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遗传学 >>> 数量遗传学 生化遗传学 细胞遗传学 体细胞遗传学 发育遗传学 分子遗传学 辐射遗传学 进化遗传学 生态遗传学 免疫遗传学 毒理遗传学 行为遗传学 群体遗传学 遗传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96-210 共查到遗传学相关记录323条 . 查询时间(4.174 秒)
一个受精卵发育为一个复杂个体,正常体细胞变成肿瘤细胞,细胞作为生命的基本单位,其状态的动态变化既是健康发育的基础也是疾病产生的原因。从光学显微镜对细胞形态变化的观察,到绿色荧光蛋白对细胞基因、表达定位等变化的追踪,再到分子记录器在基因组中稳定写入曾经发生的分子事件,以及单细胞转录组测序的发展,允许细胞全转录组的变化拟时序推测,每一次细胞动态变化记录的技术变革均推动了细胞生物学的发展。既有方法或受限...
北京时间8月12日凌晨,《科学》(Science)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刘默芳研究组与国内外多家实验室合作完成的以LLPS of FXR1 drives spermiogenesis by activating translation of stored mRNAs为题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报道了RNA结合蛋白FXR1可通过液-液相分离激活小鼠后期精...
自然界中部分动物具有成球行为(Conglobation),它们可以在遇到危险时将身体卷曲成球,像犰狳、穿山甲、刺猬、球马陆、球鼠妇等,这些动物都是依赖多个体节的卷曲形成紧密球形,保护了身体腹面、足等脆弱部位。由于昆虫的身体躯干只有头胸腹三个体节,所以具有成球行为的昆虫通常无法形成紧密的球形,身体腹面、足等部位不可避免的会有外露。然而昆虫中也有特例。比如球金龟就是一类能够形成紧密球形的昆虫,因此球金...
2022年8月5日,《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在线发表了题为《三个不同的Atoh1增强子协同调控声音受体毛细胞发育》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刘志勇研究组与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陆发隆研究组合作完成。该研究解析了新生小鼠耳蜗毛细胞的全基因组开放染色质图谱,发现和验证了两个之前未知的At...
生物体在一定的遗传和环境扰动条件下具有维持其状态相对正常的能力,称之为稳固性(Robustness),对于应对遗传突变和适应环境改变具有重要意义。既往研究揭示了多种可赋予生物学过程稳固性的分子机制,包括平行(功能类似)调控通路、基因表达随机性、基因功能剂量补偿、反馈调控、基因网络拓扑结构特性等。然而,多细胞生物的复杂过程(如发育)受到多层次调控,稳固性在其他层级(细胞、组织、器官及个体水平)的表现...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具有博士、硕士授予权的科研单位,自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制度至今,共培养研究生近千名。最近几年来,硕士及博士招生中多项指标均名列全院前十名以内。逐步确立了从招生、培养、学位授予、就业等“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理念。研究生教育在研究所工作中的权重逐年增加,受到历任所领导的重视。目前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设有微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三个二级学科,并设...
基因组三维结构、类器官技术、微生物组学研究、大脑单细胞测序、癌症疫苗……突飞猛进的生物技术不仅推动了科学研究的发展,也渗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着当今人类的生活与健康。对此,《细胞》杂志发布特刊,专题讨论最新生物技术的前沿和发展。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科院古脊椎所”)付巧妹研究员受邀针对古DNA技术的发展与未来撰写评述性论文(第一作者为中科院古脊椎所特别研究助理刘逸宸)...
分子遗传学前沿讲座:RNA structure, a hidden regulator in living cells(时间:2022年7月27日14:00)。
近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生物物理室科研人员在长枝木霉重离子诱变选育及产酶机理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生物质能源领域期刊Biotechnology for Biofuels and Bioproducts上.
细胞氧化还原反应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反应,细胞氧化还原调控广泛参与细胞信号转导及生理和病理过程,因此,揭示细胞氧化还原调控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关于氧化还原调控机制的认识多为编码基因和蛋白,大量的非编码基因对氧化还原调控的作用知之甚少。为此,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畅课题组与中科院院士陈润生课题组合作,在Redox Biology上,发表了题为Long noncoding RNA MAGI2...
2022年7月6日,《自然-免疫学》(Nature Immunolog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孙兵研究组与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合作完成的研究成果(Allergen proteases-activated stress granules assembly and Gsdmd fragmentation control IL-33 secretion)。该研究揭示了过敏原蛋白酶...
一个受精卵是如何从单细胞发育、分化为大量不同类型的细胞、组织和器官,最终构成一个完整的生命体的,一直是发育生物学的基本问题和研究目标。得益于近年来单细胞测序技术和计算生物学的发展,以“DNA条形码”为代表的谱系示踪技术取得了长足发展,例如,发育生物学研究利用该技术明确了包括小鼠、斑马鱼、非洲爪蛙以及海鞘等多种生物的细胞发育谱系。文昌鱼是介于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之间的过渡型动物,是最原始的脊索动物(...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李富花课题组和研究员李新正课题组合作破译了国际上首个深海甲壳动物——深海水虱(Bathynomus jamesi)的基因组,并揭示了深海水虱体型巨大化和深海寡营养环境适应的独特分子遗传机制。
基因组生物学及其未来发展论坛(网络报告):水稻响应高温胁迫的分子遗传调控机制(时间:2022年6月21日10:00)。
新基因是生物表型进化和物种形成的动力和源泉。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基因形成的融合基因,不仅可以绕过漫长而又低效的位点突变带来的有害步骤,又可以通过序列重排而将远源相关或者不相关的功能结构域进行组合,极易产生新的结构特征和新的功能,从而助推物种的适应性演化。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