是对选拔培养知识结构合理、创新能力突出、有志于奉献古文字学研究的后备优秀人才的一次有益探索。
廉州方言代词存在一定程度的内部差异,这点常为学界所忽视。经田野调查发现,廉州方言代词的内部差异首先主要体现在词汇方面,同一类词不同方言点选择的具体词语不同;其次体现在语音方面,即便选用的是同一个词,但不同方言点的发音也有所差异;语法上的差异则不明显。而就廉州方言代词内部差异的程度来看,以人称代词间的差别最大,指示代词次之,疑问代词最小。学界有关廉州方言代词词源的研究,仍有不少值得商榷之处。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