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天文学 >>> 天体力学 天体物理学 天体化学 天体测量学 射电天文学 空间天文学 天体演化学 星系与宇宙学 恒星与银河系 太阳与太阳系 天体生物学 天文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76-90 共查到天文学相关记录141条 . 查询时间(2.253 秒)
孙正文,男,民族:汉族,职称:研究员,学历:本科,学位:学士,担任职务: 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党委书记、副台长、研究员、研究生导师,中国天文学会会员,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新疆天文学会常务理事,新疆无线电协会常务理事。研究方向:天文技术与方法。主要从事高灵敏度微波接收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研究,主持和参加完成了20多项科研课题,其中包括作为主要参与者参加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科院重要方向性项目...
陈熙萌,男,1966年10月9日,生陕西省人,教授,博士生导师,1989年毕业于兰州大学现代物理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98年毕业于兰州大学现代物理系(获理学博士学位)。在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工作。研究方向: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
张秀忠,男,中共党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70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无线电系计算技术与装置专业。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从事VLBI相关处理机研制工作,并于2003年主持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FX型VLBI相关处理机。曾与德国马普地外物理研究所工程师共同研制ROSAT卫星星载实时容错控制计算机,该计算机在轨稳定运行8年。为此,张秀忠于1991年获得美国国家宇航局(NASA)“小组成就奖”。张秀忠是天文...
陶隽;男;南京大学天文系天体物理专业毕业,1992年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参加工作,2000年上海天文台在职博士研究生毕业。2010年任研究员。目前兼任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会员、上海天文学会理事等职务。
林伟鹏,男,主要研究包括脉冲星辐射机制,星系的多色测光与光谱观测,类星体吸收线系统的半解析模型,暗物质晕的形成、结构和演化,星系形成的理论模型和数值模拟。其它感兴趣的领域包括:早期宇宙学,微波背景辐射,暗能量与暗物质,角动量问题,引力透镜等。 目前主持和参加的主要研究项目包括:重子对暗晕性质的影响(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主持);星系的形成和星系的活动(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主要参加者);科技部9...
邵正义,男,博士,研究员。佘山1.56米光学望远镜基地主任。199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96年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获理学博士学位。
余文飞,男,1993年起先后在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美国宇航局马歇尔太空中心、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和美国伊利诺依大学香槟分校从事天体吸积、数据分析和空间观测研究工作。博士论文入选2000年“全国优秀博士论文”。2007年入选科学院“引进国外杰出人才”(百人计划),2008年获得院“百人计划”择优支持,2012年“百人计划”终期评审获得优秀(前1/4)。
张鹏杰,男,2003年多伦多大学获博士学位。2003年2月至2005年9月在美国费米国家加速器实验室做博士后。获2005年度第二批中科院“引进国外杰出人才”入选资格。2005年9月到位工作,2007年通过“百人计划”择优支持评审,2010年至2007年已在国际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25篇,他引200余次。其中第一作者16篇,包括两篇PRL。接受终期考核。研究重点:宇宙大尺度结构及其在基础物理中的应用。...
杨小虎,男,2002年在中国科技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2001年7月至2002年6月在德国做访问学者,2003年9月至2005年8月为美国马萨诸塞大学博士后。获2005年度第二批中科院“引进国外杰出人才”入选资格。2005年9月到位工作,2007年通过“百人计划”择优支持评审,2010年接受终期考核。
洪晓瑜;男;从事射电天文研究,主要利用VLBI技术研究活动星系和的致密结构。通过多波段VLBI观测,研究活动喷流星系核喷流结构和偏振的变化,进而研究喷流的自行、活动星系核爆发和磁场变化的联系、以及其辐射特性等。结合其他射电综合孔径(如VLA和MEILIN)的观测研究,从形态上研究活动星系和在不同长度上的喷流结构,探讨活动星系核的射电喷流准直性。目前特别关注具有高能r-ray辐射的活动星系核的射电辐...
陈力.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星系和宇宙学研究中心星团组课题组长;银河系疏散星团与球状星团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研究。疏散星团是一种具有共同起源的恒星系统。由于其自身的特点,疏散星团在银河系(特别是银盘)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疏散星团成员星是研究盘族恒星系统结构和演化的良好样本;疏散星团的宽年龄谱和质量谱又对恒星系统动力学研究极为有利;研究疏散星团在银河系内的分布又能提供银盘整体的结构和演化、银盘的加热机...
沈志强.男.1996年在上海天文台获理学博士学位。1998年7月至2002年9月在日本两家研究所工作为外国人研究员,后在中国台湾中研院天物所做访问学者。他是中科院2002年度第二批“引进国外杰出人才”入选者,2003年9月到位工作。在“百人计划”执行期间,发表(含接受)论文36篇并编辑会议文集1本,其中SCI收录20篇(1篇Nature,第一作者),2006年“百人计划”终期考核为优秀,获后续支持...
黄珹,研究员,男,中科院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现为科技部973计划重要科学前沿领域专家咨询组成员,亚太空间地球动力学国际合作计划(APSG)中央局主任,国际天文学会“相对论基础天文学”委员会的执委。曾任中科院天文创新基地研究团组首席科学家、中科院上海天文台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天文地球动力学研究中心主任。 长期从事卫星动力学、天文地球动力学和空间大地测量等方面的研究,先后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
叶叔华,女,天文学家,1927年6月生于广州,1949年毕业于中山大学数学天文系。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研究员,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该台台长、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副主席、中国科协副主席、上海市科协主席。
高克勤,长江特聘教授,博士学位,博士生导师,专业特长及近期研究方向: 古脊椎动物学,演化生物学,主要课程:脊椎动物进化史,进化系统学。Email: kqgao(at)pku.edu.cn。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