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生态学 >>> 生态系统生态学 >>>
搜索结果: 31-45 共查到生态系统生态学相关记录120条 . 查询时间(2.364 秒)
中科院植物所浑善达克沙地生态研究站以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为研究对象,持续关注当地畜牧业发展,发现近十年来牧户的畜群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本地牛逐渐被外来品种牛及其与本地牛无序杂交繁育的后代所取代,当前畜群适应性较差,牧民不得不频繁使用ML(每年至少2次)。为了探明ML应用对粪甲虫的影响,研究人员基于野外控制实验数据和文献数据对比研究了2010年和2020年的粪甲虫数量和物种多样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十年...
2023年6月6日,中国-斯里兰卡珊瑚礁生态联合研讨会在斯里兰卡科伦坡举行。
2023年5月31日,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地球系统与全球变化”重点专项“全球变化下的典型森林生态系统观测与预警”青年科学家项目启动会在北京召开。科学技术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基础研究项目二处处长张峰,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局地球与资源处处长段晓男,项目专家组组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于贵瑞,专家组成员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刘世荣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朱教君研究员,北京大...
2023年5月29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举行第87期KIB讲坛,本期的主讲嘉宾是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刘玲莉。昆明植物所研究员马永鹏主持。马永鹏为大家介绍了刘玲莉的基本信息、主要研究方向以及近年的研究成果与所获得的荣誉。刘玲莉主要从事陆地生态系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
2023年5月26日,生命科学学院倪健课题组在《Global Ecology and Conservation》在线发表了题为《Adjusting the protected areas on the Tibetan Plateau under changing climate》的研究论文。《Global Ecology and Conservation》是生态学与保护生物学领域的重要国际期刊之一...
2.52亿年前的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严重破坏了海洋和陆地生态系统,导致约81%的海洋生物和89%的陆地生物在短时间内灭绝。近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晚古生代研究团队研究员张华、硕士研究生角升林和博士蔡垚峰,联合南京大学和云南大学,通过高精度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多环芳烃有机地球化学分析,证实了二叠纪末存在大规模高温野火燃烧事件,为探索该时期陆地生态系统的崩溃过程提供了重要证据。
2023年4月25日,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地球系统与全球变化”重点专项“我国冻土生态系统碳氮磷循环过程、机理及演化趋势”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北京召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环境与生态科学处处长赵桂玲,中科院科技促进发展局地球与资源处处长段晓男,项目专家组组长、中科院院士魏辅文,专家组成员、中科院植物所马克平研究员,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刘世荣研究员,河北大学万...
2023年4月21至23日,由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主办,浙江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承办的《应用生态学报》《生态学杂志》《Ecological Processes》2023年编委会会议暨陆地生态系统固碳与碳中和论坛在浙江师范大学召开。
2023年4月21日,亚利桑那大学Charles Kenneth Smith教授、Daniel Tang Kuok Ho教授和Deborah Anna Mc Grath教授一行3人来水土保持研究所长武黄土高原农业生态试验站访问交流,韩晓阳副研究员及团队研究生参加交流。参观过程中,韩晓阳向三位来访教授介绍了长武站的建站历程、功能定位、研究特色以及重要科研成果,陪同参观了深剖面水热运动观测场、塬面水土...
青藏高原生长是新生代波澜壮阔的造山运动,也是驱动东亚气候系统和生态环境演变的关键因素。近几十年来,不同学科从不同角度对青藏高原生长开展了深入研究,深化了关于新生代青藏高原生长对东亚气候系统、水汽循环和生态系统影响的认知,但关于青藏高原地形地貌的演化存在争议,诸多科学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陆地生态系统碳平衡在全球碳循环和气候变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是影响生态系统碳“源”和“汇”的重要因素。陆地生态系统内土地利用变化对碳平衡的影响是全球变化研究的重点,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直接影响生态系统碳“源”和“汇”功能。长江经济带作为重大国家战略发展区域,在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探讨长江经济带在21世纪以来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土地利用变化所产生的碳“源”和“...
We are looking for 1-2 dynamic, hard-working, and highly motivated postgraduate students to join our newly established lab. We have been studying different evolutionary and ecological hypothesis in ma...
2023年3月29日,国家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黄河三角洲生态系统综合科学考察与资料整编”项目(以下简称“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召开。该项目由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牵头,联合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中科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中国海洋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林业大学、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中科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
极端干旱对草原植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不仅存在于极端干旱事件发生期间,还可能产生遗留效应,持续影响草原生态系统功能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揭示极端干旱的遗留效应及其驱动机制,对于认识和预测极端干旱对草原生态系统的影响,实现草原生产和生态功能维持与可持续利用至关重要,但目前该方面的研究十分缺乏。
采砂通过直接物理干扰导致生物栖息地退化和降低水质等,威胁生物多样性并干扰生态过程。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采砂需求将继续增加,尤其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这些地区的许多河流和湖泊作为主要的砂源,受到大规模的非法开采。而其中一些水域也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高、受威胁最大的生态系统。缓解采砂影响、协调保护与发展之间的矛盾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目标,而这需要更全面地掌握采砂对生态环境威胁的规模和途径。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