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遗传学 >>> 免疫遗传学 >>>
搜索结果: 46-60 共查到免疫遗传学相关记录104条 . 查询时间(4.431 秒)
孙云(Sun Yun),女,汉族,1985年生,山东人,教授,博士生(硕士生)导师,南海海洋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骨干成员,海南大学海洋学院免疫及病害防控研究室骨干成员,主要从事海洋生物病害防治及免疫方向的工作。2013年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博士毕业,2015年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 教学情况:主讲课程《微生物学》《微生物与免疫》等。
黎德兵,男,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社会兼职:中国生理协会会员,主要教学工作:主讲硕士研究生《高级动物学》和本科生《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理学实验》、《水生动物生理学》等。主要研究内容:①特种经济动物病理生理;②特种经济动物免疫调控和免疫功能。
2018年1月19日,爱思唯尔发布2017年中国高被引学者(Most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单,1793名最具世界影响力的中国学者入选。我校3位教授继2016年后再次入选,入榜学者总数并列全国第78位。3名入榜教授为数学学科入选者、理学院蒋达清教授,物理学和天文学学科入选者、理学院孙道峰教授,免疫和微生物学学科入选者、原化学工程学院党宏月教授。
2018年1月15日,教育部在京召开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推进会,宣布首批共490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我校24门课程入选,入选数量居全国第二。我校被认定的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均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至少完成了两期教学活动,课程质量高、共享范围广、应用效果好、示范性强,涉及的学科包括哲学、医学、文学、历史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工学、法学。
陈义烘,副教授/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2.01-2014.01 中山大学海洋学院,讲师,2014.01至今,中山大学海洋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水生无脊椎动物先天性免疫、抗环境胁迫机制及病毒与宿主间相互作用。
我校药物化学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生命科学学院沈月全教授团队在免疫细胞休眠的分子机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沈月全教授团队通过七年的潜心研究,利用多种先进的生物技术,研究发现受到外部刺激激活后的细胞(特别是免疫细胞),能够利用细胞内钙离子信号传导网络,关闭细胞表面的钙离子通道,从而使得激活态的细胞恢复到静息态。据介绍,该研究结果对于自身免疫缺陷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侵袭、复发等恶性行为特征,且存在激素依赖性,Urocortin(UCN)属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参与血管生成、炎症反应、凋亡及免疫活动调节等,本研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IHC)、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实验,探究56例内异症患者组织及血清中UCN表达水平与内异症临床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内异症患者在位内膜及异位病灶中UCN的表达强度显著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且与患者疾...
宋玉竹,1980年11月生,博士,副教授,1997年至2002年于内蒙古民族大学学习获得医学学士学位,2006年于贵阳医学院获得医学硕士学位,之后进入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于2009年获得理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1. 分子诊断2. 抗菌肽与天然免疫。
陈培富,男,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1/09-1995/07 云南农业大学兽医本科生; 1995/09-1998/07 南京农业大学兽医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硕士研究生; 2000/08-2001/06 荷兰Larenstein International Agricultural College热带动物生产进修生; 2002/09-2005/06 南京大学生理学博士研究生;2006/09-2007...
炎症小体(inflammasome)是一类胞浆内大分子多蛋白复合体,它能调节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蛋白酶1(caspase-1)的活化,促进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和IL-18成熟与分泌,引起炎症反应。尽管大部分炎症小体激活的具体分子机制尚不明确,但是最近NLRC4炎症小体越来越为人们所知。NLRC4炎症小体参与机体的固有免疫应答,在多种病原体感染过程中发挥重要的免疫调控作用...
旨在获得产气荚膜梭菌ε毒素的重组突变体,并评价其毒力及免疫原性。对已知的D型产气荚膜梭菌ε毒素编码基因进行了优化设计和人工合成,同时引入3个氨基酸点突变:第30和196位酪氨酸突变为丙氨酸,第106位组氨酸突变为脯氨酸。将该基因片段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0a-(+)中进行表达,并纯化。利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纯化蛋白质与D型产气荚膜梭菌ε毒素抗血清的反应性,并检测其对小鼠的毒力。随...
2017年3月15日,国际植物学著名期刊《The Plant Cell》刊登董爱武教授和麻锦彪教授的合作研究:The Histone Chaperone NRP1 Interacts with WEREWOLF to Activate GLABRA2 in Arabidopsis Root Hair Development(DOI: 10.1105/tpc.16.00719)
张万江,男,出生于1967年11月,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新疆兵团结核病研究中心主任,石河子大学《新疆地方与民族高发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感染免疫研究室主任,新疆兵团《新疆高发感染性疾病防治研究创新团队》研究基地主任,新疆兵团《西部地区高发人兽共患传染性疾病防治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基地主任,兼任中国细胞生物学会医学细胞生物学分会委员、中国微生物学会人兽共患病病原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病理生理学会...
2017年2月13日,记者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获悉,该院附属仁济医院沈南研究团队与美国南卡罗来纳医科大学等机构合作发现易感基因,与多种自身免疫疾病相关,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以及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等自身免疫疾病的治疗干预找到了新靶点。相关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自然—遗传学》。从基因层面开展自身免疫疾病的机制研究,进而找到进行干预的有效靶点,是近年来中外风湿免疫专家所关注的研究焦点。沈南团队联...
为促进我国自身免疫病研究,推动本领域国际交流与合作,拟定于2017年4月27-29日在北京市联合举办2017自身免疫表观基因组学国际研讨会(2017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utoimmunity: Epigenomics and Beyond)。本次会议将由中国免疫学会、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临床免疫中心、北京协和医院、美国加州大学...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