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生态学 >>> 生态毒理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生态毒理学相关记录22条 . 查询时间(2.088 秒)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2023年10月12日至14日,由浙江工商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树人学院、绍兴文理学院和《生态毒理学报》共同主办,杭州师范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绍兴研究院协办的“第八届全国生态毒理学大会”在绍兴顺利召开。本次大会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汇集了国内相关领域的杰青长江万人领军60余人,参会总人数达1000余人。
甲状腺干扰物(Thyroid disruption chemicals,TDCs)因其对脊椎动物个体发育的潜在不利影响而受到广泛关注。目前以非洲爪蛙(Xenopus laevis)为模式生物筛查TDCs的体内试验主要有两栖动物变态发育试验(AMA)(OECD TG231)、非洲爪蛙胚胎甲状腺信号试验(XETA)(OECD TG248)等,但是它们都存在很多局限性。诸如,AMA暴露时间长、假阳性率高...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王亚韡研究组发现活性氧物种的持续产生可以介导黑磷在黑暗条件下的自降解行为,并揭示了其降解机制。相关研究成果近日以“Unexpected Persistent Production of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during the Degradation of Black Phosphorous in the Dark...
近期,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刘思金课题组高明副研究员等在环境污染物诱发肺肝损伤的分子机制研究中取得一系列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Gao, et al. J Biol Chem. 2022), Oncogene (Gao, et al. Oncogene. 2022)和Nano Today (Qi, et al. Nano T...
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秦占芬研究组在雄性生殖毒性研究方向上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毒理学经典期刊Archives of Toxicology (Arch. Toxicol. 2022, Doi: 10.1007/s00204-022-03377-0; Arch. Toxicol. 2022, 96(6):1881-1892 Doi: 10.1007/s00204-022-03259-...
朱小山,海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研究领域: ①海洋环境科学②生态毒理学③蓝碳碳汇监测与生态修复。学术任职:2022.04至今,Marine Environmental Research (IF 3.737) (编委);2021.11至今,深圳市生态环境局蓝碳监测技术专家委员会(委员);2021.04至今,核心期刊《安全与环境学报》(青年编委);2020.11至今,Frontier...
《生态毒理学报》遵循公认的出版道德规范。《生态毒理学报》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抄袭、剽窃、一稿多投等不良行为。向《生态毒理学报》投稿的作者须确认稿件内容的原创性,还应保证该稿件没有以其他任何语言完全或部分发表在公开刊物上。
《生态毒理学报》是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性刊物(双月刊),为中文核心期刊。自2006年创刊以来,一直致力于为我国生态毒理学领域的学者搭建一个开放而活跃的学术交流平台,在推动我国生态毒理学学科的发展、促进国际学术交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投稿栏目包括:综述、专论、研究简报、方法与技术等。
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北京积水潭医院等单位合作,在大气细颗粒物穿透生物屏障及毒性效应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The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Qi, et al. PNAS. 2022), Nano Today (Qi, et al. Nano Today. 2022), Jour...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蔡亚岐研究组通过Doebner反应成功构建了4-羧酸喹啉连接的共价有机框架QL-COFs,与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王军研究组合作,用QL-COFs对商品化纳滤陶瓷膜管进行修饰,制备得到QL-COF纳滤膜,并将其应用于有机分子及盐的纳滤筛分。相关研究结果最近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DOI: 10.1038/s41...
近期,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宋杨团队在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暴露相关的动脉粥样硬化早期生物标志物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研究成果以“Evaluation of early biomarkers of atherosclerosis associated with polychlorinated biphenyl exposure: an in vitro and in vivo study”为题发表在《E...
近日,根据ESI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以海南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彭丽成教授课题组在环境科学与生态学领域TOP期刊《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发表的学术论文“Micro- and nano-plastics in marine environment: Source, distribution and threats — A review” (索引时间:2019...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刘倩等在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的环境健康应用中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以“Identification of Two-Dimensional Copper Signatures in Human Blood for Bladder Cancer with Machine Learning”为题,在线发表于Chemical Science(Chem....
近日,以海南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本科生章宇晴和李大圳为第一作者,葛成军教授和邓惠博士为通信作者,在环境科学与生态学领域中文核心期刊《生态毒理学报》连发2篇学术论文“水环境中微塑料表面细菌群落特征研究进展”和“海洋环境暴露下生物膜对微塑料的理化性质和环境行为影响研究进展”。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宋杨研究员在纳米二氧化硅诱导心血管损伤新机制方面取得进展。研究成果通过自由投稿(Track II)方式以Serum apolipoprotein A-I depletion is causative to silica nanoparticles-induced cardiovascular damage为题,于2021年10月29日在线...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