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微生物学 >>> 细菌学 >>>
搜索结果: 136-150 共查到细菌学相关记录1236条 . 查询时间(4.368 秒)
结核病(tuberculosis,TB)是由结核分枝杆菌(M. tuberculosis,Mtb)感染引起的一类重大慢性传染病。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2020年全球有近990万新发TB患者,并有约151万人因TB感染导致死亡。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刘翠华团队长期致力于Mtb与宿主互作机制方面的研究,近年来在Nature Immunology(2015)、Nature Communications(2...
2022年来,由于在畜禽养殖当中限制甚至禁止使用抗生素,更多的消毒剂被用来维持高水平的养殖环境卫生,以预防动物的细菌性疾病。消毒剂的使用量比抗生素高(甚至高一个数量级),特别是在流感流行期间,广泛使用的消毒剂,如季铵化合物,由于共抗性和交叉抗性,导致的抗生素耐药性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随着细菌对抗生素耐药性的不断加剧,迫切需要寻找新的具有抗菌功能的替代品。精油作为芳香植物的重要次生代谢产物,是一种植物自身合成的天然抗菌剂。精油中多种成分的协同作用使其具有广谱的抗菌性并且不易产生耐药性,在食品、医药和饲料行业有重要的利用潜力。
微生物异养硝化和好氧反硝化(HN-AD)的发现进一步完善了氮循环途径。由于HN-AD菌株生长速度快、活性高、增殖底物广泛、能同时进行有机物降解和生物反硝化的特性,克服了传统生物反硝化技术的缺点,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目前关于HN-AD菌株的研究多集中于菌株筛选和小试废水处理,鲜有除臭领域的研究报道。
2022年9月28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粮食作物害虫监测与控制创新团队和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宏基因组课题组合作在《Environmental Research》(最新影响因子:8.431)上发表了题为“Implications of environmentally shaped microbial communities for insecticide resistance i...
微生物异养硝化和好氧反硝化(HN-AD)的发现进一步完善了氮循环途径。由于其生长速度快、活性高、增殖底物广泛、能同时进行有机物降解和生物反硝化的特性,克服了传统生物反硝化技术的缺点,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目前关于HN-AD菌株的研究多集中于菌株筛选和小试废水处理,鲜有除臭领域的研究报道。
热纤梭菌是一种高效降解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的嗜热厌氧细菌,在农林废弃物生物质的转化利用中具有应用价值。近期,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代谢物组学研究组研究员崔球团队结合体内和体外实验,阐明热纤梭菌中负责纤维寡糖和葡萄糖摄取的转运蛋白及其结构分子机制。
细菌性脑膜炎是好发于儿童群体的一种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发病过程伴随着脑脊液中的细胞种类和数量增多,因此脑脊液细胞学检验是临床诊断细菌性脑膜炎病情发展的重要指标。但目前对脑脊液细胞异质性的认识还不清楚,分析脑脊液中免疫细胞群体结构的动态变化,对阐明机体免疫细胞参与神经免疫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嗜麦芽宅食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是近年来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的医源性条件致病细菌,ICU病房检出率高,致死率高,多重耐药。前期研究表明环二鸟苷单磷酸(c-di-GMP)是该细菌调控毒力和细胞感染行为的重要第二信使分子,但精细调控机制不明。本研究在系统突变嗜麦芽宅食单胞菌全部33个c-di-GMP代谢酶编码基因的基础上,发现磷酸二酯酶SisP是细菌感知亚铁...
2022年9月8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家禽营养与饲料创新团队系统分析了不同饲料添加剂作为抗生素替代品应用于肉鸡饲粮的研究进展,从饲料添加剂的使用场景、作用途径、改善效果等方面,提出有机酸、益生菌、益生元、酶等多种添加剂可提高肉鸡的生产性能、降低死淘率和改善肠道菌群,为肉鸡生产中抗生素的替代使用提供了参考。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Frontiers in Veterinary Science》...
抗生素缓慢的研发周期无法跟上细菌耐药性的增加程度,因此,迫切需要开发新型的抗菌治疗方式用于便捷的杀死强耐药性的细菌菌株。光动力疗法(PDT)是一种有希望用于对抗细菌的替代方式,在对抗细菌方面已有很好地应用。
真菌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刘宏伟研究团队在多糖领域权威期刊Carbohydrate Polymers(IF=10.732, Top 2.78%)上在线发表了题为“Polysaccharides from Lyophyllum decastes reduce obesity by altering gut microbiota and increasing energy expenditure”的文章。
细菌与噬菌体之间的军备竞争使细菌的防御系统不断进化,科学家在研究这些防御系统抵御噬菌体入侵的具体作用机制过程中,开发出多种生物技术工具。因此,研究新的细菌防御系统既有助于理解原核生物免疫进化,也有望挖掘新型基因操作工具。
摘要:微生物是地球上最古老且延续至今的生命形式。它们种类繁多、功能多样、分布极广、数量庞大,扮演着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角色,参与近40亿年的地球演化,并且还在持续影响地球的物质元素循环和气候环境变迁等。开展现代环境中微生物多样性和地质记录中微生物化石综合研究,是理解微生物参与地球和生命演化过程和机制的关键所在。尽管微生物的研究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然而目前成功分离培养的微生物仅占0.1%-1.0...
相比于大自然界各种瑰丽明艳的植物,地衣甚至有点丑怪;但早于侏罗纪前已有藻类和真菌的痕迹,实为生物中的 “老大哥”。地衣的形成是在合适的环境下,真菌孢子与藻类或蓝绿细菌自然选择——“姻缘天注定”。作为大型叶状地衣的代表之一——与绿藻共生的肺衣类,在喜马拉雅和横断山地区高海拔湿冷原始森林中尤为丰富多样,民间俗称“青蛙皮”或“老龙皮”,其食药用历史久远。然而,传统形态分类对绿藻类肺衣进行物种划分一直都十...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