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地球科学总论 >>> 地球科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地球科学总论 水相关记录36条 . 查询时间(0.75 秒)
为研究开挖扰动下隧道围岩渗透突水演化规律,基于流固耦合相似理论,以水泥和石膏为胶结材料、砂为骨料,通过大量室内试验配置一种能够满足弹性模量、强度、亲水性、孔隙率、渗透系数以及软化系数等要求的流固耦合相似材料。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优化相似材料的配比试验,研究各因素(砂粒径、膏砂比、灰砂比、水砂比)对相似材料力学与水理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将该流固耦合相似材料应用于隧道突水物理模型试验中。研究结果表明:该流固...
通过流体包裹体的镜下观察及均一温度测定,对琼东南盆地乐东—陵水凹陷中新统储层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成藏期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流体包裹体主要沿石英愈合裂隙呈带状分布,部分在石英颗粒边部分布或切穿多个碎屑颗粒;主要包括盐水包裹体、液烃包裹体、气烃包裹体和气液烃包裹体四种类型,其中烃类包裹体呈三期发育,荧光下多为黄色—蓝白色,有机质成熟度较高;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呈不连续分布,峰值主要集中在130~150 ...
在低场核磁共振(NMR)岩心分析过程中,注意到碳酸盐岩的弛豫时间(T2)分布有时存在如下异常:束缚水状态下,T2分布中的短弛豫较饱水状态下更为突出。为了弄清该现象的机理,首先梳理了NMR在多孔介质领域应用的基本理论,然后选取伊拉克一油田上白垩统不同物性类型的碳酸盐岩进行离心实验,并将碳酸盐岩的物性、孔隙结构同其T2分布(包括饱水状态和束缚水状态)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了T2截止值法和谱系数法在表征孔隙...
为了研究不同类型(Ⅰ型和Ⅱ型)低熟烃源岩在高温条件下(250℃~550℃)的生烃和排烃演化规律,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油气资源研究中心梁明亮博士等利用辽河盆地沙河街组低演化烃源岩模拟其生排烃过程。对不同温度条件下排出液态产物、残渣抽提物进行分离、并对饱和烃馏分进行了GC-MS分析。对比研究发现:在350℃以下,主要产物和生物标志物组成相似,但在400℃(400℃~550℃)以上温度条件下...
自然界, 冲积平原在垂直剖面上一般都由若干个含水层和弱透水层组合而成, 形成较为复杂的含水层系统. 对于含水层系统中的含水层水动态与水均衡研究较多. 然而, 相邻承压含水层的弱透水层水动态与水均衡特征研究的却很少, 这主要是因为我们一直以来认为弱透水层是隔水层或相对隔水层, 作为水资源量其贡献率很小, 因此很少专门给予重视和得到必要的研究, 时常将弱透水层忽略或者作为一种补给边界处理...
王中良, 男,1970年11月生,理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天津市特聘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994年7月毕业于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获学士学位。1997年8月和2001年8月分别于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获理学硕士和博士学位。2002年3月至2004年3月,在日本国立放射线医学综合研究所做JSPS博士后、客座研究员。2001年8月起,任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2004年11月起,...
湿地地表水—地下水之间的水量与水质交互作用是影响湿地水文过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的重要机制。从湿地地表水—地下水交互作用的内涵、影响因素、界面效应及其研究方法与模型等5个方面,归纳总结了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成果。分析认为:湿地地表水—地下水交互作用受到地质/水文地质条件与水文情势共同控制,对未来变化环境尤其是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是其影响因素研究关注的焦点,在此背景下物理—化学—生物多层次环境界面之间的“激励...
以石家庄平原区作为研究区域,运用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阐明农用地下水开采量与降水量及小麦—玉米种植规模之间的关系。降水量与农用地下水开采量之间的相关系数较小,但作为农作物需水的重要水源,降水量通过影响农业地下水开采强度影响地下水开采总量。农业地下水开采强度在丰水年时明显减小,在枯水年时明显增大。小麦和玉米作为主要的耗水型作物,其种植面积与农用地下水开采量关系密切,随小麦—玉米种植面积的增加(减小),农...
应用FVCOM海洋模式,建立长江口附近海域海洋模型。通过径流、风场、潮汐、斜压和背景流场等不同环境因素下的数值模拟并结合“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长江口区域的调查资料进行分析,对长江冲淡水的扩展情况进行研究。数值实验再现了长江冲淡水在夏季的转向现象,通过实验对比分析发现长江冲淡水的转向主要是受风场控制,其中斜压效应、潮汐潮流、背景流场对冲淡水的转向影响不明显。长江径流和潮汐潮流只影响长江口...
受到日益加剧的全球变暖趋势的强力驱动,极端降雨及与之相伴的山区流域植被发育斜坡的群发性失稳事件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多山国家的发生频率越来越高,因此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到目前为止,降雨—滑坡领域的现有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并无成因联系的降雨事件与滑坡事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及斜坡岩土体水岩相互作用方面,而降雨→滑坡过程链的基础环节——降雨向地下水转化方面的研究成果无论对渗透介质还是渗透过程的刻...
地下水年龄是重要的水文地质参数,它直接揭示了地下水的循环时间和更新能力。由于不同同位素半衰期不同,导致的测年精度和范围各异,致使华北平原深层地下水年龄存在诸多争议。虽然地下水4He测年方法已经得到应用,但是对地下水中4He多种来源的认识依然不足。通过系统采集和分析华北平原保定—沧州深层地下水中惰性气体含量及其同位素组成,采用大气成因(AIR和ASW)、地壳成因(CRUST)和地幔成因(MORB)三...
浮游植物水华作为近海重要的生物过程,其动态变化对生态系统内的能量传递、生产力水平和各生源要素的循环等均有重要影响。随着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影响研究的深入,浮游植物水华生物气候学研究已成为当前生物海洋学研究的热点。综述了浮游植物水华的研究历史、研究方法及其发生发展的动力学机制,重点评述了气候变化对浮游植物水华动态的影响及国际上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利用遥感叶绿素资料对我国近海海域的浮游植物水华特征进行了初...
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安全的影响是国际上普遍关心的全球性问题,也是我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战略问题。在文献综述基础上,总结提出气候变化与水循环是国际全球变化与水科学领域的重大交叉前沿科学问题之一。针对我国严峻的水资源问题和气候变化影响的巨大风险,提出科学基础研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其中包括关键的科学问题和需要重点开展基础研究的问题。分析表明:水循环要素变化的检测与归因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难点;定量分析和预估...
中国科学院水资源中心学术会议暨专家委员会第四次会议2010年2月6日在北京召开。学术报告会议由中心主任夏军研究员主持。刘昌明院士、黄荣辉院士和曲久辉院士分别针对“水资源研究中心发展问题若干思考与建议”、“黄河上游源区气候变化对径流变化的影响”和“饮用水质的污染问题及控制策略”等问题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