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生物物理学 >>> 生物信息论与生物控制论 生物力学 理论生物物理学 生物声学与声生物物理学 生物光学与光生物物理学 生物电磁学 生物能理学 低温生物物理学 分子生物物理学 空间生物物理学 仿生学 系统生物物理学 生物物理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46-60 共查到生物物理学相关记录2752条 . 查询时间(2.608 秒)
2023年11月29日,科研处联合口腔医学院举办第111期博士论坛,口腔医学院李睿博士作学术报告,学院部分青年教师、学生参加论坛。
庄小威(Xiaowei Zhuang),美国国籍,生物物理学家。1972年1月生于中国江苏。1991年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士学位,1996年获得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学位。2012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2013年当选为美国国家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耶日·杜辛斯基(Jerzy Duszynski),男,波兰国籍,生物学家。1949年3月生于波兰。1971年毕业于华沙大学,1975年获得波兰Nencki生物研究所博士学位,1983年取得波兰Nencki生物研究所科学博士特许任教资格,1993年被波兰共和国总统授予教授称号,2007年当选波兰科学院院士,2012年当选欧洲科学院院士。杜辛斯基教授从1990年起担任波兰科学院Nencki 研究所生物...
2023年11月11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朱笠研究组在《细胞死亡与疾病》在线发表研究论文,报道了线粒体自噬受体FUNDC1参与调节TDP-43进入线粒体及降解的分子机制,为进一步理解神经元细胞中TDP-43的稳态调控机制提供线索。
延斯·尼尔森教授的研究领域主要是代谢工程、工业生物技术、合成生物学和系统生物学。他的主要研究方向制以是改造酵母菌株来生产燃料、化学品、食品添加剂和药品。他的另一研究方向是利用人类代谢图谱的数学模型,来研究各种代谢性疾病的潜在机制,如肥胖症、糖尿病和癌症。延斯·尼尔森教授先后指导过100多名博士生和70多名博士后研究员。迄今为止他已发表论文700多篇,总引用超过70,000次(当前H因子为122),...
大卫·韦茨现任哈佛大学物理系及工程和应用科学学院Mallinckrodt冠名教授。韦茨教授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2010)、美国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2010)、美国工程院院士(2016)。任巴斯夫公司哈佛高等研究中心主任(2007-今),《美国科学院院刊》副主编(2010-今),Journal of Bio-X执行主编(2018-今)。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专利:果蝇电生理检测记录系统及其检测记录方法
2023年11月21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精细化工研究室仿生催化合成研究组研究员陈庆安团队,在异戊二烯的仿生催化转化研究方面取得了新进展。该团队提出了串联催化策略,实现了异戊二烯的环聚、氧化芳构化和亲核加成反应,构建了一系列芳香C10衍生物,并结合相关的机理实验提出了可能的催化过程。此外,该团队还在此反应的基础上进行了聚敛式合成、正交C-H官能团化和杂(萜)基类吲哚化合物的构建,展示了这...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钛及钛合金表面采用仿生方法制备含硅羟基磷酸钙的仿生 溶液和仿生制备方法。仿生溶液中,各离子浓度为(毫摩尔/升,mM):HPO42-,1.0; Ca2+,2.5;Na+,142;HCO3-4.2;Cl-,147;SiO32-,0.5-20.0;SO42-,0.5;Mg2+,1.5; K-...
仿生结构设计能够有效弥补人工材料韧性和强度无法兼顾这一缺陷。然而,当前仿生材料的性能却相当有限,虽然不乏报道了断裂韧性和强度均比天然珍珠母更高的人工结构陶瓷,但这主要得益于其原材料的固有性能而非多级次结构设计。人工仿生材料结构设计带来的性能增强幅度远不如天然珍珠母。实际上,将跨尺度下的多种设计原理集成到一种材料中相当具有挑战性,因为纳米尺度的结构对宏观机械性能的影响难以预测,目前尚未见到能同时控制...
牟德教授出生于1937年,2013年7月起担任美国工程院院长。
植被是典型的地面背景,针对植被的高光谱材料一直是工程领域的重点和难点:一方面,植物叶片具有独特的太阳光谱反射特征,材料需要在整个太阳光谱内与叶片光谱特征一致;另一方面,植物叶片的颜色及光谱特征会发生变化,材料需要具备变色能力。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科学学院研究团队针对上述难题,基于仿生思想研制了一种新型高光谱变色材料(图1)。该材料能模仿落叶植被在绿色和黄色之间的变色现象,且在两种色态下均能复...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颖的光生物反应器,具体来说是在光自养培养过程中,通过检测系统中用于光合作用的光照强度变化和液相二氧化碳浓度,计算二氧化碳量补充速率,进行二氧化碳的动态调节,实现与光强匹配的二氧化碳补给。本发明有效的保证了光合作用中能量与物质输入的协调,尤其适用于以自然光为光源的户外培养。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将向芝加哥大学的研究人员拨款新建一个生命系统中心,重点研究生命物质如何存储、检索和处理信息。
2023年10月21日至22日,“上海市疾病与健康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2023生物信息与计算生物青年人才前沿论坛”在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召开。论坛基于前期党建融合业务联建活动的优秀经验,着力于重点实验室建设,促进生物信息学与计算生物学领域的青年人才交流,推动领域内研究合作及进展,吸引了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上海生物医药技术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南大学等20...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