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物理学 >>> 凝聚态物理学 >>> 半导体物理学 >>>
搜索结果: 121-135 共查到半导体物理学相关记录682条 . 查询时间(6.237 秒)
山东大学2021年硕士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半导体物理考试大纲。
广东工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科目半导体物理试题。
吕文辉,男,1981年出生,博士、四级教授、硕士生导师。湖州市1112学术技术带头人。
掺杂在调控材料体系的物理化学性质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n-p共掺杂方法借助n型和p型掺杂物间强的静电相互作用,能够解决一些材料体系研究中存在的关键性问题,进而有效的改进这些体系的某方面特殊性质。本文中,将首先介绍n-p共掺杂方法;然后,分别从非补偿性n-p共掺杂和补偿性n-p共掺杂出发,对近些年来,明确利用n-p共掺杂方法,在稀磁半导体、石墨烯以及拓扑绝缘体等不同材料体系自旋电子学性质的相关研究进行...
吴曙东,扬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半导体低维结构的物理特性计算;半导体自旋电子学。获奖:获2012-2013年度扬州大学最受学生欢迎的任课教师;获2012-2013年度扬州大学最受学生欢迎的班主任;获2003年湖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奖。
于永芹,深圳技术大学工程物理学院教授;2005年以来先后承担了大学物理、半导体物理、大学物理实验、光电子学的本科生教学工作;2010年获得优秀实习指导老师称号,获得2010年深圳市优秀班主任。
陶永春,男,1967年出生,博士,南京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97-2002年在南京大学物理系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师从于邢定钰院士。2002年8月至今在南京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任教。主要从事基于磁性半导体、传统超导体、非传统超导体、多能隙超导体(铁离子型)、拓扑绝缘体、拓扑超导体、石墨烯的超导自旋电子学研究。先后在Phys. Rev. B等国外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SC...
近日,电子信息(微纳技术)学院青年教师杨振宇博士在Nature Index著名学术期刊《Applied Physics Letters》上发表了题为“The photovoltaic and photoconductive photodetector based on GeSe/2D semiconductor van der Waals heterostructure”的研究论文。该论文被编辑选...
翟剑庞,教授,长期从事LED衬底晶体生长,磷酸铝沸石晶体生长,碳纳米管和低维量子结构材料的组装、表征及其光学特性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主要讲授“光电检测技术”、“半导体材料”、“半导体薄膜技术与物理”、“纳米材料与器件”等课程。曾入选第七批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校级培养对象、中山市先进工作者、深圳大学“荔园优青”。先后在Phys. Rev. Lett, Chem. Mater, Appl. Ph...
近日,中国科学院系列年度报告《2019科学发展报告》《2019高技术发展报告》正式发布。中科院院长白春礼以“为建设科技强国打下坚实基础”为题为报告作序。该系列报告旨在使国家决策层和社会公众更好地了解科技方面最新进展。报告由中科院组织科学家和相关领域权威专家编纂,重点分析综述每年世界和我国科学与高技术等方面发展的重大创新成果、主要发展趋势、重要科技政策与战略,提出有关政策建议,具有科学性、前沿性和权...
胡蓉,副教授,1990年毕业于东南大学半导体物理与器件专业,工学学士。主讲课程: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等专业基础课,获得2016-2017年度校优秀教师。参与三项教改项目,多项横向课题,发表论文5篇,出版教材一本,副主编。
丁锦滔,副教授,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系半导体物理与器件专业;曾任职于电子部第十研究所,1994年至今任教于成都工业学院。在校期间除了教学工作外还承担过成都工业学院电加工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工作,学校产学研办公室工作,在各级刊物先后发表二十余篇科研论文,主持并完成多项四川省省级科研项目。指导学生双创项目获得省级和国家级评审通过,获得”全国电工电子基础实验教学案例设计竞赛一等奖“等荣誉。
衡成林,2017年9月-现在北京理工大学物理学院,副教授。研究领域:硅基纳米半导体的制备、表征和发光;稀土掺杂纳米半导体材料发光;纳米半导体材料电荷存储性质;利用正电子湮灭谱(PAS)探测掺杂氧化物结构等。在国际上首次报道了含锗(Ge)纳米晶MIS结构的电荷存储性质,成果发表在APL上,分别被引用133次和50次;首次研究报道了Ge纳米晶和稀土铒离子共掺杂氧化硅薄膜的发光性质,成果被APL审稿人评...
王刚,2019 – 至今,北京理工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低维半导体材料光学实验研究,通过对材料能带结构、自旋属性等基本性质的理解,探索其在光电器件和量子调控领域的应用方案。具体研究内容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 低维材料及其异质结构中自旋、能谷自由度的基本属性及其与光的相互作用;2. 新型二维材料中激子相关的多体效应及其应用方案;3. 设计构建基于二维材料的复合结构并探索其中新奇物理...
江兆潭,1993-1997年山东师范大学本科。1997-2000年山东师范大学硕士。2000-2003年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博士。2003-2005年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博士后。2005年起,在北京理工大学工作。2008年9月-10月为意大利国际理论物理中心访问学者,2009年9月-2010年6月美国Oklahoma State University 访问学者。曾获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优秀奖、中...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