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物理学 >>> 无线电物理 >>> 量子无线电物理 >>>
搜索结果: 76-90 共查到量子无线电物理相关记录123条 . 查询时间(1.757 秒)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领导的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在超冷费米气体中的拓扑相变方面研究取得重要进展:该实验室邹旭波教授与易为教授分别同他们的合作者在理论上预言并刻画了一种同时具有非零配对质心动量及非平庸拓扑性质的新奇配对超流相。两项研究成果分别在线发表于10月28日刊出的同一期《自然·通讯》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领导的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在高维量子信息存储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该实验室史保森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携带轨道角动量、具有空间结构的单光子脉冲在冷原子系综中的存储与释放,证明了建立高维量子存储单元的可行性,迈出了基于高维量子中继器实现远距离大信息量量子信息传输的关键一步。这项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自然·通讯》上。
最近,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领衔的自由空间量子通信团队彭承志、张强研究小组,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了无局域性漏洞的量子纠缠关联塌缩的速度下限测量。该研究成果发表在近日出版的《物理评论快报》上。
2013年6月19日至21日,“低维量子多体系统理论和实验”国际研讨会在武汉召开。会议由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主办,中山大学、重庆大学协办。来自中、法、美、英、澳等9个国家28个所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国内外60余名著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研讨会。共同交流低维量子多体系统研究的最新进展、把握其发展方向。
随着气象设备的列装数量大幅度增加, 传统型10 m有拉索风杆由于受场地、人员编制的限制愈来愈不适应气象台站的安装、维护需求, 因此设计了一种占用场地少、操作方便、安装简单、能实现单人维护的10 m无拉索风杆, 文章介绍了其设计思路及其结构组成, 经布点使用验证, 可满足气象台站设备安装及观测需求。
2013年3月7日,受欧委会的委托,欧盟量子技术(Quantum Technologies)应用高层圆桌会议在欧盟联合研究中心(JRC)总部举行。欧盟企业与工业总司长和欧盟联合研究中心主任出席了会议,应邀参加会议的代表包括在量子技术领域取得突出成就,并获得2012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的Serge HAROCHE,以及成员国、科技界和工业界的高层代表。
采用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对井下人员和车辆进行准确定位是矿井作业安全保障的重要技术手段,但因井下巷道的空间半封闭特征和无线信号在巷道内传输的多径衰落等原因,使得传统平面和三维定位算法不能完全适用于井下巷道中的移动节点定位。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RSSI加权质心定位算法,该算法在巷道内节点分布模型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巷道内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异构性和移动性,将异构节点最大通信半径引入到权值...
秤对人们来说并不陌生,而上海交大物理系朱卡的教授团队发明的“光秤”,有望通过对生物DNA分子的质量、染色体的质量等高精度光学测量,来检测人体内的癌细胞。 在量子信息和量子测量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对量子奇异世界的探索已成为各国研究学者的不懈追求。朱卡的教授和李金金博士以量子光学和纳米材料为研究基础,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纳米光学质谱仪,也就是“光秤”,“这将为量子测量技术、纳米技术、生物医学技术的发展...
最近,由中科院物理所和清华大学等机构的科研人员组成的团队,首次成功实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该结果于3月14日在线发表于美国《科学》杂志。 在凝聚态物理领域,量子霍尔效应研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发现整数量子霍尔效应与分数量子霍尔效应的科学家分别获得1985年和199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日前公布2012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团队“可扩展量子信息处理取得系列重要进展”入选其中。实现实用化量子计算和远距离量子通信的关键是,通过发展多粒子量子系统相干操纵技术实现可扩展的量子信息处理。潘建伟研究小组利用自主发展的高亮度、高纯度量子纠缠源技术,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八光子薛定谔猫态。同时,他们利用八光子纠缠簇态,在国际上首次实验实现了拓扑量子纠错...
量子路由器是全量子网络中一个重要的量子器件。该研究基于973计划重大科学问题导向项目全量子网络项目,由著名计算机专家、图灵奖得主、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教授姚期智领军。据悉,前不久,姚期智团队首次在实验中演示了全量子路由器,实现了量子控制信号控制量子信号所经的路径。美国《连线》杂志称,科学家利用基于纠缠光子的量子路由器展示量子网络,清华大学的科研人员建造了世界上第一个量子路由器。
记者从2013年1月21日在京开幕的第16届量子信息处理国际会议上获悉,我国在全量子网络研究领域取得关键技术突破,研制出世界上第一个量子路由器并在实验室成功演示。 量子路由器是全量子网络中一个重要的量子器件。该研究基于973计划重大科学问题导向项目全量子网络项目,由著名计算机专家、图灵奖得主、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教授姚期智领军。据悉,前不久,姚期智团队首次在实验中演示了全量子路由器,实现了量子...
量子通信、测量与计算(QCMC)国际大会组委会近日宣布,授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潘建伟院士2012年度国际量子通信奖(International Quantum Communication Award),以表彰其在量子物理和量子信息研究领域、特别是在量子通信实验研究领域的卓越贡献。该奖项将于今年8月1日在第11届QCMC国际大会上正式颁发。QCMC国际大会每两年举办一次,是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领域水平最...
量子通信技术研究是当前国际上量子信息科学领域的热点,未来发展趋势主要是在保证通信绝对安全性的前提下,追求更远的通信距离、更广的覆盖范围、更高的通信速率,为国家的信息安全做出贡献。实现远距离量子通信的路线图是通过光纤实现城域量子通信网络、通过中继器连接城域网络构建城际量子通信网络、通过卫星中转实现广域量子通信。为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科院于2007 年启动了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远距离量子通信实验研...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潘建伟院士及其同事包小辉、赵博等同德国研究人员合作实验,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将长存储寿命和高读出效率在单个存储器内结合起来,向可升级长程量子通信及可升级光学量子计算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这项成果于5月20日发表于英国《自然》杂志的子刊《自然—物理学》上。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