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数学 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 物理学 化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总论 大气科学 地球物理学 地理学 地质学 水文学 海洋科学 生物学 科学技术史
搜索结果: 121-135 共查到理学 DNA相关记录2295条 . 查询时间(0.191 秒)
2023年4月24日,国际学术期刊Cell以Research Article的形式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孟飞龙研究组的最新成果“Mesoscale DNA Feature in Antibody-Coding Sequence Facilitates Somatic Hypermutation”。该研究基于经典生化方法与高通量测序技术,建立了体外...
2023年4月12日晚19:00,第⑧讲植研青年谈交流分享会在植保楼B103举行。本次活动邀请博士赖艳进行交流分享,田里副教授作为嘉宾导师进行点评。此次交流分享会上,赖艳博士分三个部分介绍了中国草蛉科昆虫DNA Barcoding数据库的构建与应用。
两栖爬行动物总体形态较保守且存在趋同现象,给传统分类带来了困难,仅仅使用形态学的鉴定标准极大地影响了对其物种多样性的正确评估。DNA条形码技术由于采用数字化形式,使样本鉴定过程能够实现自动化和标准化,突破了对传统形态经验的过度依赖,不受生物体发育阶段的限制,可弥补传统形态学鉴定方法的不足。DNA条形码技术与传统形态学分类方法相结合不仅可以快速、准确的对物种进行鉴定和分类,还可能发现许多潜在的物种。
两栖爬行动物总体形态较保守且存在趋同现象,给传统分类带来了困难,仅仅使用形态学的鉴定标准极大地影响了对其物种多样性的正确评估。DNA条形码技术由于采用数字化形式,使样本鉴定过程能够实现自动化和标准化,突破了对传统形态经验的过度依赖,不受生物体发育阶段的限制,弥补传统形态学鉴定方法的不足。DNA条形码技术与传统形态学分类方法相结合不仅可以快速、准确的对物种进行鉴定和分类,还可能发现许多潜在的物种。
2023年3月18日,Science Advance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付巧妹团队和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四川大学考古科学中心、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等合作完成的针对青藏高原地区古人群开展的大规模、系统性的古基因组研究成果。通过与考古学家合作,付巧妹团队在青藏高原不同区域30多个遗址中获取97例青藏高原古代人类个体的核基因组,运用遗传学的手段系统地还原了青藏高原5,10...
DNA分子中编码并存储数字信息,可实现高密度、低能耗、超长寿命的数据存储,是打破大数据存储瓶颈的潜力技术之一。虽然主流的寡核苷酸池存储可借助高通量合成和测序技术存储海量数据,但数据读取依赖大型测序仪和专业生化操作,且多次提取后有数据耗竭的可能,因此不适用于存储具有频繁读取需求的数据。近日,北京大学在《Advanced Science》发表题为“Mobile and self-sustained ...
DNA分子中编码并存储数字信息,可实现高密度、低能耗、超长寿命的数据存储,是打破大数据存储瓶颈的潜力技术之一。虽然主流的寡核苷酸池存储可借助高通量合成和测序技术存储海量数据,但数据读取依赖大型测序仪和专业生化操作,且多次提取后有数据耗竭的可能,因此不适用于存储具有频繁读取需求的数据。2023年3月31日,北京大学在《Advanced Science》发表题为“Mobile and self-su...
2023年3月24日,上海市免疫学研究所叶菱秀团队在Science Immunology期刊在线发表了题为“DNA Repair Mechanisms That Promote Insertion-Deletion Events During Immunoglobulin Gene Diversification”的研究论文。该论文鉴定了在抗体多样化过程中低频率DNA片段插入事件和±1bp缺失或插...
现代人何时涉足青藏高原并永久定居?青藏高原人群如何适应高原环境?他们的独特遗传特征历经了怎样的演化过程?5000多年来青藏高原内部之间及与外部地区人群如何交流互动?……被誉为“世界屋脊”“地球第三极”的青藏高原上的这些议题长期以来备受关注。
近日,实验室成员夏乾峰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在国际期刊《Biosensors Bioelectronics》(中科院分区一区,IF:12.545)上发表,论文题为“AuNPs@MoSe2 heterostructure as a highly efficient coreaction accelerator of electrocheluminescence for amplified immunos...
DNA折纸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DNA自组装技术,主要通过一条长单链DNA自组装或与若干短链DNA互补配对组装形成具有特定形貌和尺寸的DNA纳米结构。近十多年的发展使该技术所能制备的纳米结构,已经由简单的二维图形(如二维片、笑脸等纳米图案)拓展到了复杂的二维图形如海豚结构,甚至更复杂的三维纳米结构。DNA折纸具有可编程以及可寻址等特性,可作为模板应用于各种纳米材料的精细化制备,从而给纳米材料科学...
DNA损伤应答机制研究是最基础的生物学问题之一。近日,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湖北洪山实验室教授严顺平团队在国际期刊《欧洲分子生物学学会杂志》(EMBO Journal)发表了研究论文。该论文发现, SMC5/6复合体通过招募PAF1复合体介导DSB位点组蛋白H2B的单泛素化,从而促进同源重组修复。这不仅揭示了SMC5/6调控DNA损伤修复的新机制,而且发现了PAF1C具有转录调控之外的新功...
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它的准确复制和传递是生物的生存基础。但是,很多外源因素(如紫外线、电离辐射等)和内源因素(如活性氧、复制错误等)会导致DNA损伤。如果这些损伤不能被修复,就会影响复制、转录等最基本的生物学过程,进而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物种繁衍。目前,DNA损伤应答机制研究是最基础的生物学问题之一。
2023年2月16日,王静研究员课题组及临床合作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发表了题为“Oxidized mitochondrial DNA induces gasdermin D oligomerization in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的研究论文。该论文首次通过双光子活体成像捕捉到中性粒细胞在活体狼疮小鼠肾小球毛细血管释放DNA的...
DNA合成是生命科学、生物医学、材料学及信息存储等众多领域的关键共性技术。当前DNA合成主要依赖化学合成法,其合成长度及成本存在难以逾越的极限,无法满足生物制造领域日益增长的需求。酶促DNA合成则在合成速度、长度、效率及成本等方面拥有化学合成无法比拟的潜力,成为DNA合成技术发展的前沿方向。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