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物理学 >>> 高能物理学 >>> 高能物理实验 >>>
搜索结果: 1-12 共查到高能物理实验相关记录12条 . 查询时间(1.709 秒)
亚森江·吾甫尔:男,维吾尔,1974年生,中共党员,副教授、硕士学位(博士研究生结业),多年来从事大学及大学物理实验、基础物理、近代物理实验等相关领域的教学、研究工作。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几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教研论文几篇、学术论文10多篇。
胡震副教授,学习经历:2014普渡大学物理博士,2010北京大学物理硕士,2007四川大学物理学士;工作经历:2021-现在清华大学物理系副教授,2018-2021清华大学物理系助理教授,2014-2018美国费米国家加速器实验室博士后,2008-2009美国费米国家加速器实验室访问学者;研究领域为高能物理实验、CMS实验数据分析、底夸克偶素、B物理、超越标准模型的新物理的寻找、高能实验触发硬件的...
学科方向: 高能物理实验(中微子,暗物质,宇宙射线)。
技术专长: 主要研究方向为高能对撞机实验物理领域,从事的实验项目:北京谱仪(BESIII) 、大型强子对撞机上(LHC)ATLAS实验。目前以北京谱仪粲物理的研究课题为主,从事“粲重子”物理性质的研究,以及进行“暗光子”、低质量“暗物质”的寻找;同时进行对撞机物理上的探测器技术的研发。
刘汇慧,女,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高能物理实验。
袁丽副教授主要从事高能对撞机实验的物理研究,先后参与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上的ATLAS实验和CMS实验。利用LHC的对撞数据,在发现Higgs粒子及测量Higgs粒子性质等国际最热门的课题研究中做出重要贡献,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多篇。目前的研究重点是利用LHC/CMS实验数据对Higgs粒子性质进行更精确的测量以及寻找新物理。
裴娟,女,副教授,物理实验中心主任。毕业于山东大学,理学博士,九三学社社员。
张映辉,大连海事大学理学院,硕士生导师,教授。研究领域:大学物理和大学物理实验教育教学;固体发光与光电技术;气体放电物理与应用工程。著作类:(1)《大学物理实验》(第 2 版)(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年版;(2)《大学物理实验学习指导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荣誉奖励:辽宁省教学名师。社会兼职:1.2014-2017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物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
舒象喜,男,中共党员,1960年6月出生,副教授,1983年7月毕业于湖南怀化学院,物理学专业,本科。2008年9月至今先后任怀化学院实验中心副主任、主任。主要从事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与研究,近年来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了《伏安法测电阻的误差数形分析及其控制的研究》等论文十余篇,参与教改课题五项,其中一项为省教育厅重点课题。参与科研课题五项。参与编著教材两本。
郝进欣,男,山东烟台人,中共党员,副教授,校学工部副部长。2006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物理学专业,贵州大学凝聚态专业在读硕士。主要从事普通物理及实验、近代物理实验的教学和研究。主要承担了《力学》、《热学》、《光学》等理论课程及光学实验、近代物理实验等实验课程的教学工作。
贺勇,云南大学物理系物理专业毕业,副教授职称。教授过的主要课程:普通物理实验、电子技术实验、电工学及实验、计算机维护维修、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应用高级操作员培训、现代教育技术、网页设计和网站建设、计算机图像处理。主要从事物理、电工电子、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应用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多年从事计算机校园网络的管理维护和应用工作。
寿齐烨:1986年8月出生,理学博士,青年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2015 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2015-17 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后;2017-19 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核物理室助理研究员;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2011-13)、欧洲核子中心(2016)、日本广岛大学(2018)访问学者;LHC-ALICE和RHIC-STAR实验组成员、ALICE实验组中国青年大使(2015-2...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