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数学 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 物理学 化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总论 大气科学 地球物理学 地理学 地质学 水文学 海洋科学 生物学 科学技术史
搜索结果: 46-60 共查到理学 DNA相关记录2295条 . 查询时间(0.977 秒)
2023年12月21日,上海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孙博课题组在学术期刊Advanced Science上在线发表题为“Joint efforts of replicative helicase and SSB ensure inherent replicative tolerance of G-quadruplex”的研究论文,报道了复制型解旋酶和单链DNA结合蛋白协同工作,以保证复制过程中复...
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任充华研究员和李胜教授团队从分子水平系统揭示了DNA胞嘧啶甲基化(5mC)如何调控德国小蠊的绒毛膜形成和受精过程,拓宽了大家对表观遗传调控昆虫生殖的认识。2023年12月12日,相关成果以article形式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
北极熊是很难追踪的动物。科学家必须勇敢地面对寒冷的北极环境来进行观察,如果想要收集北极熊的遗传信息,通常不得不需要捕捉动物,而这对研究人员和北极熊来说都是一个冒险的提议。一种新的方法可能会提供帮助。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专利:微环DNA基因载体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2023年11月17日,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丁宝全研究员课题组在利用DNA纳米机器递送基因编辑系统进行靶向基因治疗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以A DNA Origami-Based Gene Editing System for Efficient Gene Therapy in Vivo为题,发表在Angew. Chem. Int. Ed.杂志上(DOI: 10.1021/anie. 2023150...
1953年美国科学家沃森和英国科学家克里克提出了DNA双螺旋模型,标志着分子生物学的诞生,从此拉开了现代生命科学的帷幕。DNA结构的发现让人类认识了生命的“书写”规律,也给未来的世界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携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央视频,推出2023《科学家讲科学》科普栏目,听院士名家畅谈20期科技热点,共享奇妙科普旅程。
2023年10月13日,《核酸研究》(Nucleic Acids Research)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吴薇研究组与广州国家实验室完成的最新合作研究成果(DNA Damage Atlas: an atlas of DNA damage and repair)。该研究整合开发了首个DNA损伤修复高通量测序数据的数据资源库(DNA Damage Atlas,DDA)。̳...
2023年10月13日,国际学术期刊Nucleic Acid Research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石建涛研究组与上海交通大学合作的最新研究成果“mHapBrowser: a comprehensive database for visualization and analysis of DNA methylation haplotypes”。这...
2023年10月17日,厦门大学、四川大学、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联合在Current Biology上发表了题为“Ancient genomes reveal millet farming-related demic diffusion from the Yellow River into southwest China”的研究论文。Current Biology为中国科...
近日,上海科技大学陈佳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Jin-Soo Kim教授在国际学术期刊Nature Reviews Molecular Cell Biology上发表了题为“Base editing of organellar DNA with programmable deaminases”的综述论文,详细介绍了细胞器DNA碱基编辑工具的发展及其在动物线粒体DNA和植物质体DNA上的应用,讨论了目前...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专利:DNA结合蛋白的检测方法
本发明涉及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DNA骨架位置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DNA关键点的确定;DNA空间构象使用粗粒化统计势能函数大规模的搜索;针对第二步到的构象,使用精细的可极化力场对序列进行细选。本发明采用序列分析蛋白核酸界面残基,这些界面残基可以显著的减少关键格点,明显的提高搜索速度,使得搜索更具有针对性。
近年来,随着我国各地区不同遗址人类骨骸和沉积物样本的采样实验与攻关研究,数百例距今100,000-100年人类古基因组数据得以发表,绘制出东亚此前不为人知的早期人类迁徙、演替及内外交流互动的复杂历史图景。本报告将聚焦近年来东亚人群古基因组研究的重要进展,解读古DNA所揭秘的东亚灭绝古人类及不同阶段现代人演化的历史。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研究员张钠课题组,依托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SHMFF),揭示了G四链体中自发进行基于非经典Hoogsteen氢键配对的新型DNA链置换反应,实现了G四链体重组装。该团队解析了由一条靶标链和两条富G短链探针构成异三聚G四链体的核磁共振溶液结构。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化学会志》(JACS)上。
DNA损伤应答与修复经历“进入-修复-恢复” (Access-Repair-Restore,ARR)三个生物学过程。核小体稳态对于DNA损伤应答及信号解除、基因转录瞬时激活与抑制至关重要。单就组蛋白赖氨酸乙酰化来说,乙酰化介导染色质松弛以便DNA修复推进或促进基因转录;去乙酰化则造成致密染色质结构以保护遗传物质不受损失或抑制基因转录,因此染色质松散被认为是DNA双链断裂修复(DSBs)的先决条件。...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